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渔业环境实验室安全管理

2017-10-16 08:44郑蓉赵春龙杨超臣慕建东姚新悦刘盼
河北渔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安全管理

郑蓉+赵春龙+杨超臣+慕建东+姚新悦+刘盼

摘 要:为做好渔业环境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涉及到的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放射性因素、电气因素、突发因素等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预防性措施。

关键词:渔业环境实验室;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渔业环境实验室其安全管理主要涉及化学、生物、放射性、电气等方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实验室的重要标志,是反映实验室发展和人身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充分认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做好实验室安全方面的管理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之一。

1 渔业环境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因素

1.1 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是指在分析检测活动中使用或产生的固体、液体及可收集的气体等化学品。化学品依据产品性质可分为易燃化学品、有毒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高反应活性化学品、不稳定化学品等,按照化学品类别又可分为有机酸、酯类、醛类、有机硝基化合物等。不同的分类均对化学品的贮存、使用、废弃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1.2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可分为微生物因素及分子生物因素。分子生物因素在水产品检测过程中只涉及到过程受污染而影响检测结果,因此生物因素在水产品检测过程中以微生物因素为主。我国的菌种按危险性分类依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四类(见表1)。

本实验室常用到的菌种按用途分,又可分为:卫生指示菌(如:粪肠球菌等)、灭菌效果评价菌种(如:枯草芽孢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1.3 放射性因素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 Bq/kg的物品。按照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放射性因素是考虑对放射性标准物质的管理,或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微波消解等过程对人身安全的影响。1.4 电气因素

实验室在设备安装、电气安装、电气保护装置设计及安装的因素的安全。

1.5 突发因素

突发因素是指不可预见的危险,如实验室突然停电、停水、地震、水灾、台风等特殊状态下的安全。

2 渔业环境实验室预防措施

2.1 化学因素预防措施

2.1.1 环境设施和条件 实验室应有与检测范围相适应并便于使用的安全防护装备及设计,如个人防护装备、烟雾报警器、毒气报警器、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定期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1]。实验室用灭火器的类型和数量的配置应符合GB 50140[2]的规定。

2.1.2 分类和贮存 实验室应对所使用的化学品按照化学种类进行分类登记。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可参照GB 15603[3]执行。易燃易爆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毒害性化学品的贮存方法可分别参照GB 17914[4]、GB 17915[5]和GB 17916[6]执行。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应与相禁忌的化学品混放。常用化学危险品的贮存禁忌物配存表可按照DB11/T 1191[7]附录A。化学试剂中凡属易燃易爆、有毒(特别是剧毒物品)、易挥发产生有害气体的均应列为危险物品,均须严格分类,加强管理,专人负责。气瓶应按GB 16163[8]和TSG R 0006[9]中气体特征性进行分类并分区存放。对可燃性、氧化性气体应分室存放。气瓶存放时应牢固地直立,并固定,盖上瓶帽。空瓶与重瓶应分区存放,并有分区标志。

2.1.3 化学品使用 化学危险品(毒品)在采购、保管、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的整个流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相关的规定。剧毒品应严格执行双人双锁、双人领用,详细登记领用日期、领用量、剩余量,并有领用人签名[10]。

2.1.4 化学品操作 操作人员在操作中,禁止用嘴、鼻直接接触试剂;使用易挥发、腐蚀性强的有毒物质必须带防护用具,并在通风橱内进行,中途不许离岗。操作人员在从事会产生有毒、有害和腐蚀性气体的工作时,应在通风良好或有专门排放装置的场所进行,排风装置应当开启。在对具有酸、碱特性的溶液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应防止液体接触人体,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中和冲洗等应急处置方法。一旦发生液体触及人体,应立即冲洗,必要时送医院处置。

2.1.5 废弃化学品管理 实验室应有安全处理、处置有毒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的措施及程序,保存相关处理、处置记录。其处置方式应符合GB/T 31190[11]的要求。

2.2 生物因素预防措施

2.2.1 设施和环境条件 实验室的建设、总体布局和设施应符合所开展生物检测活动生物安全等级的要求。实验室布局涉及宜遵循“单方向工作流程”原则,防止潜在的交叉污染。配备满足要求的生物安全柜。并限定在某个工作区域专门使用的物品如防护服、移液器、离心管等。

2.2.2 建立危害标识 实验室应正确使用与检测活动生物安全等级相对应的生物危害标识。实验室应列明可能存在的危险因子清单,以便在以外事故發生后能将详细信息及时提供给医生。

2.2.3 废弃物及环境控制 实验室应有妥善处理废弃样品和废弃物的设施和制度。实验室应能有效地监控和记录环境条件。如清洗要求、消毒要求等。

2.2.4 建立危险因子清单 实验室对于购买的标准菌种都应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危险因子清单。在清单中明确危险因子、危险等级、可能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危险等级可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12]进行分类。

2.3 放射性因素预防措施

2.3.1 设施和环境条件 对于放射性标准物质应有密闭容器,且避光存放。

2.3.2 建立环境标识 实验室应制定放射性实际操作规程明确且有显著的标识(包括提示、警告等)。

2.3.3 使用前评估 在使用放射性标准物质前,对使用目的、范围和地点进行评价。endprint

2.3.4 建立培训制度 在含有放射性因素的检测过程的防护措施应有相关培训。

2.4 电气因素预防措施

2.4.1 设施和环境条件 电气安装中的插头、插座应符合GB 1002[13]和GB 2099[14]的要求。实验室的电气系统应提供充分的保护,包括:防触电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防短路保护。在可燃性蒸汽、气体或污物可能聚集的地方(如通风橱、蒸馏装置、消化装置等),应特别考虑电气装置摆放的设计及装置与设备的选择。电气安全可参照GB/T 27476.2[15]的要求执行。

2.4.2 特种设备要求 特种设备(包括电梯、压力容器等),须定期经国家强制检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设备超出检验有效期限或发生异常,应停止使用。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有国家或单位规定的职业资格;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5 突发因素预防措施

实验室应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对突发事件实施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亡人员并保护现场。当发生火灾、水灾、环境污染等蔓延性灾害时,实验室的任何人员都有责任和权利采取防止灾害蔓延的一切措施,同时应立即呼叫其他人员救助,拨打“119”、“110”等紧急救助电话。 当检验检测中突然出现停电、停水、停气等严重影响检验检测的故障时,或发现化学危险品、剧毒品丢失,以及相关仪器设备、设施损坏时,当事人应首先采取相应的补救、保护措施。

3 结束语

渔业环境实验室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管理意识的提高。对实验室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必要的控制措施是渔业环境实验室建立、实施和保持的基础。实验室安全管理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着重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职责,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应急措施处理培训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实验室整理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GB/T 24777-2009 化学品理化及其危险性检测实验室安全要求[S].

[2]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S].

[3] GB 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S].

[4] GB 17914-2013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S].

[5] GB 17915-2013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S].

[6] GB 17916-2013 毒害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S].

[7] DB11/T 1191-2015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S].

[8] GB 16163-2012 瓶装气体分类[S].

[9] TSG R 0006-2014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

[10] GB/T 27476.5-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5部分:化学因素[S].

[11] GB/T 31190-2014 實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S].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科教发[2005]15号)[Z].北京,2006.

[13] GB 1002-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S].

[14] GB 2099-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S].

[15] GB/T 27476.2-2014 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2部分:电气因素[S].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安全管理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