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中
书为大众写艺为时代用———读赵望进的书法
董大中
我不懂书法,也没有学过书法理论,通常不敢说什么。读赵望进书法作品,却不能不说。望进是我四十多年的老友,他那一手隶字既有功夫又有特色,早就深入我心。读过他的作品集,也看过展览,最近其作品作为《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赵望进》的一本出版,我又得读。观摩既久,又有些想法,就不揣浅陋,写几点感想。
看到本文的题目,可能有人觉得陈旧。其实,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拷问的:你作为一个艺术家,是为个人还是为社会、为民众?赵望进说:“让书法走出展厅,走进名胜,走进企业,走进百姓家,走进课堂,成为永不撤销的展品。”望进这类事很多。太原文瀛公园位于市中心,原来叫儿童公园,是孩子们集中的地方,为教育孩子,望进作隶书《蒙学千字铭》,刻石于园内;为迎接奥运在中国举行,他跟楹联家合作,为七十多名中国冠军写嵌名联,在全国巡展;为配合反腐运动,跟有关部门合作,他主要策划在太原市玉门河公园建廉政文化长廊,镌刻了二十多副古今有名的廉洁自律对联;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开业,他写铭文;创办《小学生习字报》,推广祖国语言文字,并跟省电台合办节目,在直播室为小学生解答习字中的问题……把书法送到人群聚居的地方,使书法社会化、大众化,让它发挥最大的功效,望进做到了,也应该是艺术家们的共同方向。
把书法艺术交给社会,交给民众,有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地方。书法艺术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它是由汉字的特点造成的。汉字是音节文字,既非拼音,又非象形。五四以来,人们都说汉字落后,要用拼音文字代替,三十年代有人制定了国语罗马字的方案,一些报纸曾经使用。近年来电脑的发展证明以前的认识错了。汉字是汉语的书面形式。汉语和汉字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极其伟大的作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它三个,创造那个文明的民族早就不存在了,唯独我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古代文明,而且一直伴随着它延续下来,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这是汉语和汉字的功劳。胡适说:“‘方块字’是维系我中华民族两千年来大一统的最大功臣;是我们‘分久必合’的最大能源……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适得其反。他们教育愈发达,则方言愈流行;方言愈流行,则政治愈分裂。这就是今日白鬼种族繁多之所以然也。这也就是两种不同文字‘偶然’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发生不同的‘必然’后果!”这是从语言和文字两方面说。另一杰出学者、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卫聚贤从文字角度说:“中国的方言也不少,中国人和中国人见了面,在语言不通时,就用笔把文字写出来作为‘笔谈’,彼此就知道。这就是中国人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原因。”“中国的楷书已有一千七、八百年历史,过去的文字,现在的中国人都读得通。”胡适和卫聚贤的这一思想十分可贵。
汉语和汉字具有如此伟大的功绩,可是许多人并不清楚。其所以如此,主要在过去认识不够,胡适等人的说法仅停留在少数人中,更少广泛宣传。现在我们要大力宣传这一点。今天把书法艺术推向广大群众,就是最好的宣传。要让人们认识到,热爱汉字、尊重汉字、保护汉字就是保护我们这个民族,保护和发扬我们的五千年文明。这是艺术跟民众、跟时代的真正结合。
书法究竟算一种什么艺术,它的特点何在?有称书法是纯粹的形式艺术,有称书法为新兴抒情艺术。文学是人学,这是人们常说的。扩而大之,也可以说艺术是人学,因为不论何种艺术,都是表现人和人的生活的。细细想来,这样说仍觉笼统,因为不同形式的艺术所表现的人生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小说表现人的日常生活多一点也细一点;诗歌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戏剧表现人的命运和感情,它那激烈的冲突常常会引起观众巨大的感情震动。同样道理,舞蹈是表现人的形体和姿势的,音乐是表现节奏和韵律的,绘画是表现线条和色彩的。那么书法呢?
书法作品,其所书写的内容不计,只就书艺本身所呈现的艺术形态而言,我们从书法作品看到的,不是人的生存状态,不是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抒发,不是人的悲欢离合的命运曲折,也不是大至宇宙、小至个体的客观世界的具体样子,而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人的精神状态,人的气质。有人评东晋宰辅王导的字“令人望字而见其风采”,就是其人性、气质的表现。人常说,字如其人。这人,不是指其高矮肥瘦,脸黑脸白,而是精神面貌、性格特征。毛泽东写字能大起大落,笔画长短不拘,粗细不拘,常常会突破一般规格,显示了一种领袖风度。哪人循规蹈矩、思想保守,哪人性情软弱或者圆滑,哪人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干,大都可以从其书法上看得出来。就这点说,书法跟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相去较远,而跟音乐、雕塑、舞蹈有相近似之处。比较起来,书法跟音乐的相通之处更多一些。绘画的节奏是横的,具有较多的空间因素,而书法和音乐的节奏属于时间,是随创作的过程而逐渐显现的。音乐显示的是旋律和节奏,书法显示的是气势和气质。
这一点,我是从读赵望进书法作品中体会到的。从最初读望进隶字起,我就感到望进有一股硬气,是个坚强有力的人。我自己喜欢魏碑而不喜柳体,就因为它们有刚柔硬软的不同。望进的隶字,结构独特,笔画坚硬、直挺,开合有力。这次读望进新出的《书法集》,更有深刻体会。望进的字,特别是隶字、篆字,都可说是钢骨铁筋,以刚帅柔。字的笔画是刚是柔,跟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望进多次写到“身凝铁石坚”一类字眼。《学书感言》之七云:“气结秦汉韵,身凝铁石坚。”之八云:“铁线贵自然。”自作诗《咏梅》:“铁骨千枝傲……”《咏竹》:“有花春不老,惟竹志弥坚……”《晋祠周柏咏》四扇屏“曾擎铁膂连天碧”。这里有四个“铁”字,两个“坚”字,还有“石”“竹”“骨”一类硬性之物。再如《姚奠中百岁寿诞百言颂》中的“铁骨铮铮”,这是写姚奠中,也是写作者。也许是这类词语无意间凑到一起,但它所体现的精神状态,早已潜藏在作者的意念之中,随时会流露出来。有人有脂粉气,有人有金石气,有人的字像患了软骨病。望进书法中金石气重,就在于它是作者坚强性格的表现。
说书法是“纯粹的形式艺术”也好,是“新兴抒情艺术”也好,我总觉隔着一层,不能中的。我以为,在所有艺术形式中,作品跟其创作主体的关系,书法最为密切,它表现人的气质最为有力。简直可以说,书法是表现人的气质的艺术,是对人的气质的审美。赵望进书法是其个人气质的最完美表现。
我理想中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突出的特点,在长项里向顶峰攀登,做到无人能及,又在自己的领域里做个多面手,哪一样都能拿得起来,做到丰富多彩。研究学问,这也是应该达到的境界。望进最初主要写隶字,八十年代后期谋求多样化,有一次相见,他竟向水墨画进军了。展开这本《书法集》,可真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多体书法,样样精妙,令人可喜。
隶书依然是望进书法艺术中的翘楚。历代的隶书,多以扁取胜,横长而直短。望进打破常规,结构独特,接近方正。有的字像飞,有的字像在抖擞精神,有的字像擦亮眼睛,准备奋力一搏,看字,就像看人体,气质就从人体中来。是直立的人,不是弯腰驼背的人。甲骨文、金文是较难表现各人特色的,望进的金文却很有特色,并且最有创意。写金文,以隶书起笔入手,如“中”的一竖,起笔跟一般甲骨文、金文不同,刀刻的甲骨文不能像笔写的起笔,是由细到粗的。隶书肃穆,金文厚重。望进能把隶书的一些特点用在金文上,把金文的一些特点用在隶书上。隶书融进篆意,篆书融进隶意。书文天祥《正气歌》,是望进隶书入篆的一个好例。望进的金文书法告诉我们,甲骨文和金文不必像拓片那样逼真,而是可以创造出多种写法,多种风格,使艺术的金文比原生态的金文更高,更有艺术性,更具有感染力。望进的草书,这次是头次见。《学书感言》有“隶书求变化,草书走龙蛇”“狂放作大草,振翮欣远翔”等语,这已不是理想,而是成为现实,既有凝重规整的隶书,又有灵动如飞的狂草,两极相映,动静结合。
在书法艺术上,技术是重要的,但技术只是“器”,为“神”所用。在我看来,书法是技术和气质相结合的产物,气质为魂,技术是手段。望进有些急就章,如《观沈鹏作草》,发于深心,大气磅薄,一气呵成。古人论书法有“妍质之辩”,有人爱妍而薄质,有人重质而轻妍,都是不对的。望进两者都重,以气质为帅。艺术创作,最需要一种平和的气氛。无需刻意为之,保持心气平和,不激不厉,不疾不徐,则自然天成,望进正是这样。《学书感言》之三“至妙起波澜”,望进已达到“妙”境,正在进一步飞升。
人们常把书画并称,这两者在创作上,确有许多相通之处。望进这本《书法集》收入几幅绘画作品,或把绘画置于背景上,以书法为主。还有自作诗,自作诗大大多于写他人名句,显出作者不凡的文学才能。这都为本书增色不少,留给我极深印象。《咏梅》《咏竹》《咏荷》等幅,用常见题目,表现自己独特感受,静中有强烈动感。《葫芦》《紫藤》《牵牛花》《丝瓜》极富生活情趣,诗、书、画皆妙,构思如神来之笔,堪称绝品,我甚爱之。几幅中,都有几个重叠词,念起来既有缠绵之妙,又有强烈的节奏感。如《葫芦》:“拉拉扯扯到深秋,大大小小挂枝头,若问心心装个甚,剖开肚肚籽籽稠。”读来令人难抑喜悦之情。
我可能有些眼高,许多名家书法,都不太喜欢。读望进这本《书法集》,我有许多感慨。以上所说,可称门外弄斧,有不妥处,可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