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刻理解媒体的本质

2017-09-29 03:01周志懿
中国传媒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公信力介质渠道

文/周志懿

卷首新语

要深刻理解媒体的本质

文/周志懿

媒体是连接万物的桥梁,是通道,是纽带,是平台。媒体应该兼有生产者、传播者、连接者等三重身份。生产:新闻在内的信息内容,通过不同体裁来呈现。传播:依托于不同的介质与渠道传播,以追求有效到达率与有效阅读率为原则,而不是限于某一种介质上。连接:包括纸媒在内的媒体一样都可以是万物互联互通的平台。

无论传播介质如何更新迭代,其基本的方法论却是始终没有变的。媒体运作,无外乎这三个层次,即如何到达,如何影响,如何开发。

如何到达?这是传播力的问题。媒体生产的内容,依托渠道让受众尽快地了解,因此,在这一环节,就要考察介质与渠道的时效性与有效到达率。一般来说,当然是什么最快,就采取什么传播介质与渠道。所以,前些年大谈特谈的网络新媒体的问题,主要还是涉及传播渠道的问题。就纸媒而言,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纸张这一传播的介质慢了。

如何影响?主要是产品力的问题。媒介到达受众手中,接下来就是如何打开知名度以及让受众对媒体产生信赖,树立起品牌的忠诚度。受众对媒体的忠诚度也是媒体公信力的一种表达方式,只有具有了足够的公信力,才有可能涉及下一步的公信力变现的问题。要树立公信力,主要靠内容的精道与品牌的树立与维护。内容的精道,主要包括权威的高度,理论的深度,信息的广度,特别还有时尚度。

如何开发?从经营的层面看,到达与影响都是为变现服务。变现的程度有多大,取决于你对受众的开发能力有多强。受众除了对信息的需求,更有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需求即是市场。

(作者介绍:周志懿,资深传媒人,《中国铝业报》副总编辑,长期关注传媒变革。著作出版《大传媒时代》《有一种根叫故乡》,主编《在北大讲传媒》《在人大讲传媒》《变局与转型》《中国传媒创新启示录》等传媒丛书。)

猜你喜欢
公信力介质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与应用
信息交流介质的演化与选择偏好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省级党报如何扩大在基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浙报集团分社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
“公信力”和“公信度”一样吗?
脉冲周期介质阻挡放电作用的PIV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