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谭信娟 摄影_周春伦
木工、创客:磨小的传承与创新
本刊记者_谭信娟 摄影_周春伦
2017年2月17日下午,木工坊与创客空间正式走进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这是两门全新的课程,缘起于学校与家长的互动沟通。磨子桥小学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毗邻四川省军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以及电脑城,学生中有很大部分来自上述家庭,自然而然,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更为敏感。
出于对孩子全面、个性发展的期望,磨子桥小学建立了涵盖德育、科创、艺术、体育、健康、卫生等领域的七彩课程体系。在更进一步优化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有家长提议开设木工课,认为木工既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让孩子近距离感知消失中的传统手工艺;也有家长提议能否引入机器人、3D打印等高科技产品,从小培养孩子对科技创造的兴趣……
以家长的建议为起点,酝酿多日,终于,木工坊和创客空间以社团课的形式正式纳入磨子桥小学科创课程之中,与孩子们见面了。
木工坊的任课老师郭斌熙,同时也是科学老师,之前还承担过语文与美术的教学。谈及转身木工坊的缘由,郭老师与我们聊起了自身的经历。
他是70年代生人,在他成长的年代,木制品充满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时候,邻里三四盖房子,总少不了木头,屋梁是木头挑的,大门是木板制的,楼梯是木块拼接成的。碗瓢盆等生活用品都是木头的,风车锄头扁担等农具是木头的,桌椅床柜等家具也是木头的,要么自己制作,要么请木匠上门来做。家家户户总备有锯子、刨子等基本的木工工具,家里的长辈多多少少都会些简单的木工活,锯一锯、刨一刨都不在话下。
有时,他和玩伴儿还会拿起锯子或刨子等工具使一使。“从小就接触这一块,所以很有兴趣。上学期学校说木工坊要开课,我就想来试一试。”
正如郭斌熙所言,中国人与树木之间关系密切。古人植树为林,截木为材,钻木取火,构木为巢,衣食住用行均与树木产生联系。后来还用木头造出纸张,用木头刻字制版,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传播。所以五行之中,“木”的位置安放在旭日照耀的东方,象征一切生命之源。
木工坊正式开课以前,郭斌熙已经开始学习。虽然对木工很感兴趣,但平日忙于工作,少有时间与精力触及。所以,承担木工坊的教学工作,在他看来,也是一个重拾此兴趣的机会。除了前往开设木工课程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参观学习,郭斌熙私下也会钻研各种工具的用法,学习辨别木材,查找木艺方面的资料。
工具的使用带有一定的风险性,郭老师要求孩子们两人一小组分工协作,四人共用一张桌子,每桌至少有一位家长参与协助
“第一次课就是带领孩子们认识工具和木材,比如锯子就有大小与曲直之分。木材也有很多种类,不同木材的硬度、纹理、气味都不同。我们主要是用松木板,因为它软硬适中。”对工具与木材有了初步认识后,第二次课郭斌熙就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了。他相信这是一门实操性远大于理论性的课,只有不断动手尝试,才能逐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与奥妙。
如今,木工坊的孩子们已能熟练使用量具、锯子与凿子等工具。孩子们两人一小组分工协作,四人共用一张桌子,每桌至少有一位家长参与协助。毕竟,工具的使用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孩子们对此认识不足,需要大人从旁给予指导。第一次上课时,他就将木工坊可能存在的危险一一告知家长,并希望家长参与协助。征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后,木工坊教学工作的开展比预计的更顺利。
在木工教室后面的条桌上,摆放着孩子们的木工手作。孩子们的进步清晰可见:起初只是简单的平面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逐渐过渡到平面图形的组合,像手枪、风车;后来则是立体物品,比如小房子。
木工坊的初衷并不是培养木匠,毕竟成为木匠的只是少数人。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对于这种传统技艺的接触真是太少了,不像我小时候还有机会动手摸一摸工具与木材。”郭斌熙深有感触,“这门课主要是体验性质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这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追求细节、宁心静气等匠人精神的浸润。比起精巧的木制作品,我们更看重这些体验带给孩子的影响。其实在制作过程中,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或许将来有孩子会选择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那么小学木工坊的经历对他们来说就会有帮助。”
现如今,孩子们对于基本工具、木材已经很熟悉,动手能力也有很大进步,郭斌熙打算进一步开发课程。闲暇时间,他在小区楼下拾捡了一些枯枝树叶,准备用于下一步的教学中,让孩子们利用树木材料,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艺术品。
创客空间引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兴趣
出于自身多学科教育的经历,郭斌熙正尝试着将木工课程与美术、科学等学科相结合进行教学。
郭斌熙所作的这种探索,与当下的融合课程改革遥相呼应。而钱锋老师团队所做的“万物启蒙课程”便是其中比较成熟的代表,他们试图:引万物入课程,以世界为教材,带孩子们劳作、吟诗、歌唱、想象,跨界融合自然与人文教育,陪孩子在“明月”“石头”“杨柳”“茶”“瓷”等万物中穿越五千年的文化行旅,激活童年的“中国温度”。
在钱锋看来,物是物,却又不仅仅是物。一块石头,是希腊神庙,也是万里长城,是西西弗斯,也是女娲宝玉。见微知著,格物致知,人类正是从万物的时空中走来。“万物启蒙石头记”课程以“石头”这一事物为主题,涉及人文、数理、美育、生活体验等各方面。
不到一学期,孩子们已经学会熟练地使用工具
课程开始之前,钱锋老师带着几个孩子去教学楼下捡了一盘子石头。语文课上,钱老师摆出了这盘洗干净的石头,让孩子们观察石头、思考来历,一起用石头叠罗汉比高矮,还分享了绘本《石头汤》;科学课上,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石头的起源、分类与软硬等科普知识;历史课上,孩子们了解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还自己收集了玉石文化的资料;地理课上,大家一起探索了复活节岛石像之谜;美术课则聚焦石头壁画;电影课,孩子们观看了《疯狂原始人》;数学课是估算南海子公园的鹅暖石数量;孩子们自己设计了以“见证石器时代”为主题的国家博物馆游学课;生活中,与父母一起做石头项链,还一起吃了石锅鱼、石板烧烤,真正地尝了尝“石头的味道”;最后,再次回到语文课,《女娲补天》《猴王出世》《红楼梦》等三篇神话均与石头相关,《诗经》、唐诗中亦有描写石头的诗篇,还有不少与石头相关的成语。由此,“万物启蒙石头记”课程打破了各学科的界限,促成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结合。
事实上,与“木”相关的事物岂会比“石”少,老师们大可以引“木”入课程。比如,语文课上认识“木”字从甲骨文至楷书的演变,读读《诗经•伐木》,讲讲鲁班的故事;历史课探讨钻木取火、构木为巢的典故,讲讲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地理课认识以独木为尊的黎族人;科学课辨识木头的种类、软硬、气味、年轮;美术课动手做一做木版画;生活中,找找身边的木制品,孩子们更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到植物园逛一逛,真实地认识、触摸每一种树木,做自然笔记……
打通各学科界限,如此一来,“木”就不仅仅存在于木工坊,而是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中,变得更加丰富、立体、有意义。
与木工坊同时设立的,还有创客空间。
最近这几年,“创客”一词很热,不少中学都开设有创客室。但在小学阶段,磨子桥小学走在了前列。
学校历来重视利用地域资源,培养创新人才。比起制作的成品,校长谭江玲更看重孩子创新型思维的点燃:“学校为孩子的潜能开发提供平台,提供尝试机会。尝试过程中做错了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动脑思考、动手创造。”
杨雯是磨小创客空间的任课老师,此前一直负责科学方面的教学。她坦言:“目前,小学所使用的科学教材是2007年版的,有些知识已很陈旧,学生兴致不高。而创客空间则涉及很多新鲜的东西,学生很感兴趣。”其实,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杨老师之前也没有接触过。教学之前,她也需要学习,和孩子们的感受如出一辙,她也越学越起劲。
经过一段时间的3D打印学习,孩子们已能熟练地运用电脑建模、设计对称图形、进行排列组合,甚至还能设计小组队徽。
说起队徽设计,杨雯觉得这群孩子的表现真是出乎意料:“不仅作品像模像样,而且过程也团结协作。小组成员先明确分工:谁负责统筹,谁负责记录,谁在纸上设计,谁在电脑上修改;之后再全员参与讨论,边讨论边在纸上画图看是否能做出来,再根据尝试结果在电脑上修改;最后再进行3D打印。”下一步,杨雯计划逐渐增加难度,将编程内容融入创客空间,比如在3D打印的灯上加入声控开关,在3D打印的乐器上添加音乐软件。
除了学校老师自身参与课程研发外,磨小还利用地域优势,与隔壁的中科院光电所合作,不定期邀请专家进校园,丰富创客内容。前不久,一院士前来中科院光电所进行宣讲,磨小就趁此机会邀请他为孩子们做了一场科学知识普及讲座。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助3D打印机供应商的力量,提高课程的技术含量与专业性。
创客空间与木工坊,看似是两个丝毫不相干的课程,实际有内在联系。两者都强调动手能力与创造精神。木工坊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匠人精神的养成;创客空间则与世界接轨,强调创新一代应当有的“创客人的自觉”。一个蕴含传统意味,一个极具现代特色,两者正好与磨子桥小学校训所言“民族胸怀”和“国际视野”相对应。
木工工作坊的后墙上,挂着各类工具,条桌上,摆放着孩子们的木工作品
投入工作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