郑晓舸
暮色下的围墙上,一个小孩孤零零地蜷缩着。只要一个简单的动作便可将小孩救下,他却没有,任凭小孩啜泣。那个小孩就是我,他便是我的爸爸。
那是一个仲夏的夜晚,与小伙伴在老家钓鱼的我耽误了回家的时间,害怕爸爸责骂,于是在小伙伴的怂恿下爬上两米高的围墙。
天越来越黑,我望着坚硬的水泥地面不敢动弹。在几次无力的试探后,我终于向爸爸求助。爸爸表情严肃地走过来,淡淡地看了我一眼,说了句“自己下来”,便大步流星地转身回房间了。
我对爸爸的无情感到伤心,他离去的背影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夜空闪烁的星星似乎在嘲笑我的无助,别人家的灯火通明愈加让我觉得心寒。趁眼泪湿润眼眶前,我不得不奋力一搏。我伸出早已冰冷的脚,怯怯懦懦地向下试探,在几次用力过猛后我终于摔在地上,手臂上也划出几条伤口。
带着埋怨与伤心,我缓缓走进家门,正好撞见手拿纱布的爸爸。在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担心,甚至眼神中还带着窃喜。爸爸把纱布递给我,淡淡地说了句:“自己包扎。”我强忍着泪水,倔强地跑回自己的房间。
后来外婆告诉我,爸爸其实一直躲在窗边注意着我。我似乎突然明白了爸爸之前那些无情的话语、漠不关心的眼神和嘴角扬起的微笑。他是用他的方式教我獨立、教我克服困难和挑战自我啊!
不敢说爸爸当年的行为对我的影响有多大,但当我背着与自己身形不符的大书包、提着重物挤公交时,我能自信地对向我提出帮忙的好心人说一句:“谢谢,我可以!”
当初的那个小孩再也不会默默哭泣了。(指导老师:韩志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