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魏允平 本报记者 邢晓婧
岛内亲绿的《自由时报》16日报道称,近期台“国安”部门发现,在香港成立的海峡两岸中小企业联合促进会(海促会),在台湾设立基层组织,并延揽多位前农委会高官任职,由于事涉采购农特产品的统战,台“国安”单位已祭出防堵措施。
《自由时报》报道称,大陆“官商”对台湾农特产品采购,在马英九执政时盛极一时。但去年岛内政党轮替后,大陆对台湾农特产品的大规模政策性采购已不复见。台“国安”单位发现,大陆对台“政治性采购”已化整为零,进入新模式。据透露,2012年在香港成立的海促会,于台湾设立基层组织,合作伙伴包含农会、中小企业,而台湾前“行政院”政务顾问陈堂立,前农委会主委孙明贤、彭作奎,分别担任分会长或荣誉会长,由于事涉“统战”问题,引起台当局关切。
报道称,海促会台湾分会于去年3月底在台中成立,海促会规划未来5年将在台湾至少设立10个一级城市分会、20个二级城市分会,并在镇级和部分村落设立工作站。位于台中市外浦区的海促会,屋外挂名荣胜企业有限公司,办公室内挂有写着“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的福建与台湾地图。办公室内只有一名员工,即挂名海促会专员的林季园。林季园介绍说,荣胜是在台湾注册的纯中资贸易公司,只是协助海促会处理贸易的中间角色。
林季园坦言,因为海促会是在香港注册的协会,“政府方面”有透过电话关切海促会会长吕双辉(香港籍泉州人)来台湾后的动向,现在吕双辉也被限制进入台湾,3个月才能来一次,7月底开始,海促会在台湾的会务已暂时停摆,暂时不会再有公开活动。林季园认为,这是有心人士对海促会的抹黑、攻击,这些传言“对吕主席非常负面,说海促会在台湾搞统战”。林季园表示,他们只是提供一个两岸交流平台,协助很多台商,农业部分是近3年的重点,虽有包含农产品收购,但“完全没有做政治性农产品收购”,也没有所谓的“统战”行为。
民进党“立委”庄瑞雄声称,这个机构虽然只有一人,但是办的事很多,接触许多台湾退休高官相当敏感,要说单纯只是交流,只怕难杜悠悠之口。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台海之间有成百上千个民间机构,致力于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海促会也是其中之一,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台湾民众对农产品的销售有需求,卖不出去产品农民受损,而民进党上台以来搞不好经济,没能为台湾民众带去实惠。在这种情况下,海促会作为民间机构,帮助台湾解决经济问题,有什么不好?“统战”的说法更是莫名其妙,可以看出在两岸经贸往来面前,台湾还是始终把政治作为第一考虑,不时对大陆进行污名化攻击。
王建民说,绿营“台独”势力思考问题全是政治思考,把大陆的所有行为都看成带有政治目的。这种意识形态思维也是台湾今天走向衰落的原因,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台湾就没有希望了。王建民认为,民进党上台后,没有积极进行两岸经贸合作,在经济上“远中”“脱中”,走向了错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