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通过学习调研国内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模式,对珠海市旧有的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新模式。
自2013年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珠海市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智慧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智慧城市“便民、利民、惠民”的作用逐渐显现。
顶层设计编制完成。珠海市已先后编制出台了《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近期行动方案(2013-2015年)》及《智慧珠海2015行动计划》,提出珠海智慧城市建设以“以人为本、智慧服务”为愿景,以“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整合共享、分布集中;服务引领、以人为本;示范带动、循序渐进;适度超前、滚动调整;政府主导、合作共建”六大原则为主旨,聚焦智慧的交通运输、智慧的产业支撑、智慧的城市管理、智慧的政务服务、智慧的社会服务、智慧的文化传承六大主题的智慧应用,以“一卡(市民卡)、一网(网上办事大厅)、一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页(市民网页、企业网页)、一库(智慧珠海信息资源库)、一平台(智慧珠海综合服务平台)”六个综合性基础平台系统建设,统筹、整合各专业应用系统和平台,逐步形成“6+6”的体系框架。珠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泛在可信的基础设施,构建区域融合的智慧枢纽,打造产业创新的智慧高地,营造和谐幸福的智慧典范,智慧城市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示范项目全面启动。按照《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近期行动方案(2013-2015年)》及《智慧珠海2015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截至2015年底,珠海市2013-2015年应启动建设的43个政府投资项目示范建设项目中,已建设完成项目为15个,完成财政投资7.52亿元;在建项目为23个,财政投资预算14.44亿元;还有5个项目尚未正式启动建设,其中有3个项目经研究已建议与别的项目合并建设,有2个项目正在启动前期工作。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6+6”的体系框架中, “一卡”(市民卡)、“一网”(网上办事大厅)、“一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页”(市民网页和企业网页)和“一库”(信息资源库)共5个基础项目已建成,“一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也已启动建设;在交通运输、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产业支撑等六大重点民生领域也启动了多个应用系统的建设。
宽带网络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底,珠海市互联网普及率达79.6%,位居全省第三;固定宽带接入普及率达51.1部/百人,位居全省第一;家庭宽带普及率101.8%,位居全省第二;光纤覆盖用户能力为1651629户,光缆线路长度为42258公里,开通光纤入户城市小区1172个,开通光纤入户行政村98个;光纤接入用户达314017户,光纤入户率达65.89%,位居全省第二;基站站址共3128个,4G基站(RRU)共10835座;3G/4G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35.7%,位居全省第三;WLAN热点达2309个、AP热点达14117个。2013-2015年,各通信运营商累计投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已达25.44亿元,其中2013年4.23亿元,2014年9.45亿元,2015年11.76亿元。
信息资源共享稳步推进。珠海市已建立以“政府牵头、统筹管理、部门配合、信息共享”为主要特征和基本内涵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搭建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省、市两级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是目前全省真正建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投入使用的五个市(珠海、佛山、惠州、江门、清远)之一。目前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已汇集全市46个部门的业务数据,建有193个目录,1414个共享数据主题,涉及社会诚信体系、综合治税、商事主体登记信息、廉情预警等多个专题,数据总量达1.11亿条数据,与市工商局、地税局、市国税局、市房地产登记中心等多家部门的业务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对接,可定时上传对接数据。
珠海市通过学习调研国内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模式,分析比较每种模式的特点和优劣,对珠海市旧有的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新模式。
体制创新——国有独资+项目子公司。珠海市于2014年11月成立了国有独资的市属智慧城市运营公司(即广东城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智科技”),负责珠海市智慧城市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城智科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各个细分领域通过项目招投标的方式与行业顶尖企业、本地优秀企业合作成立项目子公司承接项目建设。该做法打破了传统模式由政府统一出资,各部门分散建设、分散运维,数据难以整合和共享的弊端,也规避了银川模式由政府通过行政指令的方式与社会资本成立合资公司带来的政策与法律风险,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整合和共享、更好地的在各个细分领域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更好地引进外地优秀企业落户并带动本地产业发展。
机制创新——专营权+政府购买服务。珠海市于2015年5月底在智慧城市建设新体制机制下的第一批7个公益类建设项目通过专营的方式交由城智科技,由其通过项目招标方式引进细分领域内优势企业参与建设,项目建成后政府按需向其购买服务。该做法可实现项目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有利于提高项目建设效率,有利于减少重复投资节约成本,保障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融合共享、安全可控,同时也可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为规范管理,2015年 12月,市科工信局和市财政局出台了《珠海市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专营权项目建设方式和程序,确保专营项目建设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信息基础设施能力由互联网普及水平、光纤宽带发展情况、新一代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水平、公共WLAN建设情况、数字电视覆盖水平、新型物联感知网络能力等6项指标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珠海市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其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光纤覆盖用户达到165万户,光纤入户率达到57%,超过北京、上海、重庆等特大城市的同期发展水平。4G网络建设全面展开,实现市区连续覆盖,已建成4G基站远端射频模块(RRU)达到17801个。公共WLAN覆盖率达到每万人拥有86个WLAN AP个,在珠三角九市中仅低于广州排名第二位。数字电视用户比例已达91.5%。计划开展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部署,提升物联感知能力。
政府治理与服务由政务基础设施、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和城市应急等三个方面的19项指标综合评估,根据评估:
政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珠海市正在积极打造统一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计算的基础能力支撑,建成后可以满足各部门信息系统和各类智慧应用的业务需求。基础资源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法人库、社会组织库建档率达到100%,人口库建档率达到75%。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工作不断深化,已根据权责形成10089条信息资源总量。网络系统安全保护成效突出,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率、重要信息系统年度等级测评率等关键指标均达到100%。
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网上办事大厅基本建成,网上全流程办理率接近100%,网上办结率达到87.8%,实现网上办事大厅向基层延伸,基层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已对318个村(居)实现100%覆盖。建设市民网页和企业网页,提供政务信息发布、网上办事、业务查询与咨询、办事进度查询、订阅信息、时事新闻等个性化一站式服务。开通市民热线,整合32条政府部门热线,实现网站、微博、微信、短信、APP五种多媒体渠道接入,提供7*24小时服务,是全省开通最早、整合最全、服务最优的呼叫中心标杆项目。
公共安全和城市应急能力持续强化。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划任务全部完成,建成各类视频监控摄像头近10万个。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现了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电子追溯。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率达到100%。
社会生活由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社保服务、教育、旅游和文化等方面的15项指标综合评估,根据评估:
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惠民服务不断发展。在交通出行领域,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上线,正在建设智慧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和智慧交通运行管理平台,交通诱导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40块电子诱导信息屏,建设了26个公交电子站牌示范点,166条公交线路支持来车实时预报服务,全部汽车客运线路和水路客运线路均支持网上购票,公共自行车日均使用率达到5次/每辆。在医疗健康领域,市民电子健康档案普及率达到74%,电子病历医疗机构使用率及信息共享率达到47%,医院信息化系统、医疗一卡通、医学影像系统、社区健康小屋等开始推进实施。在社保服务领域,社保卡普及率已达到100%,社保卡开通的应用事项数达到89项。在教育领域,网络教学覆盖率及学校教育信息系统使用率均达到100%,“粤教云”试点完成首批15所和第二批20所试点学校试验环境搭建,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教学资源库、教育网络视频资源库、网络学习空间等网络化资源基础已搭建完成。在旅游和文化领域,正在推进智慧旅游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游客提供智慧化的全方位信息服务。
产业经济由产业智慧化和产业创新能力的7项指标综合评估,根据评估:两化融合持续推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珠海市已有6家企业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评定,通过省级评定的企业达到25家。从事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的企业达到15家。年度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达到54%。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达到20%。年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4亿元。
绿色生态由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4项指标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珠海市已建成7个大气质量监测站点,10个水质量监测站点。公众可通过珠海市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珠海市政府信息发布平台、“珠海环保”官方微博、手机APP等渠道及时获取空气质量信息。重点企业排污排放监测和感知覆盖率达到50%,全市44家排污排放重点企业有一半实现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对排污排放进行智能监控,提升了环境污染预警预判能力。搭建了建筑节能能耗监测平台,首期实现对20栋重点建筑进行在线能耗监测,实现建筑用能的动态管理。
完善顶层设计。一是对照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情况进行评估,以查漏补缺、找出差距、补齐短板;二是尽快出台《“十三五”珠海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为珠海市未来几年智慧城市建设指明方向;三是按照市委指示请中兴通讯公司对珠海市《“十三五”珠海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进行修改完善,梳理出珠海市未来三年建设目标、重点任务、时间节点、资金预算等,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实施。
推动专营项目建设。一是加强对广东城智科技有限公司的指导和督促,促使其尽快提升团队业务能力和水平;二是推动第一批专营项目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发挥预期效果;三是确定第二批专营项目建设模式,梳理明确项目建设流程。
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一是推动成立以珠海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主要数据采集部门共同参与的信息共享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和监督机制,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切实按照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共享数据;二是加强对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以政府为主导,整合政府各部门的运行、统计数据,有选择、有步骤地免费开放部分政府数据;三是改变信息化工作“重建设、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的局面,贯彻“以人为本、智慧服务”的理念,开发便民利民的智慧城市应用系统,让市民真正地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捷;四是加快珠海大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产业园建设。
进一步加快宽带网络建设。一是贯彻落实《珠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加快光纤入户、3G/4G基站以及WLAN热点建设,提升珠海市大型通信骨干网络的承载能力,推动珠海市信息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二是推动出台规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政府规章;三是编制珠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四是推动政府管理的物业、公共场所对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开放,进一步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有效降低行业建设成本,最终惠及广大用户。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一是制订智慧城市项目应用推广工作方案,联合各项目主管部门、各区、功能区以及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基层部门建立市区联动的应用推广工作机制,加大对已建成智慧城市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二是贯彻落实省、市相继出台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互联网+”发展,形成智慧城市建设与“互联网+”战略相互促进、滚动发展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