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霞
即墨这座江北名城,有着悠远的历史,也有着生动的现在。这座城有着说不尽的故事,从过去到现在被一再讲述。这里有即墨古城安放着乡愁,有商贸城、汽车城承载着产业,而蓝谷作为一座海洋科技新城,则是这座城的未来所系。
连滨海,融青岛。通过一条滨海大道,在即墨的东部,一座鳌山湾新城正在崛起,青岛“一谷两区”中的“一谷”便在此处布局,这也是即墨建设特色精品城市棋局中的重要一子。
涉蓝高端要素的集聚
2016年,青岛提出建设“三中心一基地”: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打造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离不开以蓝谷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发力点。
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市提出了“中国蓝色硅谷”的战略构想;2012年1月,青岛蓝谷核心区工委、管委挂牌;2012年4月,蓝谷核心区规划通过评审,“中国蓝色硅谷,海洋科技新城”成为总体发展定位;2013年5月开始,蓝谷核心区各重点项目相继动工;2016年,青岛蓝谷已初步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盘子。
“建设青岛蓝谷等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使蓝谷成为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国家高科技研发及高技术产业重要集聚区域,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对蓝谷做了这样的设定,海洋科技,来自近年来快速聚集起来的一批“国字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如今,新一代全球综合科考旗舰船“蛟龙号”、“科学号”、“向阳红01”在这里安家,已经开门纳客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面向世界建设国际领先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攻关平台……
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蓝谷研究院等16个国家级海洋科研平台成立,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等18所高校在蓝谷设立校区或研究院。这些智力要素不断聚集,构成藍谷发展的潜力。海洋是未来发展的空间所在、动力来源,为何除了一些沿海高校看中了蓝谷的科研集聚力量,一些内陆高校也开始寻求自身优势专业与海洋的契合点。“青岛的海洋科研力量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过去更多的是集中在基础研究方面,通过与一些内陆高校的优势专业相结合,未来在海洋工程等应用型科研方面,也有望得到强有力的智力保障。”青岛蓝谷管理局招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人才是创新的供给侧
“现在我们国家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是发展的供给侧,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供给侧。”这是中科院院士、青岛海洋科技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的观点。
蓝谷也深刻认识到了人才集聚所能产生的巨大能量,随着“国字号”科研机构和“985”“211”高等院校扎堆落户,蓝谷成为高端人才集聚区。除了这些大院大所强大的人才吸引力进发,创新型企业、先进制造产业也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一极。4年来,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据了解,目前蓝谷已引进全职与柔性人才累计达到35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海外人才52人。
作为“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母港,国家深海基地目前科研工作人员58人,潜航员8人。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先后引进马建国、庄晴光、宋浩等“千人计划”专家6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3人。青科大中德新能源与环保研究院聘请谢克昌院士任院长,袁亮、陈勇两位院士常驻研究院,11位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3年内将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80余人……
“在创新发展中,谁占领人才制高点,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即墨市委副书记、市长,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张军介绍,青岛蓝谷致力于打造国际海洋创新高地,面向全球范围内引进涉蓝高端人才,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竞争新优势。
随着蓝谷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深海基地的码头上,承载着我国探测深海大洋重任的科考船和“蛟龙号”深潜器已经数次从这里出发,又数次带着成果归来;海洋科技国家实验室正式运营,已经在2016年举办了堪称“海洋领域G20”的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等重大活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已经在2016年9月迎来了第一批千余名新生……蓝谷核心区承担着建设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智慧中枢的使命,未来五年的行动计划中,蓝谷的目标这样写道:“到2020年,新增涉海科研机构28家以上,涉海科技人才4.3万人以上。”
科技成果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创新驱动一方面是鼓励加大科技研发,另一方面是要增强科研应用性和成果转化,打造出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让创新真正变成动力。
近年来,蓝谷积极依托自身在科研氛围、政策辅助、资金扶持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成功吸纳了一大批掌握最新海洋科研成果的高科技企业进驻。
温差能发电,属于利用表面海水温度和500米以下海水温度的温差完成热交换,从而发电的一种新能源研究。在蓝谷,国家海洋局一所研究员刘伟民博士就是温差能发电项目的负责人。“以火电为例,是用煤炭烧水去带动发电机,而我研发的这套设备是用温热海水去蒸发低沸点的氨水等工作介质来发电。原理不变,但‘内容换了,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要面对和解决很多棘手问题,非常不容易。”刘伟民介绍。
真正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要克服种种热损失和热消耗,要显著提高热力效率,使这种新能源发电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效益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成果转化的技术难点,而这些研究工作都离不开一个先进的实验室。“我把这个项目的科研实验室放在蓝谷,既是看中了这里聚集了很多海洋科研力量,有好的氛围,也是因为蓝谷很重视这个项目,尽可能地为我提供场地、设备、资金、市场等各方面的帮助。”
在蓝谷,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企业还有很多,致力于打造海洋生物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产业联盟,使用天然纳米材料和海洋生物萃取物研发新型农药受控助剂的青岛中科禾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水下机器人产业的青岛罗博飞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掌握波浪能发电关键技术并积极寻求应用的青岛威展海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些企业都在蓝谷里找准了自身的科研定位和转化方向,俯下身去专攻某一个具体的海洋产业,令整个蓝谷呈现出科研转化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企业的科研投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能做的,就是营造创新氛围,改善创新环境,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走向产业。数年来,蓝谷为不断涌现出来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不断努力,不仅为有创新有潜质的项目或企业免费提供办公和实验场所,还依靠政策优势为缺乏财力启动的项目筹措运转资金,不仅在蓝谷内定期组织不同领域的企业们坐在一起交流互通有无,还主动走出去从政府层面为蓝谷内的高新企业寻找各种发展资源。
如今,青岛蓝谷既是科研创新的高地,也是成果转化的高地,更是企业发展的高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