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摘 要:中国共产党对非公企业的理解,历经了“肯定——否定——肯定”的漫长过程,而非公企业里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认识,也有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因对非公企业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党已了解到中国当前的发展无法离开非公企业的存在,引导非公企业顺着社会主义方向迈进,确保非公企业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还应强化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因而本文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员教育管理创新要点进行了总结阐述。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党员教育管理创新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促企业生产经营,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增强员工能力素质上有极大影响。注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员教育管理创新,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效,为现今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重难点内容[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纯洁性与先进性建设主线,从党性原则、思想理论与道德建设等多角度对所有党员提出相应要求[2]。借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展开非公企业党员头脑武装,借助社会主义文化凝聚非公企业党员力量,借助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增强非公企业党员能力,不断创新教育内容,才能增强教育成效。
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员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一)可促非公企业科学发展。不少非公企业均认识到,推动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即员工的团结协作与支持,仅靠经营者单方积极性根本不够,于企业内部实施民主管理,做好科学制度建设可增强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而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也正好满足这一客观规律。加上不少非公企业骨干力量与能人志士均为高素质党员,在企业内积极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可促非公企业民主化、现代化和劳动关系彼此和谐,能增强企业教育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此外,党组织的传统优势为懂得科学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展现党员职工模范带头功能,而这也更利于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可见,在企业中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很有必要。
(二)更利于非公企业党员参政议政。依靠非公企业设党组织,可使有党员身份的员工与业主积极加入政治参与,为从上到下的政治表达提供了正式平台,学习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党内活动参与执政党管理,尽可能行使党员表决权、选举权,通过党的民主渠道大胆表述自身意见与建议,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党与国家也可利用该渠道了解民情、知晓民意,掌握非公企业经济领域的具体状况。非公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放在政治方面的精力相对有限,主要精力都集中到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经济人”角色尤其明显,有必要依靠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给予积极引导。
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员教育管理创新
(一)进一步健全制度,提高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性
根据非公企业党员管理工作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摸索对党员队伍实施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的可行举措,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能有章可循,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规范。首先,需坚持党内“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等会议,并坚持上好每一堂党课,转变非公企业党员培训学习中的“一锅煮”模式以及死板落后的“我教你学”灌输式学习模式,依靠网络资源创新培训方式,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通过微信群、QQ群、微博等虚拟平台,开设“网上党员活动室”、“网上党校”,专门用作党员组织生活新平台。于群共享空间里公布各种新动态,如党内职务、党员工作岗位、联系方式等,也可将党员学习内容汇编整理后公布上去,便于党员需要时浏览查询。此外,需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五分钟网上党课”活动,根据党政时事,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机遇等进行交流讨论,增强全体党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3]。其次,需坚持并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为党内的一项经常性制度,各基层党支部需认真执行,将民主评议和“创先争优”活动彼此结合,依照“民主公开、平等公正”原则,遵循“学习教育、自我评论、民主评论、组织考察与表彰處理”的五环节,将党员划分成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层次。其中的不合格党员给予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应作出组织处理,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有效解决部分党员不缴党费、不参与党的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等一系列问题;其次,需坚持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非公企业党组织每间隔半年则应至少召开一次党内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需积极参加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对民主生活会中剖析出的问题,需认真分析探究,严抓整改措施的执行,增强民主生活会质量;最后,需始终坚持党员目标管理制度。非公企业党(总)支部需细分支部工作任务,并量化落实至每位党员身上,让每位党员均有压力,进而产生工作动力。此外,需做好日常考核,把考核结果视作民主评议党员的根本依据。
(二)分类指导教育与突出工作重点彼此结合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和公有制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有区别,因而需结合非公企业实际以及党员本身特征,分类指导,凸显工作重点,创新教育管理思路与方法。对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应从强化监督着手,要求他们凸显自身优势,展现示范性、先进性,主动参与各类活动。因时制宜、分门别类的合理安排他们参与活动,特别是各类志愿活动,要求他们受监督、亮身份、做贡献、树形象,变成非公企业党员教育活动的支持者与踊跃参与者。针对家境贫困党员的教育管理,需从帮困与解难两方着手,使他们树立起自强、自尊、自立意识,促其脱贫致富,再组织慰问并给予适当补助与救助[4]。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则应从责任意识着手,进一步树立他们的党性观念,积极参与组织生活,摸清底数,了解情况,认真安排于党小组,让他们产生一种亲切感,鼓励并动员他们自愿加入到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促其尽快融入到非公企业大家庭里。
(三)实现党员教育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彼此结合
非公企业党组织根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求,不脱离企业发展实际与党员特征,将加快企业生产经营步伐视为党员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企业良好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新时期,还需从新的历史起点着手,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跟上新形势,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5]。制定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和激励约束并重的工作制度,为党员进步提供制度保障;注重支部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注重党员的政治理论与业务能力培训学习,增强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养与领导水平;严抓支部班子作风建设,使他们真正为职工谋利;树立发展意识,层层理清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各种战略思路,使广大共产党员始终走上改革发展前端,展现自身的模范带头与骨干作用。
(四)重视实效,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首先,在教育内容方面;应结合非公企业特征,坚持“实在、实用、实际”原则,认真抓好实用技术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党性党纪与经常性思想等的学习与教育,使教育管理工作引起党员的足够重视,领导足够关注。
其次,在日常管理方面:需转变以往定性分析多定量考核少的现象,建构合理党员考评标准与方法,由工作至生活,由单位至社区,由行为表现至最终结果均给予全面评估,细化、量化对党员的详细要求,通过制度约束党员日常行为,通过措施增强党员内在动力,通过考评划分合格与不合格党员,促党员教育管理達到自律与他律结合、民主评议与组织鉴定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百分制考核和评优奖励彼此结合,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引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达到管好、管住党员。
最后,在活动方面:通过定期开展“党员百分百考核”“党员绩效管理”“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双重管理”与“党员挂牌服务”等多样化活动,落实对党员的监督管理,注重自身建设,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功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结合目标任务,对每位党员实施教育管理,定期考核,监督党员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使党员自觉维护良好形象,永葆党的先进性。同时,还需彻底转变以往将过程当作目标,过于注重形式而轻视结果的情况,实现动机与效果的彼此结合,形式和内容的彼此结合,杜绝管理始终围绕上级转,评估始终围绕形式转,活动始终围绕会议转的情况,重视实际效果,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被提上日程。
总之,党建工作中的党员教育培训应不脱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制定发展计划,层层落实责任,有步骤的落实党员发展工作,不过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面对大量新课题,但我们需用科学态度,认真探索,敢于创新,打造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海滨.加强福建省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工作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164-166.
[2]王永华.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问题与对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03):10-14,20.
[3]孙悦,刘建峰,郭小宁.基于党建工作信息化视角浅析学生党员教育管理[J].科技风,2013(04):209.
[4]白全跃.以积极创新和党员教育为载体 增强合资企业党建工作实效[J].经济视角,2012(03):123-124.
[5]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手段 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J].党建研究,2011(06):65.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