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淳
巴山蜀水育川美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
刘淳
开放和包容,是川美艺术精神的核心。而重庆的文化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独特的巴蜀文化,丰富的现实题材,共同造就了今天的川美。
平等,自由,地理位置,巴蜀文化
Abstract:Openness and tolerance are core of SCFAI spirit. The special cultural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unique Bashu culture, abundant materials from the reality constitute SCFAI.
Keywords:equal, free, geographic location, Bashu culture
众所周知,一部艺术史,是由人物、作品和事件所构成的。而每一个不同的时代又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1949年以后,四川美院在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上出现过两次重要而有影响的事件:一是1965年的现代大型泥塑《收租院》,这件由七组群像组成的作品是由四川美院部分老师带领学生完成的;写实风格和泥土材料的运用颇为恰当,中西雕塑技巧和语言的融合也达到一种和谐统一。成为20世纪中国雕塑史上一件不可忽视的经典作品。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这两种具有前瞻性、先锋性和批判性的艺术思潮,很快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美术创作发生重大转折。从而开启了自1949年以来全新的一页。
我个人觉得,四川美术学院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师生平等和创作自由,在过去几十年中成为川美在教学和创作上的一个核心,也是价值观上和学术水准的一个核心。如果没有当时的师生平等和创作自由,如果没有教师在教学和创作上的宽松与包容的态度,改革开放初期的那批作品很可能被挤压在襁褓中,很可能会流产。所以我经常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像罗中立的《父亲》、程丛林的《1968年x月x日·雪》、高晓华的《为什么》、王川的《再见吧,小路》、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和庞茂琨的《苹果熟了》等作品,如果当时这种萌芽出现在其他艺术院校,会是怎样的结果?!我想说的是,川美内部的开放、宽松与包容,与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洪流构成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前进的动力。才使这样一批作品和一批年轻的艺术家在改革开放格局中得以成长和壮大。
一个展览,最本质的东西是作品,我们看得出,这次的展览在庞茂琨院长的带领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全面展示出川美在1949年之后在教学和创作上的成果。真正体现出时代的质感。展览梳理了八个部分,从展陈关系上说,梳理得很好,把握得精准而到位。但我个人看来,八个部分之间的上下文关系和不同语境间的链接还有点模糊,如果再清晰一些会更好。就像吕澎博士说的,从艺术的内部和外部,缺少一个呈现四川美术学院整体面貌连贯性的链条。
我觉得川美所取得的成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重庆这座城市的特殊性。很多人说重庆封闭、保守、观念陈旧,我坚决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和认识。从地理的意义上说,重庆是真正的巴山蜀水,地理位置险要。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原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思是四川一带的山路,非常地难以攀爬,走这样的道路,比上天还难。李白所描述的,其实就在重庆这一代。尽管重庆地理位置险恶。但它是一座在文化上多元而开放的城市,也是一座包容的城市。重庆是历史文化名城,在3000余年历史中创造了个性鲜明的巴渝文化。四川美院的成长与壮大,也得益于重庆厚重的历史和现代文明的步伐,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对川美的滋养。
今天这个展览,其实也是川美的成长史,我们看到从1949年之后一代又一代人走进川美又走出川美。而川美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成为中国美术教育最重要的基地。此时正值川美最好的年岁与时光,希望在庞茂琨院长的带领下,挺括,壮美。
Mountains and Rivers in Bashu That Shape the Characters of SCFAI
Liu C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