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毓翠+陈征
引言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型作物之一,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玉米种植面积整体上呈现缩小趋势,怎样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更高产量的玉米就成为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农民群众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由于种植技术不科学,常常影响到玉米产量和品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玉米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玉米科学种植有一定助益。
黑龙江省是我粮食生产的主要省份,由于该地区土壤肥沃、有机质充沛、污染少,玉米产量高品质优异。但是由于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意识不强,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本次研究部主要就土壤翻耕、种植密度和病虫害防治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现将内容介绍如下:
1 土壤翻耕不彻底问题和对策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多种土壤环境下生存。为了保证玉米获得高產和稳产,在播种前就需要做好土壤翻耕工作。但是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存在翻耕不彻底,施肥不合理的现象。在一些农民的思想中,土壤翻耕并不重要,将种子播种后只要能出苗就行。还有不少农民群众为了赶播种日期不翻耕土地直接播种。此外,基肥施入不合理也是土壤翻耕中常见问题,农民重视化肥的施入轻视有机肥施入,导致土壤逐渐出现板结,耕作层逐年变浅。
针对翻耕不彻底,施肥不合理现象,就需要我们让农民群众认识到翻耕和合理施肥的重要性。播种前科学选择种植地,保证地面平整,土壤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较好。要实施以土壤深松为基础,松土、翻耕、耙地相结合的翻耕制度,坚持2~3年进行一次土壤深松作业。深松深度维持在30~40cm之间,翻耕深度维持在20~25cm之间。结合翻耕整地还要做好施肥工作,在掌握田间肥力状态的前提下,要科学施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控制好氮肥的施入量,增施磷肥和钾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2 种植密度问题和对策
玉米的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玉米的种植密度。很多农民群众在种植玉米过程中都是凭借主观经验估算种植密度,但是由于估算不科学常常导致种植过密或者过稀。由于玉米地上部门枝繁叶茂,生长需要一定的空间,一旦种植不合理将会严重影响到玉米产量。
针对上述问题,要指导农民群众结合不同玉米品种进行科学种植。耐密植的紧凑型的玉米一般每亩定植4000~5000株左右。非紧凑型玉米每亩定植3500~4000株左右。结合立地条件,土壤肥力较好的可以适当密植,土壤条件较差的可以适当稀植。播种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玉米是行距和株距,播种深度控制在5cm左右。
3 病虫害防治问题和对策
玉米整个生育期可能会遇到多种病虫害威胁,病虫害危害程度严重影响到玉米产量和品质。农民群众在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防治意识,常常错过最佳防治实际。防治中多种农药大剂量混合使用,加大了病虫害的耐药性,病虫害防治难度越来越大。
针对这种问题,就需要农技人员指导农民群众科学防治病虫害。一般情况下高湿、高温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生长繁殖,因此,要指导种植户在这些时期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玉米苗期是病虫害防治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病虫害要从苗期抓起,按照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推荐农民群众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要控制好农药的使用量,能使用一种防治的尽量不要使用多种农药联合防治,同时,在农田还可以利用害虫天敌、射频灯、黄板、性诱导素等生物物理防治手段进行综合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双鸭山中心支公司八五二保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