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敢
学院教育的新挑战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
张敢
川美的作品代表了时代精神,反映了川美艺术家的敏锐与勇敢,在艺术语言上和理论上有深度的探索,人才培养上关注前沿,注重创造性,创作充满活力和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以创作带动教学的理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学院教育,创作,当代艺术
Abstract:The art works of SCFAI which are full of vigor, openness, fl exibility and diversity, re fl ect the spirit of the time, artits’ acuity and courage, deep exploration of artistic language and theory, perceptiveness and creativity of talent–cultivation. The philosophy of schooling of “promoting teaching with creation” has obtained fruitful achievement.
Keywords:academy education, creation, contemporary art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展示了一个学院的辉煌,在这个展览里可以看到在四川美院整个的人文血脉中,最感人的是它的活力和探索精神。首先从展览里可以看到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个深厚是指它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缩影。在“时代强音”单元展出的重要作品,都是当年我们给学生上课时讲到中国现代艺术探索的时候不可回避的作品,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正像展览主题所说的它有“时代的质感”,而且可以反映出当时川美艺术家的敏锐,甚至在当时有勇气来反思这个时代、之前的时代。所以我觉得中国现代艺术的探索是从题材的转变开始的,这种转变就是对过去我们回避的、不敢接触的一些题材的质疑、内容的质疑。川美的老师和当时的艺术家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这打开了中国现代思想启蒙一个很重要的篇章。
第二,“时代质感”展览是紧扣时代脉搏的,而且有不竭的探索和实验精神。每个不同阶段的川美艺术家都有他们的展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当代艺术里面都有川美艺术家的身影,他们都在当代艺术探索里处在领先的位置上。而且在题材的选择上,我特别同意余丁老师的这句话:“他们把握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和这个时代的所思所想。”表现语言也没有固守在传统语言上,有自己的理论探索,在理论探索对艺术探索支撑上也做得非常精彩。
因为我现在分管教学,跟张杰院长接触比较多,经常到川美参与一些跟教学相关的会议。川美的人才培养模式给我很大的启发,它是充满活力的。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非常敏锐地关注了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在新专业的设置上面,是非常有选择性的,而且能够让新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跨专业、跨学科,从实验室的安排上也能够看得到川美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这是决定川美在过去辉煌的历史之上能够继续延续,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创作的很重要的原因。
川美的办学理念——“以创作带教学”从这些作品里边可以看出,这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过去学院教学经常面临的问题是传统教学模式怎样和当代艺术加以融合?或者怎样来跟当代艺术取得一种平衡?学院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市场和当代社会,要有一定的坚守,要有一定的追求,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在里面,但是不能完全是一个象牙塔,跟当代社会或者是当代艺术有隔膜。但是“以创作带教学”,老师对于创作前沿的探索很容易贯穿到教学里面去,影响学生,影响学生的视野。我们的“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每次展出的时候,川美学生的作品都会有非常独特的面貌呈现给我们,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年轻人。所以我想川美的办学理念敏锐关注到现代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这对于其他美院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现在所有美术学院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学院与当代艺术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学术梳理。昨天在中央美院的答辩,有的同学在论文写作的时候关注19世纪欧洲学院派的发展,有人说这是翻案文章,其实并不一定是翻案文章,因为我们对西方学院派的发展是缺少理解的,我们接受的西方的逻辑学院派代表了保守,代表了故步自封,代表了现代艺术的对立面,其实仔细看,至少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所有的西方当代艺术家都是学院出来的,这个意义上讲,学院如何思考我们的教学和办学理念,这可能是一个摆在中国美术学院面前的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川美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The New Challenge of Academy Education
Zhang 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