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林
台风是热带气旋,对广东沿海地区的海事人来说,台风已经并不新鲜了,台风年年有,防台已经成为了广东海事人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今年广东的台风特别多,15级台风“天鸽”、12级台风“帕卡”先后在8月23日,8月27日来袭,既为南粤这片焦热的土地带来了一片甘霖外,又带来了一地的狼藉。
此次双台风肆虐,路径相似,登陆点也相近,江门辖区首当其冲,让江门海事人应接不暇,持续高强度作战。四天内两个台风到来,如此频繁,如此大的考验,也检验出了江门海事局这支队伍的成色,他们是一支会打仗、敢打仗、打胜仗,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的海事雄师。
未雨绸缪忙备战
8月23日至8月27日期间,一连五天,两个强台风“天鸽”、“帕卡”相继肆虐广东,并正面袭击江门。广东省、江门市、广东海事局领导多次提出要求,全力做好防台工作。江门海事局根据《防热带风暴应急预案》先后启动防台风Ⅳ、Ⅲ、Ⅱ、Ⅰ级响应,领导带头靠前指挥、海事人员24小时值守,水上救援力量全天候待命;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分解防台任务、多份紧急通知迅速发往抗台一线、现场与远程点名提醒船舶做好防台措施、科学指导走锚船舶迎抗台风、及时组织救助力量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救援……
台风登陆前夕,江门海事局密切跟踪台风动态,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适时掌握最新气象资料,江门海事局安排领导带班和人员24小时值班,局机关安排轮流值班,各海事处均有处领导带班和实行24小时值班。通过甚高频、电话、短信平台等途径向辖区水上航行、作业、锚泊的交通运输船舶及辖区港航企业、施工作业单位发布台风动态预警信息。台风“天鸽”、“帕卡”期间共发布预警信息31400多条次。
8月22日上午9时,江门海事局局长吴满初宣布启动江门海事局防御台风Ⅳ级应急响应。8月23日上午9时,江门海事局根据《防热带气旋应急预案》,启动预案Ⅰ级响应,全面进入防台最高戒备状态。海巡船随时应急待命,协调辖区大马力拖轮应急待命,全面做好防台工作。
“天鸽”刚过,“帕卡”就来,江门海事人员克服疲劳、麻痹、侥幸心理,发扬连续作战精神 ,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御工作。从8月22日上午9点第一次启动防台Ⅳ级应急响应,到27日下午18点完全关闭防台应急响应,整整5天零9个小时(129个小时),江门海事局全体干部职工都处于防御台风应急響应状态,服务保障船舶进港避风、发布海上通航安全预警、迅速处理船舶走锚失控险情、成功救援遇险人员、积极开展灾后恢复生产。经过全体海事人员努力,“帕卡”登陆期间,保证了江门市水上交通实现零事故、零伤亡。
风雨摇曳生险象
“我从事海事工作二十多年,从没见过如此厉害的台风,‘天鸽是1964年有记录以来登陆珠江口最强台风,堪称五十年一遇。”江门海事局副局长张国安介绍,“天鸽”登陆期间,江门辖区水域银洲湖水域受到较大影响。据悉,银洲湖湖面长26公里,属于珠江西部良好的内河避风塘,周边有高山挡风,口门遮浪条件好,历来是船舶良好的避风水域。台风登陆前夕,由于台风“天鸽”原预报在粤东沿海登陆,大量粤东及附近地区船舶前来银洲湖避风。“天鸽”登陆时,银洲湖水域避风的船舶高达1000多艘(不含渔船),避风船舶密度大,避风船舶的种类多样,既有交通运输船舶,废钢船及港作船舶,正在建造和修理的船舶、游艇等,也有军舰、海警等公务船舶等。
虽然江门海事局早有预防,但无奈“天鸽”威力巨大,正面登陆银洲湖水域时的风力一度达到15级。“天鸽”台风中心横过银洲湖出海航道,登陆时间恰逢农历七月初二天文大潮发生的时间,台风产生的风暴潮和天文大潮叠加,两者合在一起对江门辖区水域船舶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银洲湖水域出现了多起船舶沉没、船舶搁浅事故,成功协调力量救援了18人。“帕卡”期间,江门海事局对在上次风灾中受损的船舶积极处置,提前将失去动力船舶的船员转移到岸上,并加强对辖区停泊的船舶进行引导,辖区水域没出现事故和人员伤亡情况。
“这四十年来,每次遇到台风我们都会选择在银洲湖避风,没想到这次台风,让最好的避风塘变得危机四伏,江面在一瞬间犹如风雨飘摇浪花滔天的海面。”回忆起“天鸽”肆虐期间,船长徐炳候至今仍心有余悸,当时他和船上6名船员,正忙着开拖轮把漂走的浮吊拉回船厂,“没想到台风立刻来到,刮起的浪花甚至一度超过了四五米高的船舱,风雨漫天,伸手不见五指,江面上能见度不足五米。”当时绑在览桩上的浮吊,由于风力作用再次被掀翻刮走,而本来焊在甲板上直径有成人腰围粗的缆桩也直接被强风扯断,徐炳候的拖轮虽然已经抛锚并开机器顶风,但由于风势实在太大,船舶走锚,一直漂了5公里远,惊险万分。每每回忆到当时情况,劫后余生的徐炳候就后怕连连,“15级台风正面袭来持续了1个多小时,我们的船员全部值守在船舱内,有人负责指挥,有人负责开船,有人负责瞭望,在船体颠簸摇曳剧烈、能见度极低、一个螺旋桨被缆绳缠绕失去动力,另一个螺旋桨被缆绳缠绕动力输出只有原来一半的情况下,大家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避免走锚期间碰撞到其他船舶,另一方面又在心里祈祷台风能快点离去保住性命。”
生死时速忙救援
“‘银洲湖拖2‘银洲湖拖2,新会海事呼叫,新会海事呼叫。”
“新会海事 新会海事,我是‘银洲湖拖2,我是‘银洲湖拖2。”
“‘银洲湖拖2‘银洲湖拖2,在你下游5公里处,在建无动力船‘白鹭001触岸搁浅,请你立即前去救援!”
8月23日上午11时,江门海上搜救分中心接报,江门市海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在建游艇“白鹭001”轮受台风影响漂离船厂,在虎跳门水道南门大桥上游3公里处斗门岸搁浅,台风步步逼近,水面风高浪急,船舶随时有倾覆的危险,船上有9名人员,情况十分危急。海事呼叫“银洲湖拖2”后,指导该轮立即前去救援“白鹭001”。在大家的全力救助下,船上9人赶在风暴再次来临前,全部上岸脱离危险。endprint
上述的应急救援工作只是8月23日“天鸽”来袭时,江门海事局全体海事人员忙碌应急救援的一个缩影。“由于台风风力过大,我们的海巡船马力小、抗风等级低,所以海事人员在台风登陆期间必须协调好各方救援力量。”江门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莫益浪回忆道,当天江门海事局指挥中心的值班电话声此起彼伏,“接听电话-远程协作引导自救-汇报情况-调动力量救援”十多个工作人员忙得汗流浃背,“以前的台风求救电话虽然也多,但并不夸张,而‘天鸽期间,单是8月23日,我们就接到了超过80个报警电话。”
8月23日下午3点,台风“天鸽”刚扫过银洲湖不久,一条长85米、4850总吨的在建多用途船,受强风影响从银洲湖畔航通造船公司码头以约5节船速向上游漂了近10公里。“该船是在建的船舶,既没有船员,也没动力。”江门新会海事处处长廖永洪告诉记者,为了紧急迫停该船舶,新会海事处一方面联系停靠在新会新港的“江港拖2”前往支援,一方面派出经验丰富的“老海事”徐雪明带领海巡船立即支援。
短短2分钟时间,“江港拖2”便已奔赴現场,同时新会海事处的海巡船也马上出动。“我们乘船加速赶上那条船后,刚开始想用拖轮把船直接顶推到岸边防止继续漂移,但是船体实在太大了,试了30分钟,船还是没效果。”由于船舶漂移的位置距离上游(当时为涨潮期,河水向上游流动)深茂高铁潭江特大桥已经不到500米,徐雪明非常紧张,于是冒险联系拖轮安排船员跳上大船系缆,将大船和拖轮绑在一起,然后顺水斜向前往岸边拖带,终于迫使大船停稳。而此时,大船距离深茂高铁潭江特大桥仅有200米,场面非常惊险。
据悉,为能及时对辖区水域进行救援,双台风登陆期间,江门海事局所属船艇、车辆、人员全部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坚持24小时值守无间断,密切关注台风最新动态,江门海上搜救分中心启动搜救应急响应,按照以人为本理念立即协调指挥附近部署的应急力量冒着12级以上的强台风和暴雨前往相关水域寻找失联人员。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同时积极协调船舶力量、地方政府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开展地毯式搜寻。
争分夺秒忙排险
刚战“天鸽”,又斗“帕卡”,连续两个台风先后以相同路径登陆。“第一个台风的救援善后工作还没做完,就要马上应对第二个台风的挑战,于是我们只能把重点区域、危险区域的险情处理完,与时间赛跑。”江门海事局副局长张国安介绍,8月26日中午12时,江门银洲湖崖门大桥水域,北海籍货船“金海661”受“天鸽”影响,被吹搁浅在崖门大桥下,船尾直接“卡”在大桥底桥两个桥墩之间,情况非常紧急。“该船宽16.3米,距离两侧桥墩只有7米左右的距离,若这个船没有脱浅,‘帕卡来了将对崖门大桥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张国安介绍,以往在处理此类情况,需要经过专家论证,方案审核等,至少要15天时间才能完成,而由于“帕卡”在南海蓄势而来,情况紧急,所以海事局派遣最有经验的救援力量,仅用了2天的时间便成功帮助“金海661”脱浅。
8月26日下午5点,因台风“天鸽”影响受损而搁浅在新会银洲湖的“桂平飞达5678”上的4名船员,乘坐“海巡09438”抵达江门海事局海事监管基地码头,赶在台风“帕卡”来临前,成功平安转移。“没想到下一个台风来得这么快!”该船船长告诉记者:“我们船因为搁浅受损,没有动力,也没电没水,当时很是着急,感谢江门海事局,让我们赶在第二个‘帕卡来临前脱险。”
临危受命有担当
双台风来袭期间,江门海事局吴满初局长现场指挥搜救行动,共协调出动“海巡09428”、“中国渔政44219”、“中国海关872”等7艘公务船舶以及“银洲湖拖1”、“银洲湖拖2”、“江港拖2”等9艘社会船舶。由于江门市缺乏大马力拖轮,所以台风期间的很多现场救援工作都落在社会力量身上。其中“江港拖2”在救援期间,其螺旋桨被碍航物撞坏,至今仍在等待维修。
“这些公司临危受命,很有担当,确实让人感动。”张国安如此说道。8月29日下午,张国安代表江门海上搜救分中心,慰问了参与台风期间参与救援工作的“银洲湖拖2”、“江港拖2”全体船员,并送出感谢信,感谢他们在双台风期间的救援工作,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