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政治学中的传统命题,也是当下中国政治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关于权力监督的路径、方式已有丰富的学理讨论和实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腐败问题仍是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痼疾。随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冲击,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我们重新思考权力的监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尝试。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铁笼 干部 权力监督
作者简介:马卿,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研究方向:比较政党。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9.297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这是在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之时,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问题提出的深刻要求。构建权力监督与制约体系一直是学术研究和政治实践的重要课题,并已有多个角度、多重路径的研究。而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大数据技术为新时期加强干部权力监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权力监督的传统路径
对于权力的监督长期以来存在着内在和外在两种路径,一种是内在路径,强调对于掌权者个人道德的约束。另一种则是外在路径,通过对权力本身的分立、制约和监督来防止或者减少权力可能带来的危害。内在约束路径在现实的政治运作中往往是通过各种常规状态下的宣传、教育、学习,以及非常规状态下的各种“运动”、“整风”来实现。但是这一路径的现实效果有待审视,并且也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权力运作层面,操作中的制度化水平的不足也往往制约着权力监督内在约束路径的约束效果。掌权者当面对着具体的诱惑时,尤其是在有制度的空隙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很难去做到真正的自我道德约束。几千年来中外政治历史发展的实践早已充分验证了这一事实。
而外在约束路径则主要是指以权力来约束权力,通过将权力本身进行分立、制约和监督来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或者减少权力可能带来的危害。孟德斯鸠的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就从本质上说明了以权力监督权力的必要性。在西方政治学的学术资源里,“三权分立”原则是对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最重要的思考,并且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即便很多国家的體制有所不同,具体的政治制度设计也有所不同,但是仔细观之,多数情况都能看到“几权分立”的影子。
此外,权力监督的实现还需要一个关键的要素,这个要素也是今天大数据技术实现权力监督功能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这个关键要素就是信息的公开,或者说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数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权力监督的必要条件是信息的公开。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现代国家通过代议制来选举代表行使国家的权力,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权力的授予与转移,但权力就其本质而言仍是属于人民,因此人民有权力对于权力实际行使情况进行监督,了解其运行情况。权力的运行是否依法而行?权力的行使者是否存在滥用权力的现象,是否存在权力寻租,以权谋私?这些问题涉及到所有公民的切身利益。但是无论是公民个人,新闻媒体、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监督机构,如果对于权力运行的相关信息不能了解的话,权力监督就无从谈起。权力不透明是孕育腐败的温床。从这个意义上讲,权力监督的逻辑前提是信息的公开。
信息的公开是实现权力监督制约的必备前提,这也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权力监督的必备前提。
大数据技术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海量数据信息的收集。这里的海量数据不仅仅是指数据的量,还包括数据类别的多样性。从大数据应用的当前情况看,非政府类信息数据的收集要更为简单,不论是社交、购物、出行等多类别信息往往通过后台技术更容易获得。但是在政府类数据的获取上则必须要经由政府更主动的有意识的推动才能实现。这里的政府类多样别数据主要是指打破传统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在数据的共享中借助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库的交叉对比分析,往往能实现传统技术下所难以实现的效果。今天许多地方政府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扶贫资金监管等多个领域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案例。
二、大数据:一种新的可能
大数据理念的产生和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是近几年互联网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成果。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是它在掌握海量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算法上的设计和专业化的处理,能够“让数据发声”,揭示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以这种相关关系为基础来预示某种发展的趋势。政府、企业等社会主体可以借助这种趋势判断来进行治理和经营。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从发展之初就集中在商业领域,而进入政府视野并真正借助这一技术来帮助改进政府治理是更短时间内的事情。但是目前大数据技术在进行权力监督、查处腐败问题上已有不少有益的尝试。
下面以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是在中纪委网站上报道的湖北十堰郧县的“科技反腐”+“精准监督”案例。这是新时期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民生资金反腐的一个典型。2015年湖北省省委第四巡视组对十堰郧县民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巡查时,打破传统做法,将审计、国税、地税、财政、民政、信访等多个部门的数据拿来进行比对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传统政府部门数据库进行重新的整合使用。原来的技术条件下,主要是进行人工操作,对历史表单信息进行人工查验。但是民生资金的使用,尤其是基层民生资金的落实涉及资金项目数量异常庞杂,原有方法耗时耗力,并且还往往很难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在借助大数据技术后,通过尝试运用多类别数据库的对比交叉分析,并借助专业人员专业技术,快速地锁定了大量违规发放、领取、使用扶贫等项目资金的问题线索。结果显示仅在短短4个月,31万余人违规领取惠民补贴被查处,上万名党员干部被处理,全省追缴退交违规资金1.22亿元 。这一案例的典型意义在于通过大数据技术在搜集、查处腐败案例线索上的应用,来大大提高传统工作效率,突破传统操作方式下无法实现的效果。而其中的关键难点就在于打通了原来各个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权力监督中信息的共享。原来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信息壁垒”,民政、财政等涉及民生资金管理的部门原始数据不能有效打通共享,例如民政部门在资金发放时不能有效借助公安系统的人口信息等。现在通过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叉,就能够借助大数据的采集和比对手段,为发现相关违纪行为提供了非常高效的技术力量支撑。endprint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贵州省贵阳市进行的“数据铁笼”计划。2016年3月开始,贵阳市发布了《贵阳市全面推进“数据铁笼”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贵阳市2016年全面推进“数据铁笼”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将包括市政府办公厅、市教育局等在内的24个政府部门统一纳入“数据铁笼”计划。数据铁笼的字面意思是指利用大数据技术,筑起数据牢笼,实现对于政府公共权力的监督和管理。贵州省通过搭建全国首个政务云平台,将全省主要政府部门的数据全部迁入云上贵州系统,实现了政府数据在同一平台的统一管理,这为大数据技术的全面应用清扫了数据来源上的障碍,打破了原来根本制约政府大数据作用发挥的数据壁垒问题。在数据实现统一共享后,通过云平台的搭建,原有政府政务流程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收集、记录和云上预判。当某一个部门的某位操作人员在进行政务办理时,如果出现徇私舞弊,不按规定流程操作,那么他的这一操作将会被后台系统记录并实时发布信息预警,提示并警告该政府工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办理。而如果该人员仍没有按规定执行,那么相关的警示信息会直接发送给包括纪律检查机关在内的相关部门,从而就会触发后续的违法检查。
上述两个典型案例正是目前大数据技术在干部权力监督方面应用的初步尝试,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大数据技术借助其特殊的运作逻辑以及对于海量数据信息的有效处理,在传统权力监督的约束路径之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可能。
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传统的干部权力监督问题是一种新型的有益的尝试,目前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去探索如何利用这一技术在政府治理、权力监督等领域去发挥作用。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大数据技术在权力监督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非常大的困难。例如,政府部门间数据信息公开共享的力度和推进速度不容乐观;大数据技术往往应用在基础的操作性层面的权力运行监管中,而对于非操作层面的权力运用大数据技术难以发挥其有效作用;目前在政务应用中大数据人才相对比较缺乏成为制约大数据监管的一大障碍等。这些问题是未来阶段强化大数据技术,加强干部权力监管所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结论
作为新生事物,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发展为我们重新思考权力监督这一古老命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目前大数据技术在权力监督中的应用和尝试正在全面展开,但是当前还面临着政府部门数据信息的广泛共享、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基础设施亟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但即便如此,都不能否認大数据对未来干部权力监督所带来的可能的推动作用。
注释:
[法]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154.
湖北:大数据监督检查惠民政策落实 党纪处分3240人.http://www.ccdi.gov.cn/yw/201610/t20161019_88146.html.
参考文献:
[1][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著.陶远华,等译.权力的分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3][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徐子沛.数据之巅 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中信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