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生姜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特效刷新你的宇宙观
文/李生姜
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对于科幻电影还真是念念不忘,《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已经是他拍的第四部科幻片了。前三部分别是:1983年的处女作《最后的战役》,1997年的《第五元素》,以及2014年那部充满哲学思辨的《超体》。
影片开头展现珍珠人生活状态的段落简直脑洞大开,珍珠人早上起来之后用珍珠洗脸,转换兽吃掉一颗珍珠之后随即就会拉出更多的珍珠,种种设定不仅想象力丰富,还充满了童真童趣。缪星的设置,更让人联想起《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
导演为观众建立起一个无比浩瀚璀璨的宇宙观,将故事背景放置在28世纪的太空宇宙,并为影片故事创建了一个主要场景——千星之城,作为汇集所有顶级科技元素于一身的星际大都市,这里集中了3236个外星种族、5000种通用语言、2000万太空居民,并且,像华尔街,科学城,联合国,百老汇等这些元素都会在电影中有所呈现。导演在影片中还创造了多维宇宙空间,角色可以轻松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
其实,早在拍《第五元素》的时候,吕克·贝松就想把《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故事搬上银幕,无奈20年前的特效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将心目中众多外星人角色呈现到大银幕上。直到2009年,吕克·贝松看到《阿凡达》的上映,才觉得时机成熟了。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总共有2700多个特效镜头,比《阿凡达》还多了700个。如果说,《阿凡达》改变了全球观众的观影习惯,带来一场电影工业的革命。那么,《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则通过顶级视效的呈现重新刷新了观众的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