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胜功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各种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但是在当今时代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亟需对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转变,提高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并详细的分析了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并对农业的转变与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1066
1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1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都遵循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比较落后,很难适应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的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根据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制定出合适的管理制度,确保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农村经济管理的模式比较落后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的管理模式一直都比较落后,无论是农产品的生产还是流通与消费,都依靠传统的农业发展与管理模式,缺乏相应的创新。在当今时代,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够吸引市场的目光,在市场上占据有利的地位。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过分的追求农产品的数量,忽视了对于产品内容的创新,并且在营销手段上也比较落后,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基本为零,对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1.3 小农经济理念固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村经济体系都是小农经济体系,小农经济是以农户个体为单位精耕细作,但其在生产的过程中过于分散,并且农产品大多数都是用于自给自足,很少用来进行商业交换,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形成产业化的规模。小农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居民能够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但是也限制了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进一步增加。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打破农村居民传统的小农经济理念,引入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理念,促进我国农村生产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2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方向
2.1 创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对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展开创新性设计,最大程度上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人员还要鼓励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对现有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2.2 实现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时代發展的潮流,在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大农业经济管理的经济拨款,加快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转变。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在农村建立信息化的经济管理体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购买合适的信息化设备,做好信息体系的建设,并且还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与计算机知识,确保其能够适应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2.3 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管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农业的发展一直都未能够实现产业化,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化生产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还能够创建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园,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经济的产业化管理,建立产业化的农业基地。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农业优惠政策,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这其中,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农业合作关系的建立,并且以当地政府出面组织构建了相关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而正是在政策以及经济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建立合作关系,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农产品产业基地,实现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标准化加工,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2.4 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一直以来,因为我国农业经济模式的落后,农民的生产规模都很难扩大,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支农惠农政策的管理,确保所有的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在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农村农机的数量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增长,有效的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的质量。除此之外,在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很多的小型农产品企业逐步的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改革,实现了产业化的生产,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向确保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合理的开展,必须要对现有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管理质量,确保管理过程的公开化与透明化,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实现财务民主公开
要想真正实现财务民主公开,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将财务公开榜张贴在村委会设立的公开栏上,并现场拍照。在接受群众监督期间要将围观的群众拍下照片,让全体村民对村所有财务收支了解、知情。财务公开榜公示期限不能少于5d,在第5天还要将财务公开榜再次拍照,要求所拍的照片都要有拍照日期,最后将所有影像资料存档;要建立相应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对于农村财政的变动必须要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监督小组进行共同审批以后才能够开展,避免一言堂影响财政管理的可靠性。endprint
3.2 提高集体资金审计的质量
在进行集体资金的审计时,通过常规的审计手段无法发现一些比较隐蔽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对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重点的审查,实现针对性的审计,确保在审计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所有的问题,保障审计的质量,为我国农村财政审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
农村民主理财小组主要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民代表组成,其一般包括5~7位代表。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民主理财小组应当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能够辜负群众的信任,秉公办事,认真处理所有的财务管理工作。通常情況下,在选举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时,应当确保选举的成员具有一定的口碑与群众基础,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基础,了解相关的农村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选举的代表能够在实际的管理中发挥相应的管理作用。民主理财小组需要对集体财务进行全面的监督,并且定期对集体内的财政状况进行审查,确保财务活动的正常。并且在做出一些比较重大的财务决策时,必须要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参与首肯以后才能够正式的开始实施。
4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建议
4.1 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与发展
要想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管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要让人们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逐步的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对此我国农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对农业经济进行规范化与合理化的管理,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管理质量。
4.2 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在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上进行改良,结合我国实际状态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通过科学的管理体制来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科学的管理体制下,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农业经济的产业化改革,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进行深度的加工,促进我国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应当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以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来推动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4.3 充分保障农民的整体利益
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保障农民的整体利益。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要能够调节各方面的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防止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贪污腐败和不作为的现象。同时政府部门应当转变自身的职能建设服务型的政府,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4.4 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
要想达到更好的农业发展效果就要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这就要求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水平,让农业科技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运用到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当中去。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能够大大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5 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却不是一个农业强国,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都不算高,究其根本因为我国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因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比较落后。针对现有的农业发展问题,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法,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的全面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敏.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13(6):218.
[2]王梅.浅析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21):138.
[3]谭智杰.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趋势[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17(42):12-13.
[4]郑宝侠.浅析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22(9):59.
[5]宓增军.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19(4):185-1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