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霞
摘要: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中要与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那么,班主任与家长交往时,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合作呢?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谈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长;沟通;技巧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219-01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呢?班主任和家长如何进行沟通呢?
1.作为班主任应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电话访问)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全方位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地发展。
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家庭进行联系的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我认为小面积的有针对性的适时家访还是很有必要。在方法上,要改变过去家访就告状的做法,家校联系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也要对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指导,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建立信心,更要发掘学生的潜能。家访还要给家长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同时也要实事求是恰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明明白白地看清自己的不足,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要让学生感到家访是一次难得的师生沟通,是在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中的对话,家访带上更多的人文关怀的特征。这种家访一定会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真实表白自己,学生如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就会畅所欲言,老师可从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发展动向,便于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解开学生各种心结。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生活的另一面,全面了解学生性格,有助于及时纠正学生平时不易表现出的性格缺陷。
2.认真筹备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作用
家长会是一次集中学生家长到校进行的一次会议,利用得好,可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和家长应配合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
常听身边的老师说,开家长会是最头痛的事情。我则不这么想,我认为家长会是最能展示学生一个学期取得的成绩的时候。往往一个成功的家长会会使家长对老师有一个重新的了解与认识。所以,开成功的家长会也成为我心目中追求的目标。在这方面自己做了一些尝试:总结起来就是开"三有型的家长会"。
(1)家长会要“有看的”。每次家长会,有三看。一看规定的作业和试卷:我要求学生把作业和试卷摆放在课桌上,这样方便家长掌握自己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态,学生也会认识到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平日学习的积极性。二看家长报:板报内容为学生成绩(不排名)和表扬栏两大部分。学生的成绩是家长最关心的,公示出来可以使家长掌握自己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习惯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孩子的综合能力出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这对家校进一步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将大有益处。每一次班报最大的亮点是表扬栏,我在平日尽最大可能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各项运动比赛、优秀作文展示、学科课前优秀、表现突出的班委或科代表、纪律标兵、学习标兵、生活标兵等等。学生是孩子,她愿意把自己的荣誉与家长分享,从而也会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对老师的信任。三看孩子们的成长记录本。每个孩子一本成长记录,里面记载着他们半个学期以来的成败得失,有自己的分析,老师的鼓励和家长的寄语。
(2)家长会要“有听的”。我们常见的家长会基本就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管家长是否喜欢听,更不理会所说的是否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用。在家长会中,我做了大胆的尝试与改革,对于班级各项活动由学生们自己来总结。根据平时分工不同,把班级工作分成几大块儿,分别由分管班级干部来汇报活动情况。如班级日常工作由班长来汇报,班级文体活动由体委来汇报,有关班级备品和好人好事情况由组织委员来汇报,其实最了解班级日常管理的就是这些学生。由学生来汇报班级各项活动的家长会形式很受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3)家长会要“有做的”。对于孩子的评价我也做了尝试。以往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孩子们得到的只是老师的只言片语,而老师对学生的这种评价只是片面的。这学期,对于学生的评价我增设了孩子写给自己的话(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同学的话,老师的话和父母的话四个部分,家长在家长会期间可以看到其他三项,然后当场写下自己对孩子所要说的话。大部分学生敢于肯定自己的闪光点和内在潜力,也挖掘出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信,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可以全面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而且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使每位孩子可以老师,家长,好朋友的评价中受到激励,从而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尊与自信。
通过这种形式的家长会,可以说增进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家長对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表现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于孩子的长处和不足也尽收眼底。犹如巴桑提在《家长眼里的老师》一文中所说的"最优秀的老师会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一道分析、解决问题,在指出他们的缺点的同时也指出他们的优点。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