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绘画在川美油画教学的思考

2017-10-16 06:32杨劲松
当代美术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色光印象派油画

杨劲松

印象派绘画在川美油画教学的思考

杨劲松

1 帕维尔·费罗诺夫(Pavel Filonov)春天的格式布面油画1922—1923

油画作为一项关于传统绘画语言训练及自由运用表达的技术和艺术,是近20年来中国所有美术学院非常重视的传统教学项目。而印象派绘画通过留学苏联及法国的前辈们被带入中国美术教育系统,在今天依然对中国的学院艺术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作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此文探讨印象派绘画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油画,印象派,学院教育

Abstract:As the skill and art about the training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language and free application &expression, oil painting is the traditional course that is stressed by all the Chinese art academies in the recent 20 years. However, the Impressionism painting was introduced to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 of fi ne art by the predecessors who studied in Soviet Union and France, which still exerts great effects on Chinese academy art. The author sets out with his own teaching practice, discussing some thoughts in the Impressionism painting and SCFAI’s teaching practice of oil painting.

Keywords:oil painting, Impressionism, academy education

油画是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独特画种。作为一项关于传统绘画语言训练及自由运用表达的技术及艺术,油画是近20年来中国所有美术学院非常重视的传统教学项目。油画,作为在国外美术学院早已泛概念的架上绘画,在中国近20年来却作为独立的学科专业普遍存在。其中,印象派绘画通过留学苏联及留法的前辈带入中国美术教育系统,成为油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今天绝大多数油画创作及教学者还深受他们的余泽,因此,本人就在川美油画系这门基础课和必修课任教20多年的经验及体悟,谈谈关于印象派绘画教学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诞生的艺术流派,对其后艺术的现代主义运动有承上启下的深远影响。印象派对色光表现及色光规律等方面的探索,于艺术发展贡献重大。印象派以来的具象绘画风格多元,语言丰富,概因其提出的补色关系、冷暖关系等理论,促成了油画从古典主义时期间接的罩染法到直接画法的转变。印象派之后的“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及“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也由印象派直接或间接促成。印象派绘画的学习,对掌握油画语言的基本生成方式非常关键。

把握印象派油画生成的上下文关系,阶段性切片式的深入及研究,对油画语言的把握至为关键。印象派绘画大大削弱了传统油画叙事性方式,更多地倾向色彩及色调的美妙组合,色彩和形状的有机排布,光和影的悦人而鲜艳的搭配。印象派的诞生,使艺术家从作坊走向自然。不论艺术家在哪里都有所发现,都能安下画架尽力把他的印象绘制到画布上,艺术家在此更多遵从自己的直觉和敏感性。印象派早期,莫奈的“卢奥大教堂”系列、“草垛”等作品表明,其时的印象派作画基本保持一种“客观”的状态;随后,德加的“音乐会”、“芭蕾舞者”系列,继续巩固了这种“客观”的状态,以及画者对主观情绪的削弱,这为印象派后期发展出的极冷静抽象绘画埋下了伏笔。但物极必反,在朦胧的泛东方学审美的影响下,印象派后期的梵·高、高更将油画发展路径转向更为主观的方向。尤其是塞尚将从文艺复兴以来三维虚拟空间中绘画上逐渐缩减为“箱性限定空间”。这为后来立体主义绘画走向更本质的平面二维打下了基础。很显然,印象派中的“客观”性与后来西方艺术史上的“冷抽象”和无意识(类似早期意大利超前卫和硬边绘画)冷静客观处理画面一脉相承,其基本精神一致。

今天,我们通过对西方艺术史中印象派这一“标本”做出具体而翔实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前现代主义时期架上绘画的上下文关系,有助于启发学生对后来后期印象派、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理解。通过对印象派绘画的学习及实践,学生可充分掌握基本的色光规律、画面色彩结构关系,并为其提升艺术审美及判断力奠定一定的视觉基础和经验。

印象派和今天的艺术仍然葆有密切的关系。印象派外光写生法是今天我们直接进入架上绘画实践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具有一定的表现性和一些具象绘画的特点,油画专业学生开设印象派绘画课程便是基于对印象主义色光规律的研究而设置的内容。本课程是油画系“课程制”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特色语言训练课程,是基础课程和创作课程之间的桥梁、纽带。学生通过此一阶段的学习,上溯古典主义时期的语言生产路径,理解其后现代主义的启蒙,抽离印象派单纯的色光规律,对于进入抽象主义的色域绘画或20世纪50年代的硬边绘画,理解印象派后期倾向表现的笔触,领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表现主义来源,有重要的帮助及意义。这是一个逐渐培养学生视觉经验的重要过程及教学环节。

过去四川美院的油画教学,一直是在一种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的。学生们处于一种自然生长的状态。川美地处西南,资讯不算发达,但也由此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以及对某种样板研究持续更长时间的关注,也就显得其定力相对够一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就了西南艺术家更多以生命流或多一些自我叙事方式生成体系,而这恰是当代艺术中最为可贵的一部分。

面对自我,基于历史的修正、打碎与再重建意义重大。学生在学习诸如印象派绘画的某一个美术史“切片”,对于每一位学习者可能再生发的东西会有所不同,但共同的回到过去非常重要。艺术和生活及其环境密切相关,就像今天我们去非洲的土族部落,他们不会关心新媒体的发展,他们还是书写他们周围的事与物。我们今天对过去印象派的研究学习,也得回到当年的场域去体会。

工业革命带来对古典绘画的冲击,也造就了今天艺术的一种共生状态。艺术要在一种互相雕塑中前行,因而在不同维度历史时空的艺术对话中,展开的对印象派这一过去式的研究,很大程度要基于“温故而知新”的前提下进行。

尽管我们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大量的其他方式艺术,印象派绘画仍是今天学院教育中绕不开的话题和内容。这也是学校教育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价值的重要原因。从印象派,我们可以切入现代主义及其发端,进而了解后现代主义,立足当下和中国传统,或许能够寻找到第三条或者更多的路径,去诠释和创造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

Re fl ection of Impressionism Paniting’s In fl uence on Oil-Painting Teaching in SCFAI

Yang Jinsong

猜你喜欢
色光印象派油画
一张油画
「印象派画家」金农
油画《塬下》
油画
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
《岁月长又长》(油画)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