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熙的核计划,被基辛格搅黄了

2017-09-28 19:03郭笑迎
今日文摘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施奈德朴正熙核武

郭笑迎

美国最新解密档案显示,早在1970年,韩国政府就已着手秘密研发核武。

1974年秋季的某一天,美国情报部门将一份秘密报告送到国务卿基辛格的办公桌上。报告称,韩国总统朴正熙曾告诉媒体,他已要求本国专家到1977年研制出核武。这是美国福特政府首次确认韩国在搞核武。报告还称,如果韩国继续研发核武,将对地区稳定及美核不扩散政策“产生令人不安的影响”。

这批秘密文件最近由华盛顿大学国家安全档案馆公布,内容包括上世纪70年代朴正熙政府搞核武的来龙去脉以及美国的主要应对策略。

缘于朝鲜研发核武和美国撤军

韩国对核武的兴趣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韩国国内并无反核情绪,因为原子弹对于击败日本起到了重要作用。时任韩国总统李承晚对发展核武很感兴趣,财政支持核武研发,并将其列为长远计划。

上世纪60年代,朴正熙通过发动政变上台后,急于得到美国的认可和支持,于1965年主动向越南派兵支持美国,韩美两国的关系因此更加紧密。

上世纪70年代初,陷入越战泥潭的尼克松政府实施全面收缩政策,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步兵师。一名负责国防事务的韩国高官回忆称,1971年11月,意识到对美国过分的军事依赖,朴正熙认真同他探讨了本国发展核武的可能性,并开始秘密实施“890核武计划”。

但实际上,梳理朝鲜半岛的核发展史发现,美国对韩安保承诺的失效和收缩政策,是韩国研发核武的主要原因,但并非关键原因。美国政府减少在韩驻军的同时,重申了对韩国的安保承诺。1975年春,美国总统福特上台后,还曾警告朝鲜不要因美国从韩撤军就妄作各种推论,不要低估美国保护韩国的决心。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在接受采访时称,美国不排除考虑用核武报复来自朝鲜的进攻。

从历史上看,朝鲜研发核武的意图和行动,有力地震慑了韩国,是朴正熙决定研发核武的真正关键因素。

资料显示,1975年春,因反对朴正熙的高压政策,韩国爆发抗议。4月,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访问中国时称,将插手韩国政变,将韩国变成第二个越南。他希望中国“策略性地提供核武以對抗韩国”。但是,中国政府予以拒绝,并劝说其和平解决半岛问题。金正日访问北京的举动及来自朝鲜的挑衅,引起韩国警觉。出于对地区安全的担忧,以及对美国安保承诺的不信任,朴正熙决定自主研发核武器。

与法、加进行核武研发相关交易

朴正熙预测,驻越美军撤退后的三五年内,驻韩美军也一定会撤退,因为届时美国总统必将面临巨大的国内压力。韩国必须在此之前具备自主防御能力。在《白熊一飞冲天》一书中,韩国作者席永泰(音)写道:朴正熙坚定地认为,实现自主防御体系的最终方案就是研发核武。

于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朴正熙开始秘密领导研发核武,发展国防工业,跟时间赛跑。一方面,他密切监视朝鲜的核武研发进展,同时积极推动本国核武研发。美国最新解密档案显示,早在1970年,朴正熙就在青瓦台秘密成立了核武开发委员会,探讨核项目的可能性。1973年底,朴正熙的钚生产计划孕育而生。随后,韩国开始与法国协商购买核燃料后处理设备,与加拿大协商购买重水反应堆。

1974年10月19日,韩法签署合作协议,“朴正熙核武计划”正式启动。与此同时,法国政府也把与韩国的核能合作列为重点项目,并邀请韩国代表团参观考察了多种核设备,其中就包括核燃料后处理设备。两国的合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年10月下旬,美国政府分别与苏联、法国、加拿大等国联络,商讨召开核出口国会议,限制各国向非核拥有国出售敏感核设备。交谈中,美国驻韩大使理查德·施奈德第一次了解到,韩国正急于从法国和加拿大分别购买核燃料后处理设备以及重水反应堆,“以供研究之用”。当时加拿大政府顾虑重重,因为钚的扩散增加了韩国向军事目的转移的风险。

这立即引起施奈德的警觉,随后他向基辛格发送秘电汇报此事。很快,美国情报委员会启动了一个跨部门的研究议题,讨论“韩国发展核武的可能性”。结论称:10年内,韩国将研发出核武和火箭运载系统,势必对地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被美国再三阻拦最终放弃

在阻止韩国核武计划方面,基辛格和施奈德彼此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1975年3月,美国驻韩国大使馆发电文给国务院称,“韩国已拥有高水准核技术,上层也热切激励,我们认为,用不了10年,韩国就能研发出核武。”

随后,美国国务院向驻韩国大使馆发出指示:要“最大可能地破坏韩国核武计划”。为此,美国将与其他核供应国配合,阻止韩国购买敏感核设备。同时,美国将敦促韩国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出于美国政府的压力,韩国于次月签署),并想方设法加强对韩国核武计划进展的监视。

基辛格密切协调法、加驻美大使,试探这两个敏感设备出口国的态度。几周后,施奈德再次发电报给国务院,建议美国政府“不要软弱”,要“快、准、狠”。由此,美国开始采取“两步走”策略。

首先,美国通过政治施压,努力与敏感核设备出口国达成“初步共识”。

1975年6月,核能出口国会议在伦敦召开,美国召集多国共同商议出口核设备的基本原则,加拿大外交官称“(对于韩国购买敏感核设备)和美国有同样的担忧”,并表明立场:将“强烈支持美国”。对于与韩国达成的核燃料后处理设备交易,法国代表也表态称,“只要获得一定的违约金,对韩国取消交易的要求,法国不会拒绝。”基于法、加两国的态度,美国官员开始“持乐观态度”。8月中,基辛格指示施奈德,马上采取第二步措施。

1975年秋末冬初,基辛格助理通过韩国驻美大使向韩国施压,要求韩国停止购买核燃料后处理设备。听完大使汇报,朴正熙称“这关乎国家信誉”,断然拒绝了美国的要求。施奈德认为,朴正熙傲气十足,与其直接交涉,难有进展,于是开始自下而上做工作。他先后约见韩国高官,传达同样立场。韩国官员对此表示“很惊讶”,解释称,韩国购买后处理设备是“供研究之用”,并非用于生产。随后,施奈德发电报建议国务院,由于韩国官员“坚决反对”美国的提议,华盛顿需要“和朴正熙直接交锋,发挥更大的杠杆作用”。

1975年底,基辛格向美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出指示称,对首尔“进一步施压”。于是,施奈德以基辛格的名义,首先向韩国高层传达美国的态度:如果一周内得不到满意答复,将直接向朴正熙交涉;同时对韩国“多重施压”,威胁称:将扣留美国进出口银行向韩国古里二号核电站提供的贷款;停止向韩国核电站供应燃料;对韩国实施经济制裁以及从韩国撤军。最后,美国向韩国下发最后通牒:若不想让韩国命运毁于一旦,必须放弃核燃料后处理设备。

韩国前国务总理金钟泌回忆说,朴正熙这时意识到,和美国在经济、军事和科技合作方面断交,将直接改变韩国的命运。最终,1976年1月26日,他废除了和法国签署的核燃料后处理设备购买协议,并于同年底宣布取消“890核武计划”。

但朴正熙并未放弃核研究及技术储备。1978年9月,射程为180公里的韩国国产导弹“白熊”试射成功,但韩国并未尝试直接制造核弹或购买钚。美国清楚,若没有后处理设备,韩国无法制造核武,所以将此理解为韩国研发核武的终结。

而实际上,朴正熙一直在迂回研发核武。据他的新闻秘书回忆,1979年1月,朴正熙私下与他交流说,将于1981年初完成第一枚核武,并计划在1981年韩国建军节阅兵式上向全世界展示。不过,朴正熙于1979年遇刺身亡,其核计划无疾而终。

全斗焕执政后,韩国开始削减直至中止核武项目。卢泰愚执政期间,韩国参联会曾提交一份报告,建议全面启动核武计划,但迫于美国压力,卢泰愚予以否决,并于1991年正式宣布韩国的无核政策:“韩国将不制造、部署或使用核武”,不拥有核燃料后处理或精炼设备。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多次希望研发本国后处理设备,或在海外后处理,但都因美国的阻挠而被迫中止。

(曾彩仪荐自《环球人物》)

责编:天翼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奈德朴正熙核武
一场精彩的故事会
韩议员挺朴正熙贬菲律宾
纽约“反性侵”检察长被爆性虐丑闻辞职
韩国总统是个酒疯子
Defining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Non-Prolif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深切怀念罗密·施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