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外国人声音传播真实中国形象

2017-10-09 19:38冯羽
对外传播 2017年8期
关键词:外国人环球时报微信

冯羽

《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编辑部于今年4月制作了中英文双语短视频《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China is one of the saf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现象级传播效应。视频采用街头英文采访在华外国人的形式,请外国人结合自己的切身经验,对比中国和他们的祖国的安全程度。视频也不避讳就“在中国最危险的经历是什么”提问,请他们讲述所经历过的最危险的经历,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中国的确很安全的结论。

本文将回顾该视频从选题策划到采访、编辑制作的全过程,考察最后达到的传播效果,旨在用这个实战案例来探究新闻从业人员如何接地气地操作,以小成本小团队制作来有效提升国际传播力。

一、选题源起

环球时报社有一个微信群“全媒体——报题平台”,平台中的一百多位成员就职于环球时报社旗下中文版、英文版、环球网、新媒体部和《生命时报》等各单位。这个平台以24小时不停歇状态汇总全球热门话题,预告相关部门会做什么选题,以及如何做,也会有成员把已经实施的有启发性意义的选题的传播效果分享到群里,供大家参考。可以说,这种对于专业业务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环球时报》刊载的文章在国内外影响力一直比较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7年3月27日报题平台有同事说在英语世界最大的SNS问答平台Quora 上有个话题引发了欧美网民的热议,那就是“中国到底有多安全?”,这个问题收到了一百多个答案,其中不乏阅读量超过百万,大几十万的“爆帖”和“热帖”。在Quora上,世界各地的网友对中国的治安环境几乎就是压倒性地赞不绝口。

基于此,《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于3月28日刊登了《这件中国人自己没感觉的事,老外却在激动地点赞!》一文。虽然事后这篇文章达到了阅读量10万加的传播效应,也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全文转发,更是瞬间10万加。但是在选题过程中,编辑记者也不确定中国在外国人心目中到底是不是一个安全的国家。同时大家还有一种疑虑:中国人自己是否能对外国人这样盛赞中国安全有高度认同感。

这个热议话题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编辑部从2017年初开始转型视频尝试,以“歪果仁在中国”为栏目品牌,在上海街头巷尾采访外国人,最后以中英文双语形式推出有较强时效性和话题性的短视频。话题涉及中国形象、中国印象、中华美食、中国传统文化、影视热播、中外思想差异、文化碰撞头脑风暴、中国人话语表达和时事热议等等。

如果有一个视频能让外国人对着镜头讲述这个“中国治安环境”话题,是否能比文字达到更加直观和真实的传播效应呢?想到就做,笔者组织了一位摄像、一位在我社实习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瑞士籍硕士研究生一起进行街采,这个三人团队在3月30日下午完成了采访。

二、采访现场

我们为这场采访设计了五个开放式问题,以避免引导受访者,并以提问自由回答的形式,倾听他们真实的声音,结论会随着他们答案的汇总而自然得出。同时,请受访者讲述自己经历的形式亦有助于独特故事的分享,每个故事的个性化更容易吸引大家继续观看节目。

三人团队在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附近人流较大的静安寺地铁站和静安公园进行了拦截式采访,没有任何一个被采访对象是事先认识或者安排的,我们真实记录了他们的声音和感受。采访对象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俄罗斯、德国、比利时、塞浦路斯、克罗地亚、博茨瓦纳和加拿大等10个国家。

对于第一个问题(“你觉得中国安全吗?”),受访者众口一词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Yes”);第二个问题(“和你的祖国比,中国有多安全?”)的答案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中国比自己的国家安全,要么就是中国和他们自己的国家一样安全;在回答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你觉得中国安全?”)时,受访者觉得中国安全是出于以下原因:中国治安警察、摄像头、民众的文明、国家的禁枪政策等;第四个问题(“你在中国最危险的经历是什么?”)的答案多多少少超乎我们的想象,大多数被采访者在中国最危险的经历竟然与骑电动车和自行车或者开车时的经历有关。这或许也给我们的交通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有必要正视中国人不文明行车现象,痛下措施改进。第五个问题(“你这辈子最危险的经历是什么?”)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门,各种惊险。

有一个花絮是,来自博茨瓦纳的女孩受访时称,她在中国最危险的遭遇是小提琴被偷,但是在警察的帮助下,乐器失而复得。互动平台上有网友看到这个回答时难掩嘲讽之语气,觉得警察很重视外国人的报案,而对于国人却不够尽力。但是这种嘲讽随着这个博茨瓦纳女孩在第五个提问(“你这辈子最危险的经历是什么?”)的回答中消退。女孩在镜头前平静地叙述了她此生遭遇的最危险经历,就是在自己国家被入室抢劫的武装人员劫持为人质,以威胁她的父母。父母在歹徒暴力攻击孩子时,只能交出家里所有值钱物品以求家人平安。这对于在和平环境中成长的国人来说,在听到战乱不断的他国民众有如此遭遇时,虽不能感同身受,却无疑能更加珍惜目前国泰民安的大环境。

随着一下午的街采结束,”中国是否安全“这个问题有了很清晰明了的答案。

三、剪輯制作

由于编辑部人手紧缺,笔者安排了瑞士实习生试着对这个视频做后期编辑。可以很坦诚和自信地说,从一开始,编辑部就没有任何预设。对于所有被采访对象,视频把能用的采访素材都用到了最终版本里面。笔者没有对任何所谓不利于我国形象的内容进行剪切或删除,因为所有被采访对象的确都是自发地认为中国是一个安全的国家。笔者没有对实习生做任何授意,只是要求她简练地把视频剪切出来。

实习生大概花了一周时间剪辑了一个四分钟不到的视频。她自己设定了转场效果、背景音乐以及片尾格式。笔者审核了一下这个版本,觉得她基本真实地呈现了这次采访,因为整个团队在视频编辑方面都是新手,大家也没有更多经验能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中国同事协助给英文采访视频配上了中文字幕,以达到双语学习、多语种传播的效果。预览过的同事都觉得这个视频节奏紧凑、音乐灵动,相比团队之前做的视频,画面效果更好一点。但是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个视频事后能引发那么大的反响。endprint

四、傳播效果

这个视频于2017年4月11日傍晚首发于上海编辑部的新浪微博官方账号“环球时报英文上海版”,一小时后《环球时报》中文版官方微博转发。借助中文版官方微博强大的粉丝基础和影响力,该视频接下来被各加V认证大号转发。以“这里是美国”微博账号转发为例,该视频达到2900多次转发,吸引超过4000人次评论。新浪微博上从我们公号出去的该视频播放量达到650万次。人民日报微博也重新发布了我们的视频,点击量超过350万。仅这两个出处,视频传播数量就达到千万级。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英文版”于4月12日发布了该视频,《环球时报》、环球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跟进转发,使得在腾讯视频的账号后台显示该视频播放量达300万次。《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也要求开启双勾白名单功能,并于4月13日发布头条微信。一周不到,《人民日报》微信后台显示的阅读量达到100万左右。

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基本国内所有拥有视频频道的媒体和平台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全部转发或者部分截取了该视频。该视频在微博微信中以正规合乎知识产权的播放量就达到2000万级别,而那些对原视频掐头去尾的盗版发布渠道累计达到的传播量也不下千万。对于这种盗版行径,笔者苦笑说,像本单位这种完全透明的以内容传播为主的小账号,能被各大号盗版也是一种荣幸。以前自己也认为出了不少精品,可是没人传播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局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备受年轻人青睐的互动性平台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上,截止到7月25日,该视频在官方的“歪果仁在中国”栏目内的播放量达到了74万。弹幕3600多条,引发评论4300多条。这说明该视频不仅受到了传统中老年读者的认同,也受到了90后甚至00后的关注。B站这一平台因为向观众开放互动式弹幕而颇受国内外年轻一代观众的喜爱。在相对宽松的审查环境中,观众可以对任何视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可以是吐槽也可以是盛赞,当然也存在比较极端的不文明或者谩骂的言论。另有一点也值得提出的是,笔者经与B站内部人员沟通了解到,B站注册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境外用户也达到了10%左右的比例。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的视频在B站上颇受年轻观众的认同。3600多条弹幕和4300的评论中多数是对中国安全的认同。观众在弹幕和评论区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有互怼也有呼应,但是绝大多数观众认同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个观点。B站上该视频目前置顶收到2980枚赞的热门评论如下:中国不是最混乱的国家 、中国也不是最安全的国家、中国还在成长,不要打击他、中国还在成长,不要溺爱他。这些网友自发表达和参与的评论或许就代表了中国年轻一代对于中国政治的关心,代表了他们的心声。

而另一方面,从6月初开始,在包括公交车和地铁在内的上海各公共交通的移动电视播出系统上,该视频片段被滚动播出。该视频被上海市公安局选中做进了《警民直通车》节目,该节目素材又被公交移动电视节目选中播出。这种传播效果也是作者和同事们意想不到的。该视频不仅在国内各平台投放,也同步上传到了外国人的视频交流分享平台YouTube上面。除了我们自己的账号上传,也有一些喜爱这个内容的外国人自发地将这个视频上传到他们的Facebook和Twitter账号,达到了进一步传播的效果。

五、结语

该视频是《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编辑部在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从平面媒体向视频媒体转型的一次尝试,这也是很多中国传统媒体正在经历的阵痛。新闻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到客观真实地传播中国好声音、讲述中国好故事。英文类媒体因为肩负着外宣使命,要在非母语的背景下争取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

对于每天发布的新闻报道,业内有时会自嘲道:“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这是一种失败传播的悲哀,必须引起从业者高度警惕和重视,要正视问题的根源,想尽一切办法扭转局面。

中国的角角落落因为这样那样的魅力吸引着大量的外国人前来,他们有各种各样喜欢中国的理由。作为局外人,在某些方面他们甚至比我们中国人有更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如何请这些对中国有所了解的外国人来讲述中国故事,是我们媒体人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对于涉外或者外国人强烈关注的涉华议题,我们在采访中要尽量采用适合外国人阅读和观看习惯的话语体系,更开放更自然真实地请他们参与进来,而不是自以为是地邀请他们来表演,这样才能真正接地气,达到传播效果。

在此次视频的制作过程中,笔者请外国实习生就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的选题参与采访编辑的做法给同行的启发是,有助于避免脸谱化,在街头随机邀请普通外国人参与到同类话题的传播链中,是真实的、接地气的尝试,能被更多受众接受。事后这些视频的发布链接也都传给了相关外国受访者,他们看到自己真实的声音被采纳发布,也乐意做传播。这种积少成多的口口相传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也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

还有一个启发就是,并非所有传播效果好的作品都是大成本大制作。效果和成本没有必然的正比例关系。踏实认真地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注重细节,不经意间也能产出精品佳作。媒体人不应过分纠结于当下大环境不景气、资金人手不足等现状,重视新媒体背景下年轻人爱传播的优势,以匠人心态做出有影响力的作品还是很现实的。中国不缺好故事,而是缺少讲述好故事的好方法。

中国好声音好故事,不是定制给外国人看的,只有首先得到国内大众的喜爱和接受,才能打动外国人的心。好东西应该是全球通用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国人环球时报微信
外国人学汉字
外国人
微信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微信
微信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外国人排“毒”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