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战的共享单车,骑向哪里?

2017-09-29 02:13苇杭
中外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啸虎金沙江摩拜

苇杭

2016年1月30日,共享单车ofo创始人戴威既意外,又惊喜,因为他拿到了金沙江创投1000万元A轮投资,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ofo,这个发端于校园的共享单车品牌那时已覆盖五所学校,每天有1万多订单,同时也背负着600万元的外债。2016年明,在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的撮合下,ofo顺利融得A+投资,其中就有著名的真格基金。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另一品牌摩拜顺利进行B轮融资,领投方是新锐投资机构熊猫资本、愉悦资本以及李开复的创新工场,而他们跟金沙江刨投、真格基金既有相似的逻辑,又有不同的考量点。

商业逻辑相似,但考量点不同

相似逻辑在于,看中的都是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

首先,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校园外的都市中,一公里的短途出行都是刚需,这从共享单车一上线,注册人数蹭蹭上涨就能得知。

其次,共享单车是toC产品,用户基数大,规模容易陕速扩张,也是短途单车出行的高频行为。

再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几个刚需中,在出行领域有滴滴模式的成功,但汽车并不能覆盖一公里出行,而共享单车正好是打车出行的补充。滴滴的成功让共享单车有了更具体的对标目标和想象力。

还有,政府此前经营有桩自行车,用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但有桩自行车对用户来说,并不方便,而加持互联网平台的共享单车则具有随骑随走随停的特征,既响应了政府的诉求,又解决了有桩单车的不便,更不会增加环境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共享单车都是很好的商业模式。而共享单车模式的押金和实时收费,又会保证单车平台一开始就有现金流。

这些都成为了共享单车被投资人看好的重要因素。但为何有的投资人选择ofo,有的投资人却选择摩拜?

在决定投资ofo时,朱啸虎算了一笔账:一辆自行车成本200元,在校园中,每骑一次收费5毛,每天能骑10次,总共5元,成本40天就能收回。如果再算上维护、偷窃、损坏的成本,三个月就能收回。再保守估让,半年内或者一年内一定能收回成本。

金沙江创投罗斌再算一笔账:中国近8亿城市人口,每8个人中有一人每天骑车3次,一天就是3亿单。即便加上损毁率、丢失率,最后的数据仍然乐观。而共享单车除了造车成本,几乎不用烧钱。

正是对成本的考量,摩拜也曾给金沙江创投递过商业计划书,而相比ofo一辆车200元的成本,摩拜因为自己设计制造,成本高昂,每辆车将近3000元,于是被金沙江创投拒绝。

对此朱啸虎说:“摩拜布一辆车,ofo就可以布10辆。在中国互联网活下来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成本低。”

然而,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同样的事实,只不过考量点不同,就能让一些投资机构投摩拜而非ofo。

启明创投参与了摩拜单车D轮融资,其合伙人黄佩华认为,摩拜推出的高耐久、易管理型单车正是产品能力的体现,而这样的产品设计能减少车辆损坏、丢失的概率,进而降低运营成本。

而投资摩拜单车的投资方同样在做市场调研,并建经济模型,推演五年后摩拜单车的数量、骑行次数和用户数量,而非将车设定为三个月的生命周期。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曾公开表示:“一辆摩拜单车造价3000元,未来随着量产和技术优化成本会逐渐降低。”如今,摩拜单车的成本已降至1000元上下。

合并?战争才刚刚开始

同样是出行领域,滴滴、快的的混战至今还让我们记忆犹新,他们很陕合并,而Uber的加入,在更加激烈的混战之后,同样走向了合并。

除了出行领域以外,在线旅游、团购、生活服务,一波又一波的互联网模式最终的结局似乎都走向合并这条路。

共享单车也会如此吗?

首先,无论是之前的团购网站还是滴滴、Uber中国,其模式都在于通过高额的补贴来迅速扩大规模,而打车领域,客单价高,动辄数十元、百元,因而这样的补贴非常见效。但与打车领域不同,共享单车路程短,客单价便宜,5毛、1元的单价已无补贴的空间,低廉的客单价使得用户对价格失去敏感。

补贴战无效时,共享单车平台要想胜出,考验的是共享单车平台的规模、对供应链的把控。规模来自于产能,而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供应链的把控,一辆自行车的制造,从元件提供到最终组装,链条很长,涉及十多家企业,如何协调供应链上的企业协作,并不容易。共享单车给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了春天,但选择什么样的自行车制造商,以及后者是否看好并支持共享单车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还考验产品能力、运营能力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把握。因此,每个平台都会有差异。

一级市场研究咨询机构FellowPlus创始人兼CEO郭颖哲认为,正是如此,这场共享单车之战才会愈加好玩、持久,因为没有合并的必要。

拿摩拜和ofo举例,摩拜一开始就自主设计,自建工厂生产自行车,因而尽管造价高昂,但铝合金材质、实心胎、智能锁、GPS等使得摩拜更具有品质感。显然,摩拜是以产品驱动市场。而ofo则试图通过造价低廉的自行车来快速抢占市场,扩大规模,但因为更注重成本,因而它的损毁率、丢失率较高。ofo的思路则是典型的运营驱动。

如此看来,两家有着截然不同基因的单车平台,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因而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合并的基础。

正是如此,ofo投资人朱啸虎在2016年9月公开表示,共享单车三个月之内结束战斗,而实际上,迄今为止,战斗未结束,而且激战更酣了。而随着小鸣单车、小蓝单车、优拜单车等其他品牌的加入,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市场的打法将更加多样。而合并却为时尚早。

激战的同时,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在哪里?

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认为,待用户量的规模扩大之后,收入渠道并不仅仅是租金那么简单,可以有廣告,也可以有电商,想象空间大。

而郭颖哲认为,碎片化保险将是未来盈利模式的应用场景之一,因为骑共享单车酿发的事故,责任无法认定。那么,保险就是一种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共享单车不一定非要面向C端,B端的外卖和瞬时物流很发达,共享单车覆盖的短距离网络,可以支撑这样的应用场景。

责任编辑:朱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啸虎金沙江摩拜
开挂的“金沙江”
中华谣
朱啸虎:对“夫妻店”创业模式很谨慎
摩拜推出多项福利,同时发布摩拜助力车
摩拜的宿命
朱啸虎回忆与马化腾争执细节:Pony都是秒回
朱啸虎自带风口的投资人
摩拜单车的英国初体验
行走金沙江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