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娴
基础教育被功利主义、工具主义、世俗主义绑架后,变得面目全非,我們在呼唤教育的回归,在呼吁教育与人性的接轨。作为重要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更要抛开华而不实的装饰,摒弃死记硬背的机械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慢”养其气,涵养其精神;开展自主学习方式,“顺”养其力,提高其能力;鼓励学生多元解读,“牧”养其质,展现学生个性风采。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丰厚的、自主的、活泼的,而学生也逐步走进语文世界,爱上语文学习。
一、经典阅读,“慢”养其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学习切不可急功近利,而是要给学生更多的吸纳时间,让书籍浸润学生的灵魂,颐养学生的浩然之气、充盈之气,帮助学生打通“任督二脉”,徜徉于书籍的海洋中,悠游自在。除了教材阅读,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打造经典阅读课堂,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摘抄经典片段,品评人物形象,尝试故事续写……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有了更多共同语言,学习氛围更加和谐。
从开学第一周,教师就给大家布置了阅读任务,包括《海底二万里》《安徒生童话》《西游记》《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昆虫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十余本书,在班里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帮助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每周二的阅读课,学生们便就此展开交流,课堂气氛温馨而美好。有时候,学生们统一读一本书,然后在下节课一起畅谈。肖许平说:读《海底二万里》,我追随博物学家奥罗纳克斯教授一起在潜水艇中做海底旅行,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色。历经搁浅、土著围攻、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可谓惊险刺激、动人心魄。“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我在这些海洋底下走过了20000法里”“大海就是人类自由驰骋的一个别样世界”。在阅读中,教师会不时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坚决摒弃低级趣味,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在对话,如同交到很多挚友,读得越多,获得的滋养越大。阅读让学生更加充实、更加的敏捷,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的大门。
二、自主学习,“顺”养其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的秘诀就在于主动,被动的学习看不到好的效果。为此,我们要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让学生犹如在蓝天白云下,沐浴阳光,接受雨露的滋养。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动发现、探究问题,沉浸在探索的快乐中,体会成功的滋味。他们自主阅读,勾画重点,赏析文字,品悟情感,提出并解决问题,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在《诚实与信任》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搜集了有关诚信的名言,并进行了前置性学习,明确文章的主旨——“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并积累了基础知识。第一小组的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第二小组的学生马上回答:天气情况不好,天黑且有雾。第三小组的也补充道:其实车主也有责任,他违章停车,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第四小组的又指出:“我”开车太快,有点归心似箭的感觉。第二小组的提出: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有两种选择,一是溜之大吉,一是联系车主。“我”选择了后者,给车主留了纸条,上面会写什么呢?第一小组的说:应该是留下了联系方式和地址。第三小组的说:上面应该写着“对不起,天黑着急赶路不小心碰到你的车,没办法联系,只能给你留言,看到请回电……”第四小组又提出:如果你是车主,你有什么感受?你从这个故事体会到什么呢?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合力解决,自学效果明显。
“顺其自然”,不强加,不灌输,激活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国度里自在的翱翔,“顺”养其力。这样一来,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其合作、交际能力也得到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三、多元解读,“牧”养其质
“牧”养,即和“圈”养相对,但与散养又有本质的区别。教师要做好牧养的本职工作,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促进者、合作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大放异彩。在多彩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大胆发表个性观点,从语言、形象、主旨、结构、手法等多方面来解读文本。不求统一,但求多元,赋予文本于无限的意义,充分享受质疑、创新的乐趣。
在《翻越远方的大山》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朗读了自己写给“刘翔”的信:刘翔,我非常佩服你的勇气和毅力,你能成为跨栏王,关键就在于你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孩子,从来不敢一个人在房间里待着。现在,我决心要克服这个困难,战胜自己,做一个勇敢的男孩!还有的学生则用自己的画来表达对刘翔的敬意。在课堂解读中,有的学生用导图的形式画出了刘翔战胜约翰逊的过程,思路清晰,可谓一目了然。有的学生为大家解读了题目的内涵——“远方的大山”就是来比喻约翰逊,“翻越”就是要战胜自己,超越约翰逊。多元解读让课堂异常的充盈,真可谓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牧养”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有很多灵感和思维火花。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给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争论,用心对话,深入品读。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养”字为先。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参与者、引路者。坚持“慢养、顺养、牧养”,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自学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将语文学科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