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丹寨

2017-10-09 17:34王薇
环球人文地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蚩尤石桥图腾

王薇

“云上丹寨”不止如梦景致惊艳世人,这里还流传着古老的蚩尤节祭祀仪式,它以祖先蚩尤崇拜为核心,兼具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在全国独一无二。

丹寨麻鸟村是锦鸡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后的鸟图腾部落,电影《云上太阳》中,受到村民帮助的法国女主人公波琳说:“锦鸡就是你们的上帝。”

石桥村被誉为“中国国纸之乡”,纸张经过搅、抄、沾、晒,再吸一点山中的清风,一张张花草纸就出炉了,之后摊开来在悬崖下晾晒,散发出自然的原始芳香。

“锦鸡为你飞起来,彩云为你飘过来,绵延不绝的山脉,故事在笔墨之外;铜鼓为你敲起来,月亮为你停下来,歌声美妙如天籁,你怎么说离开……穿过茫茫的人海,满山杜鹃等你来,你会爱上云水之间,美丽的丹寨。”一首《云上丹寨》谱写了丹寨人孙红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赞叹。

丹寨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有人说丹寨是地球最后的鸟图腾部落,是锦鸡飞舞的故乡,是千年遗存古法造纸的村落,是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的宝地,是淳朴热情、多彩多姿的民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而我要说,丹寨是遗落在云端的稀世明珠。

云上丹寨的诗意栖居蚩尤节蕴藏千年文化密码

因为长期研究、拍摄传统村落,丹寨的传统村落麻鸟村进入了我的视野。从丹寨县出发,乘坐去往镇上的长途大巴,一路九曲回转,前方每隔七八米就会出现一个130多度的大转弯,若是要算究竟有多少道弯,恐怕说99道也不为过。

由于前一晚下了一场瓢泼大雨,所以次日一早赶往麻鸟村时,沿途云雾缭绕,满目葱茏。到达麻鸟村,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云雾轻轻地流淌在村寨中,仿佛在饱含深情地抚摸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不远处的梯田“层层叠叠上远山,蜿蜒逶迤绕云间”;在山崖上和农田边,一幢幢令人称奇的杆拦式吊脚木楼时隐时现,鸟儿在云端嬉戏、飞舞……千年来,丹寨人都在这里过着诗意的栖居生活。此时,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云上丹寨”之说。

眼前美如幻梦的明丽景致,让人很难联想到苗族苦难的迁移史,然而,史诗般的苗族古歌和苗族贾理(即哲理、真理)就穿行、回荡在大山与村寨之间。澳大利亚著名的史学家格迪斯在《山地民族》一书中说:“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苗族作家南往耶也写道:“苗族是一个不断被驱赶甚至被消灭的民族,但他们一直没有对生命和祖先的放弃,自五千年前开始,跋山涉水,经历千难万苦,从中原迁徙到云贵高原以及世界各地,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故乡,用血泪养育古歌和神话。他们没有怨恨,把悬崖峭壁当做家园,把梯田依山而建,他们始终虔诚地信仰万物,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丹寨这支被称为“嘎闹”的苗族,世世代代和大山生活在一起,他们认为山是祖先的身体,田是祖先的脊背,泥是祖先的血肉,水是祖先的汗和泪。这支苗族还是蚩尤的后裔。蚩尤,中国上古神话中九黎氏族部落的首领,与炎、黄二帝并称“中华三大始祖”,他骁勇善战,被奉为兵主战神,也是现在各地苗族认同的祖先。数千年前,蚩尤在黄河战败,被迫率领族群离开故土,其中大部分族群定居在贵州的深山里,所以贵州各地的苗族文化,其实都是蚩尤后裔的文化。

《丹寨与蚩尤》一书中记载:丹寨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有苗、汉、水、布依族等18个少数民族,蚩尤也是这18个少数民族公认的祖先。因此,如果加上丹寨其他少数民族在内,丹寨可谓垄断了蚩尤后裔的文化,而丹寨神圣庄严的蚩尤节,就是蕴藏着蚩尤后裔千年文化的密码。

蚩尤节是苗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它是苗族子孙追寻祖先记忆、回溯生命历程的仪式。它以祖先蚩尤崇拜为核心,兼具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曾引起学术界轰动。蚩尤节祭祀时,祭师和苗族同胞身着传统盛装,按照古老的仪式虔诚而认真地祭祀先祖,以此缅怀苗族祖先蚩尤,祈禱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邂逅国家级非遗锦鸡舞中国最后的鸟图腾部落

在云雾中的村寨里漫步,整个人好像行走于云端。屋子里,一位70多岁的阿婆身着盛装,正在整理身上的银饰,旁边摆放着她精心编织的花带和刺绣花鞋。虽然阿婆脸上满是皱纹,但脸上的神情恬淡而满足,与眼前的美景无比契合,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田园画卷。

她满面笑容地拉着我进屋,我傻傻地看着漂亮的阿婆,不住地由衷赞美。她告诉我,麻鸟村既是锦鸡舞的发源地,也是出了名的“芦笙村”。每到农闲季节或者民族节日,妇女都会穿上手工编制的节日盛装,自发跳月堂,跳锦鸡舞,今天大家就要去跳锦鸡舞。

锦鸡舞源于一个美丽的古老传说,最初,寨子里的祖先居住在东方的大平原上,后来被几经驱赶,他们只得沿江而上来到贵州,定居在这美丽却偏远的山中。当时,他们只带了3样东西:水牛、谷种和芦笙。由于没有田地播撒谷粒,他们便一边开田,一边打猎,以采摘野果、捕鱼捞虾充饥度日。

一天,族人们合力捉到一只锦鸡,像往常一样,他们宰杀锦鸡后将其内脏随手丢弃,让人没想到的是——锦鸡胃里未消化的谷物掉落出来,生根发芽,竟然长出了谷粒。第二年,人们就用这些谷粒做种,秋季收获了满仓粮食,部落从此安居乐业,繁衍至今。丹寨人相信,这只救命的锦鸡正是祖先的化身,为了感恩祖先,后世的丹寨人就把自己装扮成锦鸡的模样,跳锦鸡舞来追念祖先。

阿婆收拾妥当,带我进到村寨中,此时寨里已经聚集了百八十人。放眼望去,从四五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阿婆,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银项圈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如同美丽的锦鸡。随着男人们吹奏芦笙于前领舞,女人们排成一字长队紧跟于后,和着芦笙曲调的快慢节拍,舞步时而缓缓前移,时而旋转,或前或后。她们头上的锦鸡银饰也或左或右地移动,似乎跃跃欲飞。endprint

银角冠一点一摇,腿边花带一飘一闪,百褶裙脚边的五彩羽毛银浪翻飞,恰似锦鸡亮翅,翩翩漫舞,原来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正当我看得如醉如痴之际,热情的阿婆把我拉到队伍中,让我也加入了这场别样而盛大的苗族狂欢……

2011年,一部名为《云上太阳》的电影在丹寨麻鸟村附近拍摄完成,电影中云雾缭绕的村寨,如梦似幻的自然美景,古老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与人之间单纯朴素的感情,一时惊艳了世界。后来,这部电影出人意料地在国际上囊括了4项大奖。

电影中的法国女主人公波琳对村民说过一句话:“锦鸡就是你们的上帝。”确实如此,锦鸡是鸟类,也是苗族人的鸟图腾。鸟图腾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关于鸟图腾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鸟图腾物品,如被挖掘出来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等。随着朝代变更、融合与发展,鸟图腾已经渗入并积淀在了丹寨苗人的生活之中,寨中至今保留着各种形式的鸟图腾文化元素。丹寨苗族是中国最后的鸟图腾部落,在多重文化交织的今天,丹寨的鸟图腾文化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中国国纸之乡最古老的深山造纸工艺

《云上太阳》这部电影的另外一条辅线,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古法造纸,电影中古法造纸的外景地,就取自丹寨石桥村。石桥村深藏在苗岭山脉雷公山腹地,在公路没有修通的年代,绵绵群山几乎把它隔绝在世界之外。车辆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前行,转入一个大山谷后,清澈的南皋河水豁然出现在眼前。最为奇特的是,经过数千年的地壳变迁,河流之上形成了一座天然石桥,石桥村因此得名,这座村落还有另一个称谓——“中国国纸之乡”。

在石桥右边,一座高百米的悬崖峭壁拔地而起,我们要拜访的手工纸作坊,就依偎在悬崖的怀抱里。这座悬崖被当地村民称为“大岩脚”,纸坊的主人就是石桥古法造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潘玉华,大家都叫他潘老三。

此时,潘玉华正进行到抄纸环节,抄纸是造纸成败的关键,这项绝活一般是言传身教,世代相传,想要熟练掌握,得花上五到十年的功夫。潘玉华一边演示,一边说:“相传石桥造纸源于蔡伦,所以石桥村造纸作坊的人家,每年都要择一吉日举行盛大的活动,以此来祭祀造纸鼻祖蔡伦。石桥纸没有掺进化学原料,一切材料都来源于自然,就连纸张的颜料也是用山上的野树根熬制而成。所以石桥纸与外界那些过于白净、价格昂贵的纸张相比,显得更古朴、大气与环保。”

查閱史料就会发现,石桥造纸的原材料与《后汉书·蔡伦传》上记载的颇为相似,大体都是“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曾有国内资深专家对石桥村的古法造纸进行过深入考察,他们分别从工具的制作,原料的选择,工艺流程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石桥白皮纸的工艺流程与《天工开物》记述的基本一致,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古老的传统工艺。”

彼时,一位三四岁的小姑娘正蹲在村口,小心翼翼地拿着一篮小花,将花瓣一瓣一瓣地铺在摊开的竹帘上,然后浇上一勺纸浆,这纸浆是以山泉水混合草木纤维做成的。以山上野花、田间杂草做墨,纸张经过搅、抄、沾、晒,再吸一点山中的清风,一张张花草纸就出炉了,之后摊开来在悬崖下晾晒,好比一幅幅精美的工笔画在自然的美术馆中展出。

如同村边小河里安然流淌的河水,时间在这里也是静悄悄的,走在石桥纸街的青石板路上,恍然觉得时光似乎从未走进过这里,这里仍然保持着几百年前的生活节奏,舒缓而怡然。endprint

猜你喜欢
蚩尤石桥图腾
论碳审计主体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这条比较傻》等
石桥的传说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大战蚩尤
张家畈新村
游戏
黄帝战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