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艳春
前言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品的一种生产体系。发展有机农业是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机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进程还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缺乏有机技术和知识,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有机农产品认证难、销售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就需要我们及时转变理念,强化政府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推动地区有机农业持续发展,更好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推动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我国有机农业理念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引入的,经历了从有到无、农产品品种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提高,生产区域逐步扩大,认证体系不断建设和完善,社会大众人认知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对进一步推動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渐体现出来。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对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明确的要求,这就为地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抢抓机遇,推动地区乃至我国有机农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1 有机农业的生态文明属性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除了强调提高物质生产能力之外,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强调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不能随心所欲,破坏自然环境。生态文明重视发展,更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强调重视生态规律,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套件,生物多样性,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并发挥好生态系统本身的优势和特点,禁止使用转基因技术、化学合成物等物质,尽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干扰,甚至达到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目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展有机农业同样重视认的需求,重视人体健康。有机农业以生态、健康、公平、和谐为发展原则,尊重生态经济规律,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共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积极尝试,是农业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
2 推动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2.1 加快推动标准化基地建设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自建基地,或非农企业投资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建设基地,以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种子(苗)、有机肥(饲)料、生物农药和技术服务,统一订单、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收购。二是支持专业村、专业合作组织建基地。有机食品龙头加工企业要带头建立自己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此来带动乡镇发展基地。有机农业重点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与有机食品企业对接,选择不同的主导品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点建设好2-3个连片1000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要用严格的有机生产标准加强基地的标准化管理。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大户能人的示范作用,鼓励种植大户、科技能人带头建设基地,形成一人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能人效应。
2.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扩大宣传,提高认识。通过新闻媒体和农业科技培训等渠道,加大发展有机农业的宣传力度,使农业生产者、农产品消费者均能正确认识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作用和长远意义,将发展有机农业转变为农业生产主体的主动行为。继续加大与本地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提高我县有机农业科技含量,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成功为契机,积极引进先进科研人才,大力开发有机农业新产品、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我县有机农业科研能力
2.3 规范有机产品生产程序
建立和健全有机农产品追溯体系,实行生产许可制度,有机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有机产品,必须申报有机认证,必须按照有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加工。龙头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在创有机品牌上下功夫,凡是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要争创国家级驰名商标,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争创省级著名商标,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争创市级知名商标。
2.4 完善有机产业发展机制
在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执行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强化绿色有机农产品检测,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把产品质量关,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要根据国家有机产品生产要求,培养有机农业基地内部检查员队伍,对有机农业生产过程加强管理。要加大资金投入,扶持有机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有机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同时加大有机产品的打假力度,全力维护万载有机产品形象。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前杨镇人民政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