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青
摘 要: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如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跃 的氛围中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环节的 训练,促进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从五个方面讲解了激发小学英语课堂活力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 学习的主动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计趣味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关健词:激发;英语课堂;活力;途径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语言,要 学好英语学科,不仅要掌握好教材 中的知识,还要学会用学到的英语 知识进行交流。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跃 的氛围中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环节的 训练,促进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汉语的影响,学生在用英 语进行交流时,经常说出“汉语式 的英语”。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 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浓厚的 英语学习环境,使他们在环境的感 染下用英语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交 流。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尽量用 简单易懂的英语和学生进行交流和 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能对学生的发 音、句型运用错误进行及时纠正,使学生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进行探 究和练习,不断提高口语交流能力,激发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 学习的主动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他们的兴趣和 英语能力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使 他们在课堂学习环节能充分发挥主 动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面 向全体学生,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充分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中 进行知识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加深 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能正确 的运用知识。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 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 况,及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使 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 能力,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主动探 究中高效进行。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 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并能用这些知 识进行交流,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 想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 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 学生在有趣的环节中积极参与。例如,
在教学时《Nice to meet you》时,教 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对話情 境。在情境下,学生能清楚地掌握对 话的顺序,流利地完成对话练习。然 后教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进 行对话改编,使他们在说英语的过程 中掌握对话内容,提高他们的英语交 流能力。
四、设计趣味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在设计英语教学时,要结 合趣味因素进行教学创新,给学生提 供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他 们探究英语知识的积极性。
1. 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 的快乐学习体验。把歌曲运用到小学 英语教学中,是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经 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歌曲能让学生放 松心情,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他们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在歌曲中掌握更多的英语知 识,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获得收获。
2. 创设游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 玩中学。把游戏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能降低未知英语知识给学生带来的压 力,让他们轻松面对新知识,并积极 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 教学文具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准备一 个大大的纸箱子,把各种各样的文具 放到纸箱子里,选择一名学生把他的 眼睛用布蒙住,让他从箱子里随机哪 拿一个文具,并说出物品的英文名称 是什么。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他们认真记忆学习的 单词,保证在游戏中正确说出文具的 单词。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 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有更多 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促进课 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五、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英语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 展和延伸。在设计英语课外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设 计,并保证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能 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外活动中。教师可 以设计英语交流活动,让学生自主选 择交流对象和交流话题,通过积极的 对话交流促进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还可以设计英语手抄报比赛,学生充 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设计 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在 展示过程中产生成功体验,激发他们 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可以举办英语 演讲大赛、英语单词比赛等活动。丰 富的英语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 阔的运用英语和学习英语的机会和场 地,促进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 道路上,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 式,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出发精 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听说读写 各个环节的积极学习中,提高英语运 用能力,使他们能流利地用英语交流。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提高他们 的英语综合能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前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