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使用价值评估

2017-10-12 18:21李宝强封萍萍
时代金融 2017年26期

李宝强 封萍萍

【摘要】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运用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对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由游客旅行费用和游客消费者剩余两部分构成。评估结果显示,2015年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为3.71亿元。文章最后对可能导致评估结果出现偏差的几个原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资源资产评估 使用价值评估 大珠山风景区

一、引言

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是基于资产评估常用的市场评估法衍生而来的。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旅游资源市场,主要有三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技术:一是直接市场评估技术,它的实施需要发展完善的旅游资源市场,直接利用市场价格对可以观察和度量的旅游资源价值进行评估,常用的评估方法有重置成本法、成本费用法、维护成本法、净价法、市场价格法等;二是替代市场技术,它的实施需要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由于没有直接的市场价格来进行衡量,就需要寻找类似或相似的旅游资源的市场价格来衡量其价值,常用的评估方法有旅行费用法、费用支出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享乐成本法等;三是假想市场评估技术,它的实施是针对那些发展欠缺的旅游资源市场,需要创造一个假想市场,利用人们对一些假想情景所反映出来的支付意愿或者受偿意愿来对旅游资源价值进行评估,常用的评估方法有条件价值法和选择模型法[1]。本文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选用旅行费用法中的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对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能为旅游管理当局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决策提供参考,还可以为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旅游资源使用价值的定义

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是指当前的旅游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的现实利用价值,它可以用游客为了获得当前资源带给他们的效用而付出的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就是旅游资源可以直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那部分价值,即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旅游资源间接满足游客需求的那部分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直接价值,包括科学研究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和艺术价值等[2]。

三、大珠山风景区简介

大珠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南部海滨,南北长20公里,总面积6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主峰大砦顶海拔486米。整个景区包括石门寺、珠山秀谷两个景区。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有始建于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石窟,有重修于金大定年间的石门古寺,还有墓塔林、麻衣庵、朱朝洞、吟诗台、珠山石室等古代名士隐居和文人墨客探幽的遗迹,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大珠山还有江北独一无二的万亩野生杜鹃花,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国罕见的天然大佛,它们栩栩如生的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向世人诉说着美丽的传说。大珠山风景区先后被评为青岛森林公园、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四、评估方法选择及评估路线设计

(一)评估方法的选择

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使用价值的评估既可以为景区的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还可以为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还能辅助不同利益主体间旅游收益和资源保护预算的分配。根据我国目前的多数研究案例,对旅游资源使用价值的评估一般采用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简称TCM),该方法是利用游客的消费行为来评估旅游资源的价值。它通过调查问卷,将游客的交通费用、门票、景区内的消费、住宿费用等相加得到游客的旅行费用,并运用回归分析来确定旅行费用和旅游人次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再利用该函数关系计算出旅游资源的消费者剩余,进而测算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3-4]。旅行费用法可以认为是资产评估中常用的收益法和成本法相结合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早用来评估缺少市场价格的商品的一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旅行费用法又逐步形成更具体的四种方法:区域旅行费用法(Zonal travel cost method,简称ZTCM)、个人旅行费用法(Individual travel cost method,简称ITCM)、享乐旅行成本法(Hedonic travel cost method,简称HTCM)和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ravel cost interval analysis,简称TCIA),这四种方法有各自的使用范围和条件限制,以下首先简要总结各自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使用价值评估的方法。

区域旅行费用法(ZTCM)的基本操作步骤是:首先根据游客的出发地将游客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并且假设各个小区内的游客收入水平以及消费水平都相同,然后建立一个适当的需求函数,计算出被划分的所有区域的总消费支出与消费者剩余,最后将各区域总消费支出与总消费者剩余相加即得到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该方法的优点是引入了消费者剩余,考虑了旅游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缺点是根据客源地进行小区的划分,可能会出现多个行政区域零次游客的状况,并且这种方法假设来自同一个地区的游客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是相同的,这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5]。

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是在分区旅行费用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它以个体游客或者家庭为单位,考虑其在每个时期内进行旅游的次数,结合旅行时间、旅行费用、社会经济等变量建立需求函数。这种方法建立的需求函数是以旅游次数为因变量,对于一些偏远的旅游景点,游客大都是旅游一次,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就表现出明显的缺陷。该方法的优点是既考虑了影响游客消费的各种经济因素,又考虑了景区的潜在经济价值,同时,操作上也比较简单,但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對于许多偏远景点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不适用[5]。

享乐旅行成本法(HTCM)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享乐函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包含在其中的特征要素的数量关系)来计算各种属性特征的潜在价格,累加的潜在价格即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该方法的优点是解决了多目的地旅游的问题,缺点是所需的资料很难在市场中搜集到,操作难度大,并且享乐函数不易确定[5]。

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放弃了区域旅行费用法对游客按照客源地进行划分的方法,而是依照游客的旅行费用(包括交通费用、门票费用、餐饮费用、住宿费用等)进行区间的划分,以保证每个区间内的游客都有相近或者相似的消费水平,这种方法操作上比较简单,同时避免了个人旅行费用法中“因变量离散”的问题,而且得到的结果也比较精确[6-7]。

综上所述,考虑到大珠山风景区的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青岛市黄岛区、青岛市其它地区以及山东省其它地区,如果采用分区旅行费用法,那么将出现多处行政区域零次游客的情况;而且根据调查发现,除了黄岛本地的游客持年票到大珠山风景区游玩多次外,其他地区的游客可能只游玩一次,因此,很难建立旅游次数与旅行费用之间的函数关系,可见个人旅行费用法在这里的可行性不高;另外,考虑到享乐旅行成本法(HTCM)目前在国内外研究案例较少,且在国内外的研究中争议较大,故本文最终选择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来评估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

(二)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的评估路线

TCIA评估方法假设每个游客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愿意追求效益最大化或者成本最低化,即那些消费能力高的游客也愿意在一个比较低的消费水平游玩。利用TCIA方法评估的路线为:

(1)确定游客的样本数量N;

(2)按照每个样本的游客愿意计算此次旅游的总花费金额;

(3)将N个游客分到n+1个集合中。将所有样本的费用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选择适当的间隔,划分区间的数目通常在20个以上,可以表示为[C0,C1),[C1,C2),[C2,C3),·····,[Cn-1,Cn),[Cn,+∞),每一個集合都含有一定的游客数量(可用Ni表示第i个集合的游客数量),所有区间的游客数量相加就可以得到总的样本量N;

(4)求个人意愿需求曲线。假设在旅行费用等于Ci(i=0,1,2,3…n)时,认为所有愿意支出费用大于Ci的游客也愿意进行旅游,此时愿意进行旅游的样本量即■,Mi又称为对应旅行费用区间的样本游客旅游需求量。当前愿意进行旅游的游客人数与总样本的比值,即■称为当旅行费用为Ci时的旅游意愿需求率。对旅行费用(Ci)和旅游意愿需求率(Qi)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游客的个人意愿需求曲线;

(5)利用个人意愿需求曲线求出消费者剩余;

(6)求取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将总样本的消费者剩余与总的旅行费用相加后再乘以一个适当的总样本人口,便可得到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6-8]。

根据上述评估路线,对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使用价值评估的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样本游客的旅行费用,包括门票费用、交通费用、餐饮住宿费用、景区内的花费以及游客的时间价值;

(2)根据游客的旅行费用将游客划分到不同的费用区间;

(3)求出旅行费用与旅游意愿的函数关系,同时推导出旅行费用与旅游人数的需求函数;

(4)根据需求函数求出总的消费者剩余;

(5)人均总消费支出(即(总消费者剩余+总旅行费用)/样本总量)乘以一个合适的样本人口数即得到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公式1)

五、大珠山旅游资源使用价值的计算

(一)计算旅行费用

根据本文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统计相关的旅行费用,包括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往返交通费用、旅途中的餐饮住宿费用、景区内的花费(包括门票费)以及游客的时间价值。

1.交通费用。游客的交通费用是根据游客实际采用的交通方式进行计算的,游客到大珠山风景区游玩可以采用飞机、火车、长途汽车、自驾游等多种交通方式,产生的交通费用主要包括飞机票、火车票、长途汽车票、自驾游产生的油费以及高速过路费。由于黄岛区内景点较多,并且与青岛市其他地区的交通比较便利,这就方便了游客进行多目的地游玩,考虑到这个因素,便不能把游客所有的往返交通费用仅归于大珠山风景区,因此在计算大珠山风景区交通费用时,作如下处理[2]:

到大珠山风景区的往返交通费用=总的往返交通费*大珠山风景区旅程在整个旅程中所占的比重;

其中,大珠山风景区旅程在整个旅程中所占比重=大珠山风景区旅行时间/(大珠山风景区旅行时间+其他地点旅行时间)

2.景区内的花费。游客在景区内的花费包括了门票费、在景区内乘坐观光游览电动车的费用、在寺庙内的香烛费、照相费用以及购买纪念品等的费用,这些费用按照实际的支出计算。

3.餐饮住宿费用。大珠山风景区附近的住宿条件良好。由于大多数游客是趁着假期进行游玩,时间安排的比较松散,因此多数游客会选择在景点附近住宿。虑到多目的地游玩的因素,游客产生的餐饮住宿费用不能全部归于大珠山风景区的消费支出,所以对餐饮住宿费用也要做一些分解处理,处理的方式与上述交通费用处理方式一致。

4.游客的时间价值。游客的时间价值用机会成本法进行计算。由于游客选择进行旅游也就是放弃了在旅游时间内做其他事情以获得利益的机会,因此,游客的时间价值=游客的旅游时间*游客单位时间的机会成本。游客的旅游时间包括游客抵达大珠山风景区的往返时间和游客在大珠山风景区的游玩时间;游客单位时间的机会成本方面,根据国内外的文献以及相关案例研究,可用游客实际工资的30%~50%来测算游客的单位时间机会成本,相关研究大多采用的比率为40%[10-11],本文亦采用40%。各地游客的小时工资=各地在岗职工年薪/240/8(240为一年的工作日,8为一天的工作时间)。游客的时间价值的计算可以总结如下[9]:

游客的时间价值=游客的旅游时间*客源地的小时工资*40%

其中,游客在大珠山风景区旅游时间=游客抵达大珠山风景区的交通时间*2+在大珠山风景区内游玩的时间

客源地的小时工资=各地在岗职工年薪/240/8

经过统计计算,大珠山风景区游客的旅行费用如表1所示,其中人均花费包括人均交通费用、人均景区内的花费、人均餐饮住宿费。

表1 大珠山风景区游客的旅行费用

从上表可知,全部样本的旅行费用支出为109468.27元。

(二)根据旅行费用划分区间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游客的旅行费用以50元为间隔,划分为21个区间,如表2所示,表中(Ci,Ci+1)表示划分的旅行费用区间(i=0,1,2,3…20),Ci表示第i个区间旅行费用的下限,Ci+1表示第i个区间旅行费用的上限,Ni是对应旅行费用区间的游客数量,Mi是对应的旅行费用区间愿意进行旅游的样本量,Qi为旅游意愿需求率,即在对应的旅行费用区间愿意进行旅游的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比例,即Qi=Mi/N。

表2 旅行费用分区情况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当旅行费用Ci越高,旅游意愿需求率Qi越小,这也符合需求规律。

(三)建立回归模型

以旅游意愿需求率Qi为因变量,旅行费用Ci(第i个区间旅行费用的下限)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可以得到游客的个人意愿需求曲线。根据图1所示旅行费用与旅游意愿需求率的散点图形状,本文采用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半对数函数和全对数函数等四种常规的函数进行回归拟合,利用Eview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表3所示为四种回归模型及其参数估计值。

在这四个模型中,指数模型的相关系数、F检验值都很高,同时该模型也符合实际问题,所以本文选择指数函数来模拟旅游意愿需求率与旅行费用之间函数关系,即:

表3 回归拟合汇总表

(四)计算消费者剩余

依据■来计算每个区间游客的消费者剩余,其中CSi表示第i个消费区间每个游客的消费者剩余,Ci表示第i个区间旅行费用的下限,Ci+1表示第i个区间旅行费用的上限,Q(c)表示游客的个人意愿旅游需求函数,即旅行费用与旅游意愿需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以上的回归分析可知■,因此,第i个消费区间每个游客的消费者剩余为:

第i个消费区间总的消费者剩余TCSi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其中,Ni代表第i个消费区间的游客数量。

由于本文将游客的旅行费用划分为21个区间,那么对应的消费者剩余也有21个区间,每个区间内单个游客的消费者剩余是相等的,那么每个区间总的消费者剩余=每个区间游客的数量×该区间每个游客的消费者剩余,总的消费者剩余等于各个区间总的消费者剩余相加,如表4所示。

表4 各旅行费用区间消费者剩余

由上表可以得到,样本游客总的消费者剩余为7039.28元。

(五)计算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

根据以上估算可知,样本的全部旅行费用为109468.27元,样本的全部消费者剩余为7039.28元,由大珠山风景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可知2015年大珠山风景区年观光游客的人数为89.56万人,利用公式1,可以计算大珠山风景区2015年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为:

(109468.27+7039.28)/281×895600=37133.15万元

六、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TCIA法对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15年大珠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使用价值为37133.15万元。TCIA评估法系采用游客旅行费用支出加上消费者剩余的方法来计算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评估过程中,下述几个原因可能导致评估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

(一)调查方法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来自问卷调查。在游客比较聚集的地方,如景区的出入口、停车场、游客休息區、餐饮区等地发放调查问卷,并采用现场发放、现场收回的方式来回收问卷,以确保问卷有较高的回收率。同时,在游客答卷的过程中,调查者提供适当的解释说明,以提高问卷回答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但由于问卷调查是基于样本游客对相关问题的主观回答,加之游客在填写调查问卷时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这可能会使调查数据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进而影响了评估结果的精确度。另外,由于一些游客对大珠山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回答问项时难免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偏差,也会导致评估结果的精确度受限。

(二)多目的地旅游处理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游客的一次旅行很可能不是单独只去一个目的地,因此如何对多目的地旅游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是旅行费用法确定游客消费支出、评估旅游资源价值的关键一步。本文根据游客在大珠山风景区旅游时间在其总的旅行时间中所占的比重,对游客的多目的地旅行费用进行了分摊处理,这种处理方法难以考虑到每一个游客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评估结果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喻燕.旅游资源总价值货币化估算研究——黄山风景区实证[J].旅游科学,2010,24(5):64-71.

[2]贾艳琴.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和客源市场调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

[3]陈浮,张捷.旅游价值货币化核算研究——九寨沟案例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1,37(3):296-303.

[4]刚什元.金沙滩旅游资源价值评估[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4.

[5]林文凯.景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2013,33(09):169-176.

[6]李湘豫,陈玉兴,梁留科,等.开封大相国寺游憩价值TCIA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145-147.

[7]彭文静,姚顺波,冯颖.基于TCIA与CVM的游憩资源价值评估——以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9):186-192.

[8]李庆辉.佛教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9]吕焕华.旅游景区资源价值评估探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5.

[10]薛达元.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案例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1997.

[11]郭剑英,王乃昂.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估——以敦煌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6):8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