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源 郝英 张楠
凝聚国情成果 共护绿水青山
——黑龙江地理国情监测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亮点聚焦
◎ 周源 郝英 张楠
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的“推进地理国情监测有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要求,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为契机,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原则,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与技术服务“多规合一”战略实施、支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创新地理国情监测应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转型升级及与各相关委、办、厅、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2014年底,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测绘地信局统一部署,黑龙江局选择试点县(市、区),围绕“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基础,梳理“多规”差异,编制空间规划工作底图,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建立一套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评价方法,形成了统一衔接的技术标准,明确了三区三线(三区:即城镇空间、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三线:即城镇发展边界、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分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将三区三线划分与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布局、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
基于试点工作,2015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了《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技术规范与编制导则(试行)》。
当前,该局正在编制《黑龙江省“多规合一”技术方案》,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全省空间规划编制做好准备。截至目前,该局以专家进驻、技术指导、项目合作的形式,已经为全国9个省区、20个市县提供了“多规合一”的技术服务。
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该局在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的同时,2016年,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项目支持下,选择试点区域开展“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课题。参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和其他各行业资料,进行试点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基础性评价,以及部分专项评价工作,初步形成了“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技术指南”,相关成果获得黑龙江省发改委的肯定。2017年,黑龙江局将继续为全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服务。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举措。
2015年,黑龙江局和省环保厅共同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工作,成为我国环保部门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合作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典型案例。通过试点工作,编制形成“黑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规程”,确定了地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路线,规范了红线数据处理、红线划定的技术流程、成果图件编制的内容方法等。
基于红线划定试点工作,2015年9月,与省环保厅共同签署框架合作协议。2016年8月,两厅局联合编制并印发《黑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施方案》,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分体系、数据基础、技术路线等,用于指导开展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与此同时,两厅局还共同完成了《黑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明确了黑龙江省五大生态功能区及13地市生态保护红线区的范围。为全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奠定了基础。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红线区的管控等问题随之而来,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明确。要求加快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从生态系统格局等方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定期开展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地方党委和政府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考核。
● 山青水秀 昵图网/ 供图
早在2015年,依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的内容和指标,选择试点区域,先期开展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对县域考核的基础支撑作用的试验。形成了2012年和2014年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监测成果,真实反映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试验成果对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制度及成效考核机制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服务。
截至2014年底,黑龙江各级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251个,总面积约为805万平方公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保护好这些生态资源至关重要。
2016年,与省环保厅合作启动了全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项目。以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和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应用“3S”等技术,开展了全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界限核准、保护区基础资料清查,形成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张图”、保护区监管平台等系列工作成果。
在开展全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项目的同时,配合省环保厅为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界限调整等提供保障。黑龙江局支撑自然保护区的监管经验正在面向全国自然保护区界限核准等领域推广。
针对审计部门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在自然资源资产领域面临的涉及部门多、测绘遥感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2016年以来,作为黑龙江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积极参与,大力配合,充分发挥地理信息成果丰富、监测技术成熟、人员装备专业等优势,全力以赴为审计试点工作提供支持。
通过多层次座谈、配合省级试点城市离任审计等工作,黑龙江局与省审计厅就合作方式与内容逐步达成共识,逐渐形成完善的实施方案和标准体系,明确了审计现场和黑龙江局后方团队同步开展工作的方式。实际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摸清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服务离任审计方面重点需要解决的四方面问题,以此初步形成测绘地理信息在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审计的技术方法和流程,利用具有权威性、公正性、独立性的基础测绘空间数据、地表覆盖变化提取数据,以及现场空间数据分析结果,配以专业的测绘技术支持,为自然资源资产的变量审计提供了线索和侧重点,极大地提升了审计效率、审计成果与审计目标的指向性。
快速摸清自然资源“家底”,对自然生态空间实施客观、公正、独立的监测,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基础性、公益性服务的大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有必要以“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为手段,借助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客观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第三方的中立性特点,突破现有行业分工设置框架,系统性研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各个环节对于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技术的要求,确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其中的独特地位。力争“形成业务、争取职能”,逐步强化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地位,形成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新业态。
(本文摘编自《中国测绘》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