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琰++李天贤
摘 要:本文从框架语义学出发,研究宋词中名名复合词及其英译的框架对比。框架语义学认为,要描述一个词语的意义,需把它置于相关框架之下。由于存在文化习俗、生活方式、译者经历等因素的不同,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会存在各种差异。本文探讨了宋词中名名复合词英译的框架内外转移,对比分析源语语义框架与译语语义框架完全重合、部分重合、完全分离三种情况。
关键词:名名复合词 框架语义学 宋词 英译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一些学者(如萧立明,2005;闻静,2012)便开始研究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开始用框架语义学理论研究翻译现象,如轩志峰(2011)阐述了框架语义学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中的功能,邓静(2010)评析了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Kussmaul(1994,1995,2000a,2000b,2005)探讨了框架与创造性翻译的关系,Rojo(2002a,2002b,2009)则用框架语义解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和幽默。但是,到目前为止,运用框架语义学理论探究宋词中的名名复合词英译则很鲜见。
二、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是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illmore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语言学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一种理解词汇与语法结构的意义方法。框架语义学出自经验主义语义学传统,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通过框架来展现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研究成果。Fillmore&Atkins(1994)进一步指出,框架表征有结构的背景知识,一切概念系统都是通过框架来建立的。换言之,为了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首先要有一个概念结构,这个概念结构就是语义框架。本文将名名复合词置于框架语义之下进行分析,意在为名名复合词在不同语言中的配置提供背景和动因。
三、名名复合词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结合在一起构成新词的方法叫作复合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词叫作复合词。汉语中经常会通过名词与名词的复合来表达这一概念,其直接产物就是名名复合词。本文主要研究宋词中的名名双音节复合词,即由两个单音节名词构成的一种词汇形式。方清明(2011)根据名名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把这类复合词分为20种类型,如用途关系、部位关系、总体与部分关系、部分与部分关系等。方清明对名名复合词的分类描述尽管非常详尽,但仍然存在分类标准不统一、各个小类之间有重合等问题。
Hatcher(1960:356-373)认为,英语中绝大多数名名复合词可以用“XY”的四种关系来表示,即“X”被包含在“Y”中(doghouse)、“Y”被包含在“X”中(house cat)、“X”是“Y”的起源(cane sugar)、“Y”是“X”的起源(sugar cane)。但实际情况则是,很多名名复合词不能根据这个原则进行处理。所以,Ungerer和Schmid(2001:88-95)依据认知范畴理论解释名名复合词似乎存在一定道理。他们认为,复合词应被看成是由两个源类别组成的,每一个成分都会构成一个复合范畴。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实验结果的证明,即一些复合词如“apple juice”与传统假设一致,核心范畴“juice”为复合词提供了更多的属性。即便如此,他们还发现“raincoat,shoelace”等类似的复合词,与假设不符,因为这些名名复合词的大多数属性,实际上来自修饰成分语“rain”或“shoe”。他们还注意到,有些名名复合词会产生大量额外属性,而这些属性根本不是从源类别中显露出来的,例如“wheelchair”。综上所述,Ungerer&Schmid认为,名名复合词的来源分类并不一定是从复合词的两个源类别中提炼出来的,因此提出了来自于额外属性的观点,即与复合词类自身的属性有关。
四、宋词中名名复合词英译的框架对比
本文以许渊冲英译本《宋词三百首》为语料来源,对比分析其中十首词的名名复合词及其英译。这十首词分别是欧阳修《采桑子》、姜夔《仙吕宫·暗香》、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张先《诉衷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张辑《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曹组《卜算子》、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根据分析发现,只有在这十首词中,才可以找出1~2个名名复合词的形式,而在其他词中并不能找到。
从上述十首词中共分析出18个名名复合词,即:笙歌、水面、梅边、词笔、竹外、柳枝、杨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樯橹”,古今、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中的“水底、鱼龙”,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中的“松竹、梨枣”,曹组《卜算子》中的“松竹、江山”,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中的“乌鹊、鱼龙、风露、山河”。其中“江山”和“鱼龙”都出现过两次,分别视为一个词。“松竹”也出现了两次,但因其英译形式不同,故将其看作是两个名名复合词。这18个词的英译仍保留“名+名”形式的占比最多,具體见下表。
对比这些词的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存在框架完全重合、部分重合、完全分离三种情况,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一)框架重合
框架完全重合指的是,源语语义框架和译语语义框架直接形成,未发生框架转移,各个子框架完全匹配。例如,“江山”和“山河”这两个名名复合词,均为江河、山岳,即国土、疆土。它们的英译形式为“the land”。《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把“land”释义为“country”,也是“国土”义。国土、疆土指代的是在某一划定的边界范围内的所有土地。这种形式的名名复合词,在社会、文化等框架共同作用下,其源语框架与输出的译语框架完全一致,实现了框架完全重合的目标。
再看“水面”和“水底”这两个名名复合词。“水”代表一种环境,而“面”和“底”表示环境中的方位或状态,两者结合生成的名名复合词,表示水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译者将这两个名名复合词分别译成“water surface”和“water deep”,前者的形式仍为“名+名”复合词,译者未用“of”连接两个名词,体现“water”与“surface”之间的本质特征;后者转换成“名+形”的形式,用后置形容词修饰名词中心词,说明深度并非“water”的必要特征。无论转换后的框架如何变化,但译者都能把“水”框架与方位框架进行结合,组成了一个新框架。这个新框架与源语框架的语义相同,译语输出的语义与源语框架语义完全一致。这是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完全重合的一种类型。endprint
其次是“柳枝”这个名名复合词。“柳”指代的是柳树,是一个整体概念;“枝”指代的是枝条,是一个局部概念。译者将其译成“a willow twig”,形式为“名+名”。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willow”的释义为“a type of tree that has long thin branches and grows near water”,即指柳树。该词典对“twig”的解释为“a small very thin stem of wood that grows from a branch on a tree”,指的是树枝上的细枝。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的输出完全一致,即框架完全重合。
框架完全重合的另一种类型,体现在“鱼龙”“松竹”“梨枣”“乌鹊”等名名复合词中。这类名名复合词的源语是“名+名”的并列形式,但其译文增加了“and”,采用了“名+and+名”的形式,分别译为“fish and dragon”“bamboos and pines”“pears and dates”“bamboos and vines”“crows and magpies”等,体现了两个名词之间的相互并列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便译文增加了并列连词“and”,其框架语义与源语框架语义仍然是一致的,所输出的语义完全重合。
(二)框架部分重合
框架的部分重合,就是源语语义框架与译语语义框架发生了框内的语义转移或框外的语义转移,各个子框架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仅有其中部分框架因素相互匹配。例如,在“杨柳”这个名名复合词中,“杨”和“柳”分别指代杨树和柳树,但在组成的名名复合词中,其语义中心偏向柳树。在张先《诉衷情》中,“杨柳”指柳条枝,仅仅为柳树框架中的一个元素,如此构成了一个新框架。译者在理解原词的基础上,将其译为“willow twigs”,形式仍为“名+名”,杨柳框架在其自身框架内转移成柳树框架,在柳树框架的框内再转移成柳条枝框架元素,最终在译文中产生的名名复合词,其语义框架与源语框架输出的语义保持部分一致,产生了部分重合。
在欧阳修《采桑子》中,“笙歌”这个名名复合词的英译为“flute song”,仍然是“名+名”的形式。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笙”的释义为一种管乐器名,而“歌”则为歌曲。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flute”的释义是“a musical instrument like a thin pipe,that you play by holding it across your lips, blowing over a hole,and pressing down buttons with your fingers”,这是一种描述性定义,实则指长笛。同时,该辞典把“song”释义为“music with words”,有词的音乐,也就是歌曲。源语的“笙”框架在译语中转换为“flute”框架,使长笛成为管乐器中的一种。由此可见,译语框架发生了框外转移,此时,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的语义并非完全相同,于是产生了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的部分重合。
在陈亮《一丛花》中,“风露”这个名名复合词,译者把它转换成一个小句,即“breeze brings dew”。在这个小句中,源语的“风”演变为动作行为的施事,而“露”则成为受事,动词“bring”连通二者,使之成就了一种因果关系。源语中的名名形式转换为译语中的动作形式,译语框架发生了框外转移,此时的源语与译语的各个子框架并不能完全匹配,产生了部分重合。
在姜夔的《暗香》中,“梅边”和“竹外”这两个名名复合词,都是由一种植物名词与表示方位的名词组合而成的。“梅”指梅树,“竹”指竹子;“梅”和“竹”都是植物。“边”指近旁、旁边,“外”指外面、外部;“边”和“外”都指方位。通过这种方式结合而成的名名复合词,表示处在某植物或实物的某方位上。译者在译文中把这两个名名复合词转化为两个“介词+名词”的结构,分别是“by a mume tree”和“beyond the bamboo”。源语中的方位名词在译语中转变为介词,词性发生实质性改变,但其语义却没有发生变化。这类形式上变化而语义不变的转换,乃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部分重合的情况之一。
苏轼《赤壁怀古》中的“樯橹”名名复合词指代船只。“樯”和“橹”分别指古时船上的两种工具:前者就是桅杆,后者为放置船尾的划水工具。“樯橹”名名复合词就是通过船只的局部概念来表达整体概念,源语本身就是一种框内转移。译者把这个名名复合词译成“enemy ships”,是“形+名”的复合词形式。译者凭借在“ships”前加“enemy”一词,突显并明确解释了船只的所属关系。换言之,译文不仅未用源语“樯橹”指代“船”的转喻关系,而且还添加了表示所属关系的“enemy”一词,使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相差较大,仅产生了部分重合。
(三)框架完全分离
框架完全分离,指源語框架的所有子框架与译语框架的所有子框架完全不能匹配,也就是源语和译语各自所激活的框架完全不同。这类框架组合关系也可以称为框架转移。在姜夔的《暗香》中,名名复合词“词笔”表示辞采和文笔,而译者译成“sing”。“sing”激活的框架与“词笔”激活的框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框架,字面意思是完全不兼容的,即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不能重合。
与此类似,在张辑《月上瓜洲》中,“古今”名名复合词是古代和现代两个时间名词的组合,指时间上的一种连续状态,没有明确的视角单位。译者将之译为“from year to year”,有明确的时间量。两相比较,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没有重合之处,但译者通过再创作,将其隐含的深意表达出来,使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完全不同,使二者的框架完全分离。
五、结语
宋词不同于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其形式更简洁。本文探讨了宋词中名名复合词的英译框架“完全重合”“部分重合”与“完全不同”三种情况。在译文中,“名+名(包括“名+and+名”)”的形式出现的频率最多,占50%。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仍将大多数的名名复合词译为“名+名”的形式。若把宋词中的名名复合词翻译成英文时,不仅要考虑这些名名复合词在宋词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还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的匹配能力、映射程度等要素。从框架语义学视角研究宋词中的名名复合词的英译,不仅为名名复合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也为宋词英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endprint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词英译的框架赋值与构式配置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5BYY0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Fillmore.C.Frame semantics[A].In D.Geeraerts(ed.).Cognitive
Linguistics:Basic Readings[C].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82/2006:373-400.
[2]Fillmore.C.& B.T.Atkins.Starting where the dictionaries
stop:The challenge of corpus lexicography[A].In Atkins,B.T.& Zempolli,A.(eds).Computational Approach to the Lexic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Hatcher.A.An Introduction to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Noun Compounds[J].Word,1960,(16):356-373.
[4]Kussmaul,P.Semantic models and translating[J].Target,
1994,(6):1-13.
[5]Kussmaul.P.Training the Translator[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5.
[6]Kussmaul.P.A cognitive framework for looking at creative
mental processes[A].In M.Olohan(ed.).Intercultural Faultlines: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s Studies I.Textual and Cognitive Aspects[C].Manchester:St.Jerome,2000a:57-71.
[7]Kussmaul.P.Types of creative translating[A].In A.Chesterman,
N.Gallardo & Y.Gambier(eds.).Translation in Context:Selected Contributions from the EST Congress,Granada,1998[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0b:117-126.
[8]Kussmaul,P.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J].Meta,
2005,50:378-391.
[9]Rojo,Ana.Applying frame semantics to translation:
A practical example[J].Meta,2002a,(47):311-350.
[10]Rojo,Ana.Frame semantics and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J].Babel,2002b,(48):34-77.
[11]Rojo,Ana.A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etonymy-based humor[J].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10):63-83.
[12]Ungerer.&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3]鄧静.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1):66-71.
[14]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广州: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5]龚学胜.现代汉语大辞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6]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7]潘文国.叶步青.韩洋.汉语的构词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萨默斯.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9]宋培杰.现代汉语名——名复合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
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20]王劼.英汉语名名复合结构构词机制对比研究[J].牡丹江大学
学报,2011,(10):81-83.
[21]闻静.浅论认知语言学与翻译之间的关系[J].文学界(理论
版),2012,147-149.
[22]萧立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5):572-575.
[23]许渊冲.宋词三百首:英汉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2006.
[24]轩志峰.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
报,2011,(2):105-110.
[25]周先武,王文斌.英语名名复合词中独立框架与复合框架关系
研究[J].中国外语,2010,(3):36-41.
(朱振琰 李天贤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endprint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