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池羽(青彦文学社社员,双峰一中555班)
让明月永驻心间
文/熊池羽(青彦文学社社员,双峰一中555班)
有这样一幅画面总是令人难忘:北海茫茫,天地寂寥,一尊如雪般的身影,在大漠深处孤独伫立。他的身边,只有羊群、破毡和一根退尽了穗须的汉节。
十九年,苏武牧羊,流离异乡,守望住了“不辱国命”的民族气节,守望住了信仰铸就的铮铮傲骨。苏武的守望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坚守。人生的洪流汹涌激荡,我们在守望觅得方向。
思及西南联大,不由热血沸腾。它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与抗战相始终,前后存在了八年多,却一度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这与内心的守望脱不了关系。
当时,大批学者、学生,带着真挚的爱国之情和救国使命离开古都,开赴西南。在被日军摧毁的断壁残垣前,联大师生精神不倒,用生命书写了一个个感动千古的故事。闻一多、陈寅恪等许多著名教授不复清华北大时期的优雅,破衣烂衫者比比可见,他们宁可忍饥受冻,也不当亡国奴,以人格诠释了什么是“气节”,什么是教育救国、知识救国,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历史担当。
而当时的政府军中,一个排只有一条毛巾,前线战士每人一顶钢盔都保证不了,却坚持学校不停课,教师不减薪,后方学校必须无条件接收沦陷区的流亡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艰难的抗战岁月,再苦不能苦教育!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危急存亡之际对教育事业的不离不弃!而这份坚守,也在往后的岁月中得以悉数奉还,八年间联大学生中,诺奖获得者、“两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者比比皆是。这些仁人志士为战后中国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守望内心,方得始终。悲天悯人,天下大同。犹记《麦田守望者》中的一段独白:“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德国商人约翰·拉贝大抵就是如此罢: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金陵大学教授、医生和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
当日本法西斯的屠刀日渐疯狂,金陵古城陷入白色恐怖,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所内收容了数以百计的中国难民,与日军斗智斗勇,与日本领事反复交涉、抗议,阻止日军的侵犯和屠杀,拯救了25万中国平民。
他救的不仅是生命,更是捍卫了人生而为人的真理和尊严:“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恰似墨子竭尽全力阻止楚王攻宋,守护“兼相爱”的思想,展望“爱无差等”的非功利社会;恰似辛德勒散尽家财解救纳粹虎口中的犹太人,守护良知,以求心安;恰似白求恩不远万里奔赴晋察冀边区行医,守护共产主义理想,祈望世界和平。
守望者们“捉住”那些在“悬崖边”的人,将他们从绝境中拯救,归还他们人的价值与尊严,给予他们生的希望与力量。守望,让世界充满爱。守望一座城池,因为城中红颜百媚生;守望一畦水塘,因为塘中鱼戏莲叶间;守望一片大海,因为海上明月共潮生。
正是因为有了守望,我们内心的明月永远明亮,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如常春藤般盘踞在心,经久不衰。
写作缘由
看到社会上不少新闻,部分中学生少年老成,急于功利,心有感慨。我们的努力是为了什么?为了出发,为了到达,但一定不能忘了自己的初心,不能失去了那一份坚守。
我手写我心,我只想做一个纯粹的高中生,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