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共创的智慧》:不加以控制,人工智能还真可能“造反”
作者:戴汝为(师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长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科学、思维科学、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方面研究工作。)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内容简介:作者戴汝为以科学家的视野和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少年儿童讲述关于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电脑与人脑的结合、人工智能的现状、人工智能的一些成就、系统与环境、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等。旨在开启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并为他们解读我国科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种种壮举。
第六章 智能机器人的兴起
人类已经开发出的智能技术几乎能够感知环境中的一切:光线、声音、压力、温度、运动,甚至气味,有些传感器还能够帮助机器人管家确定自己的位置。其实,我们的起居室已经用到了某些复杂的技术:Kinect是微软开发的适用于Xbox 的游戏操纵盘,它结合摄像头和软件来扫描整个房间并建立3D 影像,能辨别何处有何物体以及移动中的人的特征。这个装置提供了精妙的动作传感器,成了机器人技术研究者和爱好者的福音。美国iRobot 公司将此项技术应用于Ava 机器人,Ava 是一种遥控电话会议机器人。谷歌公司与其合作,将它的绘图、声音、言语、图像和面部识别技术运用到机器人身上。但是直至如今,某些传感技术仍然存在棘手的问题。比如,语音识别,虽然该技术在当今商业计算机行业很寻常,但实话说,目前的语音识别技术并不是做到了万无一失。
从2011 年起,语音助手Siri 就成了苹果手机的一大特色,它能够连接你的音乐、访问联系人、发送信息、安排约会,甚至通过你发出的语音口令浏览网站。但是,Siri无法辨识带口音的语音和嘈杂的声音,也无法理解单词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的指令。为了避免混淆,机器人管家还需要做到理解人类的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常用的交流方式。
比如,iRobot 公司的Roomba真空吸尘机器人在2002 年就已问世。这个扁平的圆形机器人虽然并不高效,经常重复清扫同一个地方,但它能够避开障碍物,彻底清洁地板,而它的主人可以坐在一旁看书,只要最后倒一下垃圾就行了。
集群机器人技术尚处起步阶段,但在未来10年内,世界上的很多家庭很有可能拥有至少一个家用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在2012年到2015年间售出了1560万个私人服务机器人。据2007年统计,日本使用了世界上40%的机器人。日本政府已经公布其设想,要在2025年将自主服务机器人用于照顾老人。未来会是一个像电影中描述的一样的智能社会吗?我们人类一直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1
Q:机器人会不会出故障?如果出故障了,一般人不会修理怎么办?特别是用来照顾老人的。
——廖锦豪 (明德华兴中学1709班)
A:不论是什么机器人,出故障是可能的。如果是小故障,可以参考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自己处理。如果自己处理不了的故障,可以找机器人的售后进行维修。
2
Q:人工智能如果太过先进,会不会出现反人类思想?有没有办法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保证人类的主导地位?
——谈沐阳(长郡月亮岛学校C1504班)
A:如果不加控制,是会出现反人类的机器人。例如谷歌、Facebook 等公司都在积极主动研发智能的“学习型”机器。未来这类机器的出现有可能会超越人类的控制。但是这也是可控的,只要研究者在设计智能算法时加上一定的限制,就可以让机器的反人类思维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其次,我们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先天植入有关控制信息(如以“道德律令”的形式),从而也可以从一开始就对人工智能加以控制。
3
Q:智能机器人将来会服务于人们的各个方面并取代工人吗?我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受限于哪些因素?
——段浩哲(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初1604班)
A:基本上可以说,人可以制造出机器人代替人的工作,尤其是危险性的工作,或者人无法顾及的一些事情。
我国的机器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整体科研水果仍然滞后,核心零部件技术含量低,特别是在制造工艺与整套装备方面,缺乏高精密、高速与高效的减速机、伺服电动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这就导致了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此外,国内生产的机器人在可靠性、精度和稳定性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4
Q:机器人可以代替警察执法吗?他们会有人类一样的情绪、感情吗?
——彭宏洋(长郡月亮岛学校C1504班)
A:某些常规的情况可以替代,例如在规定的范围停车。但是复杂问题还是需要人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比如复杂的交通事故,机器人可能很难处理。机器人可以有情感,机器人可以具有愉快、悲伤、愤怒等情感,这些技术都已经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