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情况及发展转型探讨

2017-10-09 19:05王刚徐小文蒲贻敏韩沁
科技视界 2017年14期

王刚 徐小文 蒲贻敏 韩沁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总体情况及主要矿产资源的代表性地区或企业,同时针对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及未来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以寻求西北地区资源发展道路的合理转型。

【关键词】西北地区矿产能源;能源矿产储量;能源矿产分布

0 引言

我国西北地区,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 、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五省区,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大型或者超大型矿产资源基地, 其对国家原材料供给保障意义重大。同时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即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急需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1 西北五省成矿条件

西北地区由于其特殊历史条件及地理位置,形成了具有一定时空分布特征的成矿区域。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发生过多阶段、长时间的地质构造运动,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属于典型的陆内造山带地区。西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总体上属于古亚洲造山带,南面邻接特提斯造山带(Tethyan Orogenic Region),东面接环太平洋造山带,其以塔里木陆块为主干,呈一种多陆块、多造山带镶嵌式的盆山构造模式[1]。

2 中国西北主要矿产及其分布

西北五省区能源矿产储量丰富,主要资源有煤矿、石油、天然气、镍矿、铜、铅锌、铁、稀有稀土金属等,图1为我国西北五省区域主要能源矿产分布情况图。根据数据统计,在探明储量中,煤矿、陆上石油、天然气及镍矿分别占全国总量的的29.9%、22.7%、58.5%和62%(如图2);矿产资源潜在总值基本都位于全国前列,其中青海、陕西、新疆分别为全国第一、第四、第六位,总计达92.6万亿元,各省矿产潜在总值及人均潜在总值具体统计见表1[2]。西北五省区中,煤矿以陕西和新疆两省区资源最为丰富,它们储存了全国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25.5%。鄂尔多斯、准噶尔、吐哈、塔里木和柴达木五大盆地约占有石油储量的22.2%。颚尔多斯和塔里木两大盆地储存了全国43.3%的天然气。铬铁矿保有储量的27.8%集中在新疆、甘肃和青海3省区[3]。我国已查明的镍金属储量为360万t,以甘肃储量最多 [4]。

石油资源以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为代表,其位于天山,昆仑山及阿尔金山之间,作业区域遍及塔里木盆地周边南疆五地州二十多个县市,它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储藏盆地之一,是中国石油第三大油田,现累计探明石油储量达 6.2 亿吨,为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镍矿以甘肃省金昌市境内金川镍矿为代表,其位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部,于1958年由甘肃省地质局勘查发现,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金川有色金属公司。金川镍矿以“深、大、富”著称,“深”即矿体埋藏深,平均深度达到500~600m以上,最大深度为1000m;“大”即为世界超大型硫化镍铜矿床,仅次于加拿大的Sudbury矿区和俄罗斯的Noril sk.Talnkh矿区; “富”即矿石含镍品位高,伴生金属品种多。金川镍矿经过近半世纪的勘探、开发和建设,已然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

煤炭资源以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华集团)为代表,神华集团于1995年成立,是中央直管国有骨干企业,建立之初就已以煤炭资源为立足之本,并逐渐发展电力、铁路煤制油、煤化工系统等相关能源产业,成为具有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特征、规模化和现代化为一体的特大型能源企业,其下属煤矿单位包括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东集团等,广泛分布陕西、宁夏、新疆等地。

天然气资源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新疆拥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哈油气盆地,其探明天然气储量约 1.3×1012 m 3,其中天然气又以塔里木盆地为主,在2011 年底探明天然氣地质储量约占新疆三大油气盆地天然气探明储量的 72% 左右[5]。

3 发展转型

我国西北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开发极大加速了西北的城市化进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西北地区仅有西安、榆林、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等不足10座城市,其中除西安人口近万人外,其余几座城市人口均小于万人,总体仍属于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区域。随着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西北地区城市数量和人口规模急剧增长,形成了以资源型产业基地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并以中心城市、工矿业城市和城乡综合县城的城市体系带动周边地带发展,可以说是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奠定了今天西北区域的繁荣。

人们见证了西北能源产业给地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繁荣,但是伴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滑坡等多种地质灾害的加剧,不得不让人们正视资源型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的关系。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不仅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建设的步伐。同时矿产资源属于非再生资源,终究将会面临资源的枯竭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及早的走向提高资源的开发质量、合理调整能源开发方向,调整资源开发战略以适应西部长远发展。为加强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我们需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区域相关性产业。在资源开发中需要打破原粗放、初级式发展策略,充分发展资源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同时不断深化资源部门的产业升级,如围绕能源加工,发展煤电、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建材等相关产业,从而运用这一产业链带动区域运输业、建筑业、机械维修、商业等同步发展。

其二,加大相关科技的开发,促进能源技术升级。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技术创新、科技立项的资助,积极发展适应本区域的应用技术,结合科研院校、设计单位等解决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全面提升区域科技水平,以科技促发展,以创新求进步,促进能源技术升级,推动区域合理发展。

其三,从依赖单一矿产经济向发展多元经济转变,拓宽产业链。以甘肃白银市为例,其近年大力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以城市旅游形象为城市的“名片”,充分发展旅游业。 对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矿产资源型城市, 如何树立旅游形象, 发展旅游业,对西北地区开发意义重大[6]。再者,西北长期以来主要以能矿资源开发为主,但农、林、牧、副业资源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已然落后于区域发展步调,因此需要加大相关方面资金和技术投入,寻求逐步过渡,走向多元化。

其四,建立合理、长期的资源开发的规划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规划制度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及资源自身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对区域内相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和管理所作的总体安排。通过合理的规划制度,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

5 结语

西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极大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一定能够协调好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关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等手段,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大力改造和优化传统工业,谋求西北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文渊等.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成矿远景与找矿部署研究主要进展及成果.中国地质调查,2015(01):第18-24页.

[2]王淑玲.我国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对策建议.中国矿业,2000(02):第6-8页.

[3]吴立新,侯恩科.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对策.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0(S1):第63-67页.

[4]廖乾.金川低品位镍矿矿物学特性及选矿工艺技术研究,2010,中南大学.

[5]孙慧,单蕾,王小龙.新疆与内蒙古天然气产业发展比较研究.石油规划设计, 2014(04):第13-16+50页.

[6]曹灿明.西部矿产枯竭型城市旅游形象策划及总体开发构思——以甘肃白银市为例.特区经济,2008(07):第199-201页.

[责任编辑:张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