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红疆+李云华
引言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保护耕地免受污染的办法之一,文章通过对传统农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换进行了有益探讨。
目前,我国耕地退化严重。原因一方面是中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土地污染加重的问题越发严重,包括工业废物污染以及农资投入品的污染。尽管造成耕地退化的原因众多,但不可否认,农资产品的过量投入是造成耕地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资料显示,我国总体化肥用量接近峰值,将来会迎来肥料零增长时代,零增长时代的到来对肥料技术研发、服务机制提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耕地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我国农业能否持续发展,而农业持续发展了,农资也才能持续发展。国家针对耕地污染、农药残留、肥料导致的土壤二次污染提出“一修复、两减少、三基本”战略即修复农产品产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和畜禽粪便、秸秆、地膜基本循环利用。
1 传统农业
1.1 传统农业的定义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以农民世代积累的传统经验来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经济为主的农业。
1.2 传统农业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它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其生产的主要动力是畜力,并由此形成一整套技术措施,如良种选育、有机肥的制作及使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壤改良、轮作制度、病虫害防治、农机具改进、自然能源的利用等。
1.3 传统农业技术
1.3.1传统农业讲求精细的土壤耕作和田间管理。
1.3.2传统农业重视选用良种
几千年来中国选育和积累了大量适于不同农田条件和经济要求的品种,从丰产、优质到抗逆等各种类型都有,作物品种资源居于世界首位。
1.3.3传统农业强调施肥的重要和保持地力
充分利用人畜粪便、种植豆料绿肥、桔秆还田、人工沤、烧制熏土等,以及把一切生活消费后的“废物”归还土壤。
2 传统农业在农业环保中的优势及问题
2.1 传统农业在农业环保中的优势
2.1.1避免化肥污染
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可导致耕地土壤板结、酸化严重,如长期施用氮肥可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质变劣,长期过多施用化学钾肥会使土壤板结,土壤pH降低。化学氮肥利用率只有30%-50%,其余的被雨水淋失或以径流方式进入河流,严重时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地下水。调查结果表明,近20年我国土壤pH平均下降了0.5个单位,pH<5.5的土壤從30年前的7%上升到目前的18%,而在自然条件下土壤pH值每下降1个单位通常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因此,传统农业耕作管理方式可有效保持耕地土壤优良环境,有效控制耕地土壤酸化。
2.1.2避免农药污染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时,如使用不合理,在杀死防治对象的同时也会杀死其天敌,长期使用农药会使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同时污染耕地土壤环境和农产品,威胁人类健康。因此,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可避免农药残留经食物链反复循环污染,形成危害。
2.1.3避免农膜污染
地膜自行分解难,残膜回收困难,如土壤中残膜过多会妨碍作物根系正常生长和土壤水份、空气、营养元素的正常分成和运行,破坏土壤理化性状,造成土壤板结,蓄水性能降低,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农膜漂移到水体中,更难以裂化、降解,可导致水面污染。
2.1.4避免养殖业污染
参照德国腐熟堆肥中部分重金属限量标准,我国商品有机肥料和有机废弃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状况与分析表明:我国鸡、猪、牛粪便重金属超标,其中,鸡粪21.3%-66.0%,以镉、镍为主; 猪粪10.3%-69.0%,以镉、锌、铜为主;牛粪2.4%-38.1%,以镉为主。在传统养殖中不使用禽、兽药、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兽药、渔药及重金属,不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1.5避免耕地地力下降
相关研究表明,耕地表土层40%以上的重金属以有机质结合态形式存在。耕地有机质含量的大幅下降,可导致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重金属含量减少,造成重金属活性的释放。因此,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增加耕地土壤自身承载能力,缓解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对农作物的危害。
2.2 传统农业存在问题
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虽然对环境污染小、产品品质较好,但由于管理不够规范,多数产品感官特征不佳,形状大小参差不齐,商品性差,产量低,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
3 改进
3.1 传统农业与有机农业的区别
3.1.1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兽药、渔药)、化肥、农膜、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1.2传统农业与有机农业区别
传统农业即有机农业,但传统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而有机农业是集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功能的农业产业产业链。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采用了注重生态的系统方法,包括长期规划、详细跟踪记录以及对设备和辅助设施的大笔投资。
3.1.3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我国有机农业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我国有机产品多以植物类产品为主(主要以种植业产品为主,其次是野生植物采集产品),养殖业产品(包括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较少。其中有机茶等部分有机产品已实现出口创汇。2003年后,随着《认证认可条例》的实施有机产品认证工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一管理和有机产品认证的社会化,极大地促进了有机产品特别是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国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达26家,有机产品获证企业达4000多家,发放有机产品认证证书4800张,有机产品认证基地面积达260万公顷。
3.2 改进途径
3.2.1政府主导
国家要进行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调控,针对有机农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并对其发展进行调控,在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3.2.2 加强关键技术推广,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快推进有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推广,强营化销宣传,促进绿色消费,促进有机产品优质优价,确保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发展有机农业效益分析
3.3.1社会效益
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口感好、食用安全环保的产品,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3.3.2生态效益
由于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业投入品,并对有机废弃物进行了合理利用,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特别是农药、化肥和农膜的污染,有利于恢复和维护生态平衡。
3.3.3经济效益
3.3.3.1 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有机农业能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有利于农产品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升市场竞争力。
3.3.3.2 促进农村就业、农民增收。有机农业是一种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全新的观念、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投入。有机农产品要国内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通农产品高了10—50%以上。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是促进农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遍产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一倍以上。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3.3.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延伸产业链。以有机家庭农场、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为主,充分利用农村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提供必要的农事生产、生活设施,因地制宜创办各类休闲观光生产园,打造农村旅游产业,吸引城镇及附近居民来观光旅游,享受自然田园风光,丰富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作者单位:沧源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