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帅
高校加强反腐信号已经十分明确。在2017年,中央巡视工作及对违纪、腐败问题的强力查处节奏不会停止,而中管高校将是未来被巡视的重点单位
由于高校往往被社会公众视为“象牙塔”的净土,因此大学腐败问题则会得到更多关注。事实上近几年来,高校反腐是教育领域反腐和廉政建设的重点,中纪委、教育部都曾多次就此问题提出要求。比如,早在2014年7月,教育部曾就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约谈了75所直属高校的领导。
今年 1月1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文章《高校反腐决不能失守》,特别指出“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高校是一个重要战场”。2月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上发表文章,强调:“近日公布的(中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上半年要完成对中管高校的巡视,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
高校加强反腐信号已经十分明确。在2017年,中央巡视工作及对违纪、腐败问题的强力查处节奏不会停止,而中管高校将是未来被巡视的重点单位。所谓“中管高校”,就是中央直管高校,是俗称的“副部级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30余所高校在“中管”之列。在强力反腐和风气整顿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腐败问题被暴露出来,一些颇有影响的贪腐案件被相关部门查处,为数不少的高校管理人员受到纪律或者法律的处罚。
仅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纪委就通报了101名被查处的高校领导干部。招生、占用教育科研经费、学术造假、后勤基建往往成为高校腐败的“重灾区”。2014年,高校反腐的力量继续加强,而在这一年,至少有27名高校官员涉及贪腐问题被查,其中包括吉林大学党委常委王冠军,四川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小予,河南警察学院院长毛志斌,齐鲁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同文等“大学官员”。
个别高校领导层出现系列腐败案件,这种状况更加令人触目惊心,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015年11月,中国传媒大学校领导层的违纪案件曾引起不小的影响。从大学的党委书记到副科长,从校办到财务处、后勤处,再到行政科、秘书科,中国传媒大学的8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违规用车、办公“超标”等问题,受到“连锅端”式的处分。其中,学校的党委书记被通报批评,学校的正副校长都被免职。据了解,此前,教育部也曾经三次通报过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但所涉及的人员职位和处罚力度都未超过此次。
2016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勇和张培营,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查。“211”级别的高校的两名副校长同时被查,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积极地进行反思,高校腐败问题解决方案在哪里?今年1月初,由中国社科院科研局、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反腐倡廉蓝皮书》中,专门提到了高校反腐倡廉工作。其中讲到,制度建设仍是“治本”的着力点,应该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预防和惩治并重的反腐败体系。与此同时,应创建、维护良好的廉政风气,高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于高校自身和社会风气的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惩治、预防学术领域的腐败问题,《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已经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建立由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依据本办法完善本校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规则与程序。
而为了在高校招生领域维护廉洁、公正,2016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公开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防止自主招生中出现“掐尖”“小高考”、影响中学教学秩序和权力寻租等问题。要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校内工作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约束,確保自主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高校领导干部若其子女或其他直系亲属报考本校自主招生,须向学校报告并回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