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特色与启示

2017-10-09 05:28王晶
科技视界 2017年14期
关键词:大学文化启示

王晶

【摘 要】作为大学灵魂的塑造者,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力量之源。当代美国研究型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卓越地位及贡献印证了其大学文化的特色及优势:强调大学精神的培育传承与凸显校园环境审美品位的融合统一;重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致力于本科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完美融合;坚持学术自由传统与信守合作开放原则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美国研究型大学;大学文化;启示

在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中,美国的著名大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们不仅是美国学术的象征,也是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柱,更被视为美国乃至世界现代科研成果的重要发源地和世界顶级科学家的摇篮。这一切不仅凸显了美国研究型大学高等教育的卓越优势,更与其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密切相关。

1 强调大学精神的培育传承与凸显校园环境审美品味的融合统一

有人说:“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与精神的存在”[1]。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普遍注重现代大学精神的培育与传承。作为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以“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为校训,以鼓励本校学者的学术进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建立了在美国始终名列前茅的医学院和工学院,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斯坦福大学以“自由之风永远吹拂”为校训,在其发展过程中,与高科技、商界,更与实用主义和开拓精神这些典型的“美国精神”密切联系,奠基并创建了著名的美国硅谷,孕育了享誉世界的现代科技文化。这些大学在各自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在学校精神的代代传承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高校中熠熠生辉的明星。

一所大学的精神需要承载一定的载体来体现,这些载体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設施、雕塑等。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校园环境建设十分重视和追求审美品位,在独具特色的建筑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往往体现出大学所追求的美、正义、和谐和智慧的人文精神。哈佛大学被称为“一部三维空间的欧洲建筑史”[2],学校豁达的金属雕花正门门面与两侧红色砖墙上,具有历史感的厚重浮雕彰显着这所百年名校的低调与庄严。走进校园,不同时期、建筑风格迥异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中心交相呼应,文化气息浓郁。校园里的标志性景观唐纳喷泉由天然花岗岩大卵石围绕而成,周边设有供人休憩的石凳,整个设计风格与周边的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总之,“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不仅蕴含着自然美,还蕴含着艺术美和社会美;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进步的、健康的审美观,还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发现美,深刻的感受美。”[3]

2 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当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普遍接受并认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相互结合,共同构筑完整的大学教育”[4]的观点,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负责任的人与公民,而专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与能力。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把一个人培养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还应使其成为在自由人和公民的普通生活艺术方面的专家。

为此,20世纪90年代,美国几乎所有研究型大学都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通识教育的改革措施,在改革的推动下,这些学校的通识教育理念不仅强调培养完整的人,而且还突出强调了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反思与批判精神的学习与培养、科技意识以及国际化视野等理念。因此,这些大学普遍增设跨学科的核心课程和系列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出具有高素养的公民;重视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出越来越多有教养的技术专家;逐渐提高关于文化多元主义与异域文化知识相关的课程比重,旨在培养更多的国际型人才。

3 致力于本科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完美融合

20世纪80年代末,一度过分强调科研而导致本科教学质量普遍下降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反思大学使命,将本科教学重新定位为大学工作的核心任务。这些学校的校长们认识到:学校过分追求学术成就而忽略对学生的教育职责,其实质是在追求一种“失去灵魂的卓越”。[5]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美国研究型大学都强调教师应重视教学工作,并将本科教学工作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同时规定知名教授必须承担低年级的本科教学工作。

此外,美国研究型大学还致力于实现本科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完美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独立、原创性的研究能力,进而为人类知识的发展做出贡献。在本科教学重建的过程中,美国研究型大学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科研资源,普遍采取以研究为基础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如在本科低年级普遍开设研讨班、设立“新生讨论课项目”等,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把大学生从传统的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变为文化知识的探究者”[6],从而真正实现了本科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完美融合。此外,美国研究型大学还积极创造条件,拓宽科研实践渠道,通过设立和执行各类本科生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实现学以致用。

4 坚持学术自由传统与信守合作开放原则的和谐统一

从中世纪开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就成为西方大学最重视的文化传统与制度规范。“没有学术自由,大学无法发现和获得崭新、准确的知识;没有学术自由,大学无法真正承担起服务社会、促进公共利益的社会职责”[7]。正是由于对学术自由传统的倡导与坚守,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发展才得以永葆生机与活力。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无不将学术自由视为大学不可或缺的灵魂。

如果说,坚持“学术自由”是大学崛起的前提,那么崇尚合作开放,注重缔结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则是大学发展的根本途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着通力合作的原则,重视在教师之间、学科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对话、交流、争论与合作推进学科以及教师的学术发展,促进学校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

具体表现为:在教学管理方面,侧重采用跨学科教学模式,通过设计跨学科教育项目,不仅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激发和改变教师的研究兴趣。在科研方面,为了打破学科间壁垒,弥补专业过度分化带来的狭隘性和局限性,美国研究型大学将促进跨学科研究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纷纷设立了跨学科研究组织,支持跨学科的种子基金,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6个跨学科研究所,斯坦福大学建立了12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在社会服务方面,注重与政府、企业开展广泛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其经费资助,通过科研、人才培养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加强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合作、加强专业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形成合力。例如,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公司密切合作,麻省理工学院与各赞助企业合作都是最典型的例证。endprint

5 美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特色的剖析,围绕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笔者主要有以下思考及建议:

1)提升校园环境的精神文化品味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虽然我国很多大学都十分注重物质文化建设,但是在按照高品位和精英文化的水准培育具有鲜明个性的校园文化方面,在按照美学原则和规律精心设计、建设校园等方面仍需重视和加强。

2)本科教学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任务。目前,我国针对高校的评价指标及排名标准普遍侧重科研成果,轻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种片面的指标导向,使得我国大学教师的职称评定考核机制侧重考察教师的科研绩效而忽略教学绩效,这也使得绝大部分教师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申请项目、发表论著等科研工作上,而无暇或根本不愿在教学上下功夫,从而导致大学教学质量的普遍下降。因此,当前我国急需重新调整高校评估指标,改革教师职称评定及考核机制的内容,增加教学成绩的衡量比重,从而使大学重新承担起本科教学这一核心使命。

3)“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相比20世纪9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日益重视“人文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却日益侧重于教育的专业化,忽视教育的育人功能,即侧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习方法、价值判断和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很难有广阔的视野,通达的人生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重点大学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全国高校中并未得到普遍重视。因此,加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理论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刘刚,王文鹏,陆俊杰 .多维大学校园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61`.

[2]莫顿·凯勒,菲利斯·凯勒.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6.

[3]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5.

[4]孔令帅.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困难 趋势[J].教育科学.2007(6):84.

[5]弗兰克·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04.

[6]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全球教育展望. 2001(3):6.

[7]劳伦斯·维塞.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04.

[责任编辑:张涛]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文化启示
践行追求成功的大学精神,弘扬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新时期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互动关系的探讨
从校园生活谈当前大学的两种校园文化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