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华
摘要:“走进林纾”是福建工程学院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公选课。该课程着眼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客观认识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展开,通过编写《林纾读本》及系列教材、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强化课堂内外互动等,开展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索。几年的实践证明,“乡贤文化”“大学校史”“文化创新”是开展富有区域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元素,也是培植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走进林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文化自信
当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对大学而言,探索一条适合办学区域、契合办学定位、符合办学传统的有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福建工程学院于2013年推出了全校性人文素质公选课“走进林纾”,作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福建省内第一门以校史资源作为授课内容的课程,该课程尝试将创校先贤林纾的事迹、作品及学界相关前沿成果转化为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引导广大学生感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历史的语境中辩证地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经过三年的实践,福建工程学院逐渐总结出了一系列符合校情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经验。本文拟就教学实践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粗浅经验进行总结,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教学实施的创新:“走进林纾”的教学实践
在以工为主的新建本科大学,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贵在让学生能理解接受、消化吸收。林纾是福建工程学院前身创办于1896年的福州苍霞精舍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书画家。2013年起,我们尝试选择这样一个在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且颇具争议的人物,对其作品进行精选细筛,将其中能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编辑成通识教材,作为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思想,并以此为指导,不断在实践探索中深化课程认识、完善教学体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贴近学生、贴切时代。
1.课程目标的构建
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传递民族文化薪火的责任。“走进林纾”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就着力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审美能力为出发点,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点,以中国近代史为大背景,以林纾作品为本,融文学知识、作品欣赏、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等为一体,开拓课文中民族优秀的审美观念及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全面的立体文学观和历史观,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整个课程以史为经,以作品为纬,简要勾画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包括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近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脉络;介绍林纾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重点分析林纾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课程,“走进林纾”还负有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高尚人格之职。为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该课程注重引领学生理解绵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文化传统。为此,我们确定了四条课程基本要求:第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第二,通过学习,能较好地分析作品,提高欣赏水平。第三,能熟记或背诵一定数量的作品。第四,通过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2.系列教材的编写
2013年,我们开始组织教师编写《林纾读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版,2016年第2版),选编了近百篇林纾的诗文作品,分为林纾的情感世界、心灵世界、人格魅力、家国情怀和艺术境界五个单元。为了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每一单元都撰写了导语,对每一篇作品的难懂字词与典故、人名等进行了必要的注释,并于文后附录了提纲挈领式的文本导读,帮助学生阅读与理解。同时,精选林纾有代表性的书画作品作为插图,既提升教材美感,更增添鉴赏趣味。《林纾读本》出版后,总体上受到学生的欢迎。几年来,我们边教学,边吸收学生及专家的意见,边研究如何完善修改。在此基础上,2016年,我们又推出了可读性更强的《林纾读本》修订版。
与专业课的教材相比,《林纾读本》的特点在于:它的形式较为灵活,无须拘泥于专业课课本的体例;形式的灵活也增强了内容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例如《林纾读本》中收录了丰富的插图,其中有不少来自林纾的书画真迹,便于让学生对林纾的书画艺术有良好的感性认知。通过《林纾读本》编辑,我们在如何挖掘有意义的历史材料作为博雅教育的资源方面,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也对福建省开展著名历史人物作品读本的编写发挥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在《林纾读本》教材编写与修订过程中,我们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几年来,教学团队成员先后主持了2013年福建省社科重点项目“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林纾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实证研究”(项目号:2013A021)。2014年,基于“走近林纾”课程研究的改革项目“以林纾为典型例证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实践”获得学校2014年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改革重点立项,并获得了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项目号:JASl4729)。我们还注重系列参考读物的编写工作。目前,已推出由《林纾书画集》和《林纾传》等书籍。
3.教学团队的组建
身处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变革时代的林紓,在翻译、古文、诗词、小说、书画、教育等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可以且需要多角度、多学科地对林纾进行解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力求尝试既符合人物特点又适应通识教育创新要求。endprint
在授课教师团队方面,我们集合了福建工程学院来自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8位教师,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优化、学科分布合理的教学梯队。8名教师中拥有教授职称者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
在讲授方式方面,“走进林纾”改变了由一位老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模式,转而由八位老师通过集体备课、分别授课的模式进行教学。采取“一人一讲”的授课方式,一方面是基于课程内容特征的需要,同时还包含了教学特色的考量。
4.课堂内外的互动
作为一门人文素质公选课(即通识课程),“走进林纾”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并没有将知识点的获取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强调借助林纾及相关话题,在校园中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使广大学生在熏陶中感知、认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外,我们还注意校园文化的结合与呼应,校园内树立的林纾塑像、“散落”于教室外墙的林纾书法作品、各种涉及林纾的纪念活动等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了对林纾的认同与理解,也使《林纾读本》更加贴近了校园生活,教与学都有更加明显的亲切感。“走进林纾”还借助校园媒体这一平台,深化“走进林纾”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从学生的习作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作品,推荐到校报及广播电台。截至2016年7月,《福建工程学院校报》已分期刊登了8篇学生文章,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我们还鼓励教师将课堂内容融入到学生活动中去。授课教师经常深入学生活动中,担任相关活动的指导老师。现在,“林纾”已经成为工院学子日常活动中的重要主题之一。与此相关的学生活动,如林纾文化节、林纾书画展、祭扫林纾墓园等,日益常态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走进林纾”进一步激活了大学文化建设,极大丰富了大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内容。
二、教育视角的拓展:“走进林纾”的经验总结
在“走进林纾”课程开设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高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该立足于本地区的历史资源,结合本校发展的实际,融入本校特色的文化元素。三年多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所确立的这些基本原则,对于一所大学选择开展有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在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在传统文化教与学中还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乡贤文化”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有学者指出,“乡贤文化”的重点在于“研究本地历代名流时贤的德行贡献,用以弘文励教,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理念与教化策略”。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文化”理应成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林纾正是福建近代“乡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林纾对家乡始终抱有一种炽热的情感。他热爱家乡文化,对闽剧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尝试着进行闽剧剧本的创作。晚年的林纾,仍对家乡的风物念念不忘。他的书画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家乡的风景为素材,抒发乡愁。其次,他的笔记、书信记录了晚清福州的社会百态。他对笔下的家乡并非一味的溢美之词,而时常流露出对邪风恶俗的批判,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传统民俗流失的叹息。这些记录不仅与林纾的社会理想相关,也是福建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福州是近代中国开放较早地区之一,家境窘迫的林纾时常奔走于生计之中,接触了大量底层社会的民众,同时也较早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浸染。这些经历构成了他译作与创作的一种潜在特色,形成了其作品与众不同的特质和生命情调,成为福建乡贤文化的突出典范。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乡贤文化”的优势在于其独有的“亲和力”。这些家乡的人与事大大拉近了广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的心理距离,使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自己身边、自己就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中。钱穆先生指出,国人应以“温情与敬意”对待国史。其实,对待传统文化亦然。“亲和力”就是“温情”的一种体现。借助“乡贤文化”催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之感并进一步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促使学生将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内化于心,从而为培养他们“传统文化传承人”的身份意识植入基因。
2.“大学校史”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宝贵资源
中国现代大学体系的建立过程、现代大学的建校历史(包括其不间断的前身校发展历程)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大学的建校与现代学科的建立,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建立本身,就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改造。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由此登上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舞台。传统文化伴随着大学的文化精神,在校园中默默扎根。以校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优秀人格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开展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大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条捷径。
一所大学的底蕴决定着其学生的精神气质。带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林纾的人格魅力已成为福建工程学院的一种文化底色。“走进林纾”就是要让学生在解读校史的语境中,逐渐形成一种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氛围。这种氛围将进一步促进广大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认同感,从而培养文化传承者的身份意识。这种认同感的形成可以促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自觉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自觉担负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文化传承者身份认同的形成,为“文化自信”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文化创新”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视角
在“走进林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遇到学生这样的提问:如何评价新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事实上,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许多学生共同的疑问。因此,它的解答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传统与现代”相关问题的理解,也将影响他们对现代文明的评判、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认识。
我们认为,林纾的一系列经历恰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对此有所启发。面对“西风东渐”,青年林纾所持的是好奇与开放的态度。他通过翻译小说,向国人译介西方社会与西方文化,并在中西对比之中寻求传统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他还希望从中获得对本民族有所裨益的文化资源。晚年的林纾,则更多地站在坚守中国文学文言传统的立场上,并与部分激进的文化群体展开论战。这种差异,既有人生阅历的变化所带来的转变,也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的艰辛、无奈与困惑,同时还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本民族的文化?如何推动本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由此,我们引导学生以“同情之理解”的方式反思近代中国文化史,建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同时,引导学生面对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思考创新推动文化建设,培植文化自信。中华文化超过五千年的深厚积淀,根源于其勇于自省、善于接纳、勤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文化精神。我们努力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传承与创新所蕴含的精神作為走进林纾课程开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Asl4729)成果。本文写作过程中,郭丹教授、朱晓慧教授、祁开龙副教授、杨亿力博士参与了讨论修改]
[责任编辑:陈立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