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丽 苏磊 陈乐乐
1 引言
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许多动物如蛇类、鸟类、鼠类等的食物来源。在食物链中它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物之间传递污染物的桥梁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靶标陆生土壤生物。因此 ,农药对蚯蚓的毒性 ,是评价农药对生态系统环境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至今,有关烯啶虫胺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报道较少。本文采用人工土壤法 测定了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为进一步研究它们对蚯蚓的分子毒理学效应,全面评价其毒性及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供试生物与试验药剂
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oetida),引种于山东农业大学,在实验室内用牛粪饲养。挑选已出现繁殖环带的健康成蚓,体长5~6cm,体重在300mg~600mg之间的个体用于试验。
试验药剂,97%烯啶虫胺原药(样品编号:2017H001),由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产品检测中心提供。
2.2试验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11部分蚯蚓急性毒性试验及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SOP,按设计浓度定量称取样品0.2062g,用少量丙酮溶解,再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稀释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得到2.00×103 mg a.i. /L母液,然后用蒸馏水稀释成试验所需浓度。在标本瓶中加500g配置好的人工土(在标本瓶中土的厚度不低于8cm),每個标本瓶中再加入150mL试验药液,使土壤中药剂浓度达到试验所需浓度,土壤水分含量达到30%。充分拌匀后,每个标本瓶中加入10条蚯蚓。以加相同体积的人工曝气水为空白对照。移入蚯蚓后用保鲜膜封好瓶口并用大头针扎约20~30个小孔,保持蚯蚓生存环境透气。
2.3数据处理
试验结果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97%烯啶虫胺原药对蚯蚓7d和14d的半致死浓度值(LC50)和95%置信限。
3 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被试物质97%烯啶虫胺原药对蚯蚓急性毒性为(见表1、表2):
LC50(7d):8.75 a.i.mg/kg干土,95%置信限:6.90 a.i.mg/kg干土~13.5 a.i.mg/kg干土
LC50(14d):4.93a.i.mg/kg干土,95%置信限:4.24a.i.mg/kg干土~5.78a.i.mg/kg干土
4 试验结论
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T 31270.15-2014)第15部分“蚯蚓急性毒性试验”, 农药对蚯蚓急性毒性按LC50的大小划分为以下等级:LC50>10a.i.mg/kg干土为低毒,1.0a.i.mg/kg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