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润玉
摘 要 目的:为了了解北京地区和平顶山地区居民对雾霾的认识程度及雾霾天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北京地区和平顶山地区发放问卷,统计问卷各项的回答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205份问卷,回收200份,回收率为97.56%。在200份有效问卷中,北京地区答卷117份,占58.5%,平顶山地区83份,占41.5%。北京地区的雾霾天气出现天数高于平顶山地区;北京地区居民的防护措施种类多余平顶山地区居民。结论:北京地区居民对雾霾的认识程度高于平顶山地区居民,与北京地区雾霾天气天数较高有关,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防护。
关键词 雾霾;健康;防治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7-0057-02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一种天气现象,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 000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1]。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随着21世纪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众多工业企业迅速崛起,环境及能源问题也会愈发显露。世界各国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雾霾问题,我国的雾霾形势也十分严峻。接踵而来的环境与健康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雾霾引发的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日益增多,导致的传染病也日益广泛,造成的人们心理阴暗、精神萎靡也无法忽视[2]。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资料的学习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城市居民对雾霾的认识及采取的防护措施,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 调查方式和方法
1.1 调查地点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众多,不同地区环境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居民对于雾霾天气的认识程度具有一定差异。通过少数地区的调查推论出全国的情况是不现实的。这次调查主要地点是北京市和平顶山市,北京地区雾霾天气出现频率较高,空气质量较差,北京地区居民对雾霾天气较为熟悉,防护意识较高,对雾霾天气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对雾霾问题的关注程度较高,因而北京地区可以较好地代表雾霾较重的地区。而平顶山市出现雾霾的频率较低,空气较好,对雾霾的认识了解和关注较低,因此平顶山市可以较好地代表雾霾较轻的地区。
1.2 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在线问卷发放与纸质问卷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1.3 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
调查问卷共分为3个部分,其中关于对雾霾的了解程度和受访者个人信息对每个受访者都询问。对于雾霾的防护部分根据受访者了解的不同有选择地询问。
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205份问卷,回收200份,回收率为97.56%。在200份有效问卷中,北京地区答卷117份,占58.5%,平顶山地区83份,占41.5%。
调查者中两个地区绝大部分的调查者了解雾霾的渠道主要是网络途径,例如微信、QQ、网页等。其中,北京地区63%的人对雾霾的成分有一些了解,32%的人很了解雾霾的成分,仅有5%的人不了解,而平顶山地区78%的人对雾霾有一些了解,13%的人很了解雾霾,9%的人不了解。(见图1)。在雾霾引发原因的问题上,两个地区的回答没有很大差异,认为导致雾霾的原因依次是汽车尾气、施工、生产加工过程的尾气、吸烟。97%的调查者认为雾霾会会引起多种疾病,例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病、泌尿系统疾病等。而在雾霾天的防护上面,两个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北京地区70%的调查者选择了戴口罩、开空气净化器、减少户外活动等选项,而平顶山地区80%的调查者只选择了戴口罩,只有20%的调查者同时选择了戴口罩、开空气净化器和减少户外活动。
3 讨论
雾霾已经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对策。在众多国家中,德国、日本等国不免脱颖而出。雾霾治理早已成了各大国家的首要任务,环境治理、人体健康、经济发展,无论哪个环节都无法避免的会遇到这个问题。从2014年统计的数据来看,北京各大医院患病率不断攀升,肺癌患者的人数更是直线上升[3]。卫生安全、医患关系等问题再次被提到了公众的关注点上,对此焦点的新闻热度更是经久不衰。究竟如何防治雾霾以及如何减少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危害,这些问题急需尽快解决,且无论是雾霾高发地还是低发地,都应对雾霾有着基本的认识,需要掌握最基本的雾霾防范方式。此次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平顶山地区调查者对雾霾的了解和防范不够清楚,这就急需政府或者媒体对雾霾的宣传和讲解进一步
加强。
雾霾问题从各个角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做好雾霾防治工作,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事实上,雾霾天气已经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组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主要的气态污染物,而可吸入颗粒物则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浮游在空中的细颗粒和有害物质被人体吸入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进而破坏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易引起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而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吸入后,会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研究表明雾霾中的PM2.5等悬浮颗粒物是导致一些列恶性疾病的主要罪魁
祸首[4]。
调查过程中发现调查者对雾霾的防治认识程度不一,采取的方式不一。雾霾的防治可以从以下三点展开。首先应做到远离“雾霾”,98%的调查者认为尾气是导致雾霾的原因。现如今,汽车尾气是人们想要解决却在大多数地区无法避免的污染源之一,包括了多种碳氢化合物,其中,也有不少致癌物质。距非清洁能源汽车车流量大的公路越近,人们患肺癌死亡率越高,因此远离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除此之外,远离建筑工地等粉尘较多的地区,也是远离雾霾的要点只一[5-6]。
其次,还应避免与“霾”的接触。携带口罩是隔离雾霾的重要方法。在雾霾天,应尽量携带医用口罩等专业口罩,审慎购买市面上的普通口罩。另外,在家中购买一个空气净化器,或是经常保持室内空气良好,对身体也有较大帮助。此外,还应保持身体健康。雾霾中蕴含了多种致癌因素,容易引发呼吸道及各种心肺疾病。与雾霾对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取得胜利首先要保持自身的健康状态。在雾霾天气下,我们要尽量保证呼吸道的通畅、舒适,尽量多吃一些诸如百合、桂圆等对心肺有益的食物,多饮水,少吃辛辣的、对咽喉不好的食物,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靠近”。在此基础上,还要多进行一些室内运动,减少雾霾天气户外出行的次数,在远离病原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体魄,从多方面预防污染。
雾霾对人體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远离
雾霾。
参考文献
[1]周峤.雾霾天气的成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211-212.
[2]高敏,仇天雷,贾瑞志,等.北京雾霾天气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粒径特征[J].环境科学,2014(12):4415-4421.
[3]郝薇.雾霾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哪些影响?[N].山西经济日报,2014-02-20(002).
[4]王立茹.浅谈雾霾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治理[J].农业与技术,2013(9):235,237.
[5]何建国.浅谈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青海科技,2001(4):40-41.
[6]潘铭.浅谈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5):65-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