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获山
美国陆军“多域战”构想与网络/电磁能力作战集成
武获山
“多域战”构想代表着美国陆军对于未来战争场景设计的最新观点,尽管提出时间不长并且依然处于开发阶段,但由于其着眼于未来对抗“反进入/区域拒止”体系的复杂战争局势,突出多种作战域能力的联合互补运用,这种作战理论受到美军联合部队以及其他军种单位的普遍支持,可能将超越单纯陆军作战理论并向更加广泛的领域扩展。值得关注的是,网络空间作战域能力发展和运用在“多域战”构想中被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网络/电磁作战能力作战融合与集成已经在陆军训练和演习中得到大量实验性部署并取得良好效果,将成为陆军落实”多域战”构想指导要求的关键突破点。
“多域战”构想是美国陆军对未来作战环境的重新审视,试图通过在21世纪作战环境中继续发展已经得到实战检验的合成兵种机动理论,使地面部队的战斗功能和效应在联合作战行动中进行高效集成。
“多域战”构想试图补齐当前联合作战行动暴露出的短板。美军当前联合作战行动所处的对抗环境几乎都属于较低水平,在多个作战域轻易获取绝对优势使作战行动能够按计划有序展开,同时也容易使军种作战能力的短板弱项遭到忽视。在未来可能的全程高度对抗战争环境下,美军担心其当前的联合作战行动“缝隙”可能恶化为能够被敌人利用并形成威胁的严重漏洞。事实上,以美军为潜在对手的军事组织已经开发出大量针对美军联合部队弱点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
“多域战”构想对于发展更加适应未来作战环境的联合部队具有指导作用。在近年的战争实践中,地面作战域是美军惟一面临激烈对抗环境的作战域,美军联合部队在其他作战域的绝对优势为地面部队创造了自由机动的条件。与这种作战环境对应的是,美军此前的作战理论强调打破潜在对手的“反进入/区域拒止”防御体系,将夺取并保持绝对作战域优势(制空权、制海权、制电磁权等)作为追求的目标。
“多域战”构想强调战略资产向战术单位转移和集成。根据“多域战”构想理论,美国陆军认为联军和盟友国家的作战资产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尽管这些战略资源对于底层作战单位而言处于透明状态,但陆军应该通过任务指挥、作战编组和战术手段的变化,更加高效地促进多域作战力量在前沿作战单位集成,更加重要的是,赋予底层作战指挥官对这些资产实施指挥控制的能力,这本质上也是美国陆军任务式指挥更加扁平化的客观要求。美军近期在打击“伊斯兰国”的武装行动中就对这种构想进行了作战实验和行动验证。
“多域战”构想支持更加开放的军种联合模式。美国陆军始终强调其在联合-跨机构-跨部门-多国行动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但在处于开发完善过程的“多域战”构想中,美国陆军为其他军种提供了广阔的对接空间,并不强调特定军种力量的决定性作用。与空海一体战构想具有显著的排他性不同,这种开放的军种力量对接空间受到美军其他军种单位的热烈响应。
美国陆军在“多域战”构想中高度强调网络空间对抗能力的作用,认为没有网络就没有“多域战”,网络构成了跨越多种作战域实施机动的“筋脉”。因此,为了同时在物理域和抽象域中投射作战效应,包括战略层面的网络空间攻击以及网络/电磁行动能力战术集成在内,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将成为陆军建设的关键领域。
网络空间作战域对抗能力构成了“多域战”构想假设成立的基础。陆军“多域战”构想试图继续深入发展已经得到实战检验的合成兵种作战理论,使其能够适应未来作战环境中物理作战域,同时更加强调太空、网络空间以及电磁频谱、信息环境和认知领域等战争对抗领域。为在未来战场上实现行动自由,美国陆军必须首先通过合成兵种机动跨越多种作战域创造和利用临机优势窗口。由于网络作战、电子战以及电磁频谱行动呈现出作战融合的趋势,有观点认为其也构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合成兵种行动。在这种预想的战争场景中,所谓的主要战场区域概念将消失,临机开放或者关闭的机遇/弱点窗口将以分布离散的方式出现在不同作战域,甚至传统的线性作战阶段划分构架都可能丧失有效性。陆军试图通过创新的新一代支撑任务式指挥解决同步作战域窗口的复杂问题,毫无疑问所有的作战活动必须在网络支撑下完成。因此,网络空间域的对抗就成为地面作战部队实施高效任务式指挥、同步合成兵种行动、创造并把握作战优势窗口的关键因素;网络空间作战和电子战能力将对于联合地面作战的成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多域战”构想的促进下,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将成为陆军继续深入发展的重点领域。随着网络空间作战域相关概念进入条令体系,美军对于网络空间作战化的超前认知已经使其形成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目前,网络空间和电子战行动能够利用现行的联合部队和陆军计划流程,比如情报流程、目标选定和军事决策流程等,实质上已经成为美军联合作战能力的内在组成部分。
“多域战”背景下美军任务式指挥更加扁平化,图为美军位于圣安东尼奥空军基地内的网络作战中心
“多域战”构想要求陆军改善当前网络/电磁行动能力不足的现状。陆军训练和条令司令部在《“多域战”构想白皮书》中指出,重塑联合部队作战能力平衡是实现“多域战”构想的支柱之一,这反映出陆军在总体上结束反恐/反暴乱战争任务后的现实需求。尤其在全新的网络空间作战域,尽管美国陆军认为在地面战场实施网络空间行动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但其网络/电磁行动能力发展与未来战场需求相比仍然较为滞后。在战略层面,陆军根据国防部要求承担了41支网络任务部队的建设任务,并在2016年末实现了初始作战能力,但联合训练和演习中存在的问题是网络任务部队融入联合力量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此外,陆军网络部队在人员招募、培训和保留,装备开发和配备、训练场地及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着差距。在战术层面,陆军已经意识到其网络/电磁能力建设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开始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电子战部队、采办作战效能更高的先进装备以及加大战术单位网络/电磁行动能力训练。但由于其在冷战结束后逐渐削弱了电子战能力发展力度,长年积累的能力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功率电子干扰装备需要较长的采办周期。
未来美国陆军将承担更多的角色,单兵装备将具有更强大的网络电磁能力
陆军网络/电磁行动能力融合发展符合向其他作战域投射效应的观点。在可以预见在未来战争中,网络/电磁对抗将在所有动能作战行动开始前展开,而且将在其他作战域的战斗行动结束后继续进行。为了在“多域战”构想明确的未来作战环境中夺取胜利,美国陆军和联合部队不仅需要积极防御网络空间安全,而且要向对手投射网络空间打击效应并在所有作战域集成网络空间能力。由于网络空间与电磁频谱领域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美国陆军非常重视两种能力融合发展,甚至还将部分信息作战能力进行统筹建设。从美国陆军当前力量结构特点以及美军其他作战域力量建设现状出发,网络空间也是陆军向其他作战域投射力量的合理选项,而网络/电磁行动能力的战术集成则是跨域投射作战效应的理想平台。2014年以来,陆军在多场演习中开展了大规模作战实验,研究网络/电磁行动作战编组的问题,并且初步形成了“远征网络电磁行动队”的概念。这是一种综合编组的网络/电磁作战分队,任务范围涉及网络进攻、网络防御、信息作战和电子战等领域,目前设计员额为15名作战人员。根据目标任务的不同,这种作战单位可编组为不同规模的战斗小队加强到各类陆军部队之中。这种作战单位功能和装备一旦确定下来,未来可能成为美国陆军网络/电磁部队的基本作战单位。
美国陆军在战术层面集成网络/电磁行动能力的主要措施。在“多域战”尚未正式提出之前,陆军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对网络/电磁作战能力开展理论研究、组织构建、联合训练以及作战实验等工作,重点发展战术层面的网络空间与电磁融合作战能力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从而为“多域战”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能力基础。
通过评估确定网络/电磁行动能力融合发展趋势并促进相关条令开发。2012年,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完成了网络/电磁对抗基于能力评估,目的是确定全谱作战行动中的网络/电磁需求,从而对陆军所需的能力做出全面检验,评估能力差距并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评估结论指出,网络空间作战和电磁频谱作战在技术上已经实现融合,因而也必须在作战层实现战术集成;赢得网络/电磁对抗将对陆军作战行动产生极大促进作用,反之将会使其会受到严重影响。在融合发展趋势的指导下,负责作战理论开发工作的陆军网络卓越中心试图整合原有信号和电子战部队条令,并根据陆军“2015条令体系”的相关要求,开发全新的网络空间作战、电子战以及信号部队条令。目前,陆军已经发布了野战条令FM6-02《信号部队支持作战行动》,指导信号部队向网络部队进行职能转型;并在2017年4月中旬更新了野战手册FM3-12《网络空间和电子战行动》,使其能够“提供协调和集成陆军网络空间和电子战行动的战术和程序,从而为统一地面行动和联合作战提供支持”。以上述条令文件为主体,陆军网络卓越中心将继续完善数十种相关条令出版物的编撰发布工作,构建完整的陆军网络空间作战技术、战术和规程体系,为陆军网络/电磁行动能力建设提供全面理论指导。
美国陆军野战条令FM3-12
组建和调整网络/电磁行动能力训练教育及指导机构。2014年3月,美国陆军网络司令部合并了原网络作战、信息作战和信号部队的力量,并在原信号卓越中心的基础上整合其他相关专业力量元素,组建了陆军网络卓越中心。网络司令部下属的网络空间支持机构办公室也被合并入网络卓越中心,从而进一步增强网络卓越中心在总结网络部队建设经验教训方面的优势。随着陆军网络兵种的设立,陆军开始按照其他常规兵种训练模式,要求网络部队新任职或者从信号、情报和信息作战部队等单位转岗的军官、准尉和士官在军事教育机构接受技能训练。因此在陆军网络卓越中心组建的同时,陆军网络学校作为其下属机构也在原电子战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陆军信号学校也在网络卓越中心的建制下继续得以保留,并且开始实施诸如军官领导力基础训练课程等训练项目。此外,战术级网络/电磁行动能力建设也始终是美国陆军关注的重点领域。为了解决陆军网络司令部需要执行联合和国家层面网络任务,从而导致领导力不足的问题,陆军特别在主管作战、计划和训练事务副参谋长办公室下开设了一个新型机构,专门负责网络/电磁行动能力开发。
利用基地化演训活动探索和实验网络/电磁力量的运用模式。在各类兵种部队年度基地化演训活动中,美国陆军已经开始着手探索在传统部队中集成网络/电磁行动力量的方法,为作战理论的开发提供了大量实际行动效果依据。陆军网络司令部在2014年就开展实施“集团军及以下单位网络支援”项目,目的是通过作战实验摸索如何编组、加强和协调网络/电磁行动部队,为相关条令、编制以及装备等领域的发展积累数据。在持续近2年的基地轮换演习和训练活动中,美国陆军尝试在重型装甲部队、轮式部队、步兵旅、空中突击部队以及特种部队的战术单位中整合网络/电磁行动力量。尽管网络/电磁行动集成战术依然带有强烈的实验性质,但是在实际加强到作战单位过程中,美国陆军网络作战人员采取了相对固定的编组模式。根据陆军网络司令部“集团军及以下单位网络支援”项目主要负责人乔纳森·本纳特中校提供的信息,在陆军第1装甲旅的演习行动中,网络作战部队加强了40~45名网络/电磁行动人员。其任务类型和范围也得到明确:旅参谋机构中加强4~5名网络作战人员,执行旅本级网络防御支援行动;编组4支网络/电磁行动“武器队”,每支队伍由2~3名网络士兵组成,主要加强到一线作战部队以执行攻击任务;由2名士兵组成的电子战元素携带具备“下车作战能力”的装备,实施电子攻击行动;此外,旅作战队参谋机构中还集成信息作战计划人员等网络/电磁相关专业力量。
经过多年发展,美国陆军网络空间作战能力从战略到战术层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如何更好地将网络/电磁行动能力融入传统联合作战体系,实现网络空间作战化的目标成为当前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从跨域协同的角度出发,陆军“多域战”构想对于网络/电磁行动能力的强调为其创造出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将促使其更加深入地融入联合作战计划程序,并且实现更加优化的战术应用集成。
责任编辑:彭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