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
秋冬季节,气温低,温度变化剧烈。仔猪机体防御机制不够完善,对于低温和剧烈气温变化应激反应敏感,极易发生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成为当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仔猪病毒性腹泻主要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感染等由病毒引起的以水样腹泻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的统称。此类传染病虽然病原和流行规律不同,但其临床病症、病例变化和致病机理相似,养猪现场不易鉴别诊断,并且常呈混合感染,因此在中小型养猪场,可将此类传染病归纳为病毒性腹泻进行综合预防和治疗。
1 流行规律
季节性:从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多发,但近年本病的季节性减弱,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猪的排泄物均可带毒,通过饲料、饮水、生产用具和空气传播,消化道、呼吸道均可感染,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数日之内可蔓延全群。
小猪易感:哺乳仔猪发病率80%-100%,尤以2周龄之内仔猪严重。随日龄增加,患病猪症状减轻,病死率降低。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出现水样病毒性腹泻时,使用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沙星类)和氨基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有时稍有疗效但停药后病情反复。
温和型或混合感染病例增加,除与大肠杆菌等细菌混合感染性,经常出现两种或三种病毒混合感染。
2 临床症状
病毒性腹泻的症状:稀便,水样腹泻,迅速消瘦。仔猪偶见呕吐,幼猪和育肥猪少见呕吐。排出的粪便先为稀软,后为稀水样,呈喷射状。仔猪排泄物以黄、绿色为主,偶见白色或暗红色;幼猪和育肥猪排泄物以黑色、灰色为主,偶见绿色和黄色。患猪脱水、迅速消瘦,病程稍长出现贫血、皮肤发白,患病幼猪和育肥猪体重1周之内可减轻3-5千克。
致病机理:
病毒亲入场粘膜上皮,损害绒毛上皮细胞,使其严重萎缩并丧失功能,造成小肠内酶活性显著下降,影响肠道对养分的消化和电解质的传送,引起急性吸收障碍综合症。未消化完全的乳糖等饲料消化降解物质在肠道内造成高渗透压的环境,在渗透力的作用下,肠道内液体潴留,并且可通过肠粘膜从身体组织中吸取体液,造成脱水和水样腹泻。结肠内电解质钠的运输功能发生变化,造成肠道内电解质和水分的积聚和血管外蛋白质的损失。最后出现营养缺乏症、代谢性酸中毒、脱水、严重时引起心功能异常而出现死亡。肠粘膜的损害和肠道内营养而出现死亡。肠粘膜的损害和肠道内营养物质过生,增加了其他肠道致病菌大量繁殖和感染的机会,造成肠道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仔猪病毒性腹泻是国内外养猪业常见的危害最大的疾病,不仅影响仔猪的成活率,而且直接和间接的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部分猪场为此而倒闭破产。因此,做好产房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是我们养猪业的重中之重。
3 预防措施
该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再想加以控制则比较困难。因此,要保持产房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换气,消除积水保持干燥。在秋冬季节,坚持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可在白天13:00-15:00气温稍高时消毒,可选用双季铵盐络合盐、火碱等消毒药物。防止外来病原菌的进入,不让无关人员进出,尽量减少在高发病季节调运猪只,做好灭鼠工作,以减少该类疫病的发生。实践证明,对于未发病猪场,消毒的明显的效果,可阻断该病的发生。但在已发病猪场消毒效果则不很明显。
由于该病多发生于当年11月至次年的3-4月间,因此首先应当考虑用疫苗进行预防,目前我们常用的疫苗多为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三联苗,由于该类疫苗产生免疫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接种时间应尽量提前至每年的10月中旬左右。接种过疫苗的猪群则会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一般不会发病或发病也会较轻。母猪产前20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2毫升。对7日龄的仔猪保护率达95%以上。
另外还需做到:
1、科学的饲养管理好母猪防止母猪过肥过瘦,获得活泼健壮的仔猪,必须保证母猪喂全价的日粮,母猪产前一周进产房,每天减料0.5公斤临产前当天不喂精料,产后三天再逐渐增加日粮到常規用量,科学地管理好怀孕母猪使仔猪健壮活力强,减少下痢疾病的感染,防止母猪产前产后不食,便秘而使仔猪腹泻。
2、做好母猪产仔分娩前后的护理和防病。待产母猪进产房前,必须对每个产床、圈舍彻底的清扫,冲洗和认真的消毒,可选用2%的火碱溶液等消毒,以及火焰喷灯杀灭铁架的微生物;母猪进产房后和临产中皆应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母猪的阴门、乳房、腹部。临产中擦洗乳房时并要按摩,要挤掉奶嘴头2两把奶,辅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吃好初乳,是防止母猪乳房炎和仔猪下痢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头胎母猪更为重要。
3、抓好仔猪“初生”,“补料”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是防止仔猪腹泻下痢的重要措施。
3.1辅助初生仔猪吃足初乳,对于初产母猪或乳房发育不好,产乳少的母猪,可与产后第一天上午和下午各给“促乳灵”一包,第二天即可见效,吃足初乳的概念是在产后12小时内进食50毫升左右,将能提供足够的免疫蛋白以保证新生仔猪抵御多种疾病。
3.2加强保温,防冻防压保证温度1-3日龄31度左右,3-30日龄23度左右。对初生、补料时期的下痢,宜先用调痢生,促菌生不仅使仔猪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占优势,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入和增殖的作用,还可防治下痢。
3.3给3日龄的仔猪注射血多素或者右旋糖酐铁。同时于7日龄以内注射亚硒酸钠即可防治营养性贫血和缺硒引起的下痢。
4 治疗方案
一般认为无特效药或药物治疗无效。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采用复方抗病毒药物+林可霉素类抗菌药+复方葡萄糖盐进行总额和治疗,有效率80%以上。
4.1抗病毒药物:可使用病毒唑与黄苠多糖的复方制剂,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物有一定抑制作用;黄苠多糖通过增加猪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抗病毒。
4.2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粘杆菌素;林可霉素类药物(如菌炎宁)对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弓形体等)有特效,可有效控制肠道致病菌混感或继发感染;可治疗结肠炎症,促进肠道(尤其结肠)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有抗厌氧菌作用,有助于修复肠粘膜,恢复机体消化和吸收功能。
4.3葡萄糖盐: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维生素C10克、葡萄糖24克、常水1升。每千克体重30-52毫升,饮水或灌服。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农业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