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现主义对现当代绘画语言的影响

2017-09-28 17:49:14任兰新
文艺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蒙克表现主义艺术家

○任兰新

论表现主义对现当代绘画语言的影响

○任兰新

表现主义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流派。这一时期的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大多都经历过战争、社会变革以及苦难的生活洗礼,多多少少都经受着精神上的痛苦与折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艺术家,他们渴望通过绘画表达自身对命运的抗争、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战争的反思,由此催生了一系列具有强烈主体情感色彩的作品。

表现主义自发端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有余,这些艺术家和作品经过了历史的洗礼之后,在美术史中留下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身影。而直到今天,当我们回望现当代艺术,不难发现表现主义对这一时期的绘画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自表现主义发端,艺术家一步步走近自己的精神世界,又在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之下锐意创新,不断扩大绘画语言的外延,且不拘一家,每一位艺术家都得以彰显出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一、发端:走出技法藩篱,走进内心世界

翻开较早的西方艺术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代艺术家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而在题材的选择、绘画技法等方面付出的努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他们认为人的内心表达是与对客观事物的描摹无法分开的,因此对于写实绘画技法的追求和磨练曾经占据了绘画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萌发,这一观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撼动。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迅速勃兴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结构和分工的调整对整个人类的生活节奏和内心状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在这一变革还未被完全适应的同时,20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艺术的发展悄然流变着。在现代主义思潮百花齐放的氛围之下,艺术家们开始把对艺术世界的再塑造视为己任。他们强调通过创造崭新的艺术语言和风格突破自然环境的束缚,力求在创作时不再描绘暂时性的对象,而是更加直接地探索和揭示人类的灵魂,以此来探索和展现事物中最为核心的、具有永恒品质的方面。所以,这一时期的艺术家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自己的情感所在,并以此为内在动力将其不断地提炼出来,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个性语言。在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众多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家,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在表现主义的影响下,绘画语言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画家纷纷摆脱了传统写实技法的藩篱,技法和语言越来越多样化。由于表现主义脱胎于19世纪末的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艺术,所以表现主义的重要先驱大部分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艺术家,包括文森特·凡·高、让·保罗·高更和爱德华·蒙克等。其中,对表现主义运动影响最为深远的便是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他以独特的创作语言和对爱与死亡题材的永恒探索启发着和影响着众多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因此,他被视为20世纪表现主义的先驱。

蒙克出生于挪威的洛登,幼年时期母亲和父亲的相继过世以及少年时期失去姐妹的经历沉重地压抑着蒙克的心灵,成年后蒙克又再次经历了爱情和病痛的打击,这些都造成了他极度忧郁的性格,使得他在面对着生与死的主题时,显示出了与常人极为不同的敏感。但是这些苦难并没有击垮他,反而促使他更为关注有关人类的生与死的永恒的话题。同时,他的艺术是丰满的,表达了人性的方方面面。在蒙克的另一部分艺术作品中,也常常述说着对爱与幸福的憧憬。而在他表达痛苦与彷徨的作品的映衬之下,这些内心萌动的希望则显得益发动人。

蒙克在艺术创作上极为强调对个人的情感的抒发,《呐喊》便是将他的这一主张发挥到极致的作品,它不像传统的油画审美那样细腻、优美、充满理性的光辉,而是对现实事物的本来面貌做了夸张的抽象和变形处理。蒙克通过浓重的色彩,扭曲的线条以及高强度的明暗对比来进行表现,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强烈的节奏感,而正是这些特殊的语言将画作中所传达出来的焦虑无限地放大,直抵观者的内心。蒙克的这一开表现主义先河的创作,成为了不朽的艺术珍品。

二、桥社:关心生活,关注苦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机器文明的发展对传统的自然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发起了强烈的冲击,这时,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已经不能满足于表现人们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的艺术表达的需要,青年艺术家纷纷摒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开始探索新的道路。这样的思潮在当时的德国达到了顶点,“桥社”(Brücke)便在这个时候发展了起来。“桥社”创立之初便致力于团结德国的艺术家反对腐败的学院派绘画和雕塑,在葆有日耳曼传统的同时立足当下,建立起一种崭新的、充满人性与情感的形式美学,在艺术家和其“精神源泉”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桥社”的艺术家们深受蒙克和凡·高的影响,他们关心现实生活,关心生活中的苦难,并以艺术创作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这些现象的关切。这些艺术家包括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埃里希·赫克尔、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等。

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是“桥社”的核心人物,也是“桥社”的创始人之一。在艺术创作上,他拥有极强的进取心和聪慧的才智。在他的油画作品中,人物造型简洁,色彩鲜明,他为了使画面达到独特的装饰效果,处处对色彩和形式加以凝练。在他的画作中充满了许多扭曲的形状和变形的空间,流露出某种病态的焦虑和压抑的情绪,在用色上,他常常直接蘸取颜料在画布上涂抹,力求赋予绘画一种雕刻之感。他也善于捕捉瞬间的动作来创作形象。

《街道》是基希纳的一幅著名的代表作品,画面中描绘了一群徘徊于街头的男女,但在形式上,所有的形象都被他以简介的线条和略为抖动的笔触高度地概括了,使得人物形象呈现出幽灵一般诡谲的气质,同时,他也将野兽派的色彩和哥特式的变形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以此来构建他独特的语言风格。

埃里希·赫克尔也是“桥社”的创始人,在创作上他受到了蒙克和凡·高的启发和影响,他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现。他在早期的作品中习惯用规则的笔触进行厚涂,画面效果具有一种兴奋的特征。赫克尔的作品大多以悲剧为题材,表现的主要形象多是小丑、病人等饱受苦难的阶层,沉闷的笔调和粗放的线条也是其最重要的语言特征。《桌边的两个男人》是他的代表作,在这幅画作中两个男人似乎在交谈着什么,右边的男人似乎在说话,而左边的男子满面愁容,仿佛是在经历着某种折磨。这种“苦难者”的样子便是赫克尔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墙面上的基督受难像也似乎是象征着悲剧的存在,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是“桥社”的又一位极为重要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中带有一种简约的粗放型风格,在他的画面中,造型通常都非常地简洁,用色也显得极为大胆,深红、深绿、黄褐等颜色常常被放置在一起,在画面上相互碰撞,相互衬托,产生了一种富有生机的艺术效果。《戴眼镜的自画像》就充分地反映出了罗特卢夫简洁且粗放的独特创作风格,在画面中,他带着单片眼镜,脸上显示出一副傲慢的神情,画家身后黄色的洞口和两侧紫色的帘子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对比,这些粗放的线条与并置在一起的不同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加剧了画面语言的动荡和冲突,彰显着画家那一颗不安且狂热的内心。

三、青骑士社:探索自我和新的绘画语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科技变革带来了人类思想的解放,哲学、文学、艺术,每一个领域都涌现出大量崭新的思想火花,且百家争鸣、不拘一格,文艺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局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德国表现主义才得以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之中带给艺术史无穷的惊喜。关心生活、关注苦难的“桥社”只是表现主义的一隅,而“青骑士社”(Der Blaue Reiter)的艺术家们则将对自我的探索、关照通过对画面形式感和新的绘画语言的探索展现出来。

“青骑士社”与“桥社”的艺术主张大不相同。“青骑士社”的艺术家们并不关心当代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是把创作方向集中在了探索自我的内在精神方面,他们认为创作不应该仅仅依靠内心情绪的迸发来进行即兴的表达,而是要找到客观世界与内心世界所共通的点,希望能够给内在的精神赋予形式上的概括。“青骑士社”的主要成员包括瓦西斯·康定斯基、弗兰兹·马尔克和保罗·克利等等。

瓦西里·康定斯基是“青骑士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家。他出生于俄国的莫斯科,优秀的家庭使他接受过非常完美的教育。他十分强调主观情感在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强调绘画的音乐性,他反对传统绘画中对自然的模仿,认为艺术作品应当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存在,这也导致了他最终走向了抽象的风格。

康定斯基的一生都在为能探索出纯粹的、能够表达精神的语言而付出,这些转变在他不同时期的创作中有着很好的体现。《有树干的风景》是他早期的作品。那些纵横于画面的颜色、笔直的树干与略带概括的风格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强烈的韵律感,在对风景的概括中,我们可以依稀地看出些许康定斯基的抽象审美。《构图2号》是康定斯基的第一幅抽象形式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他将自己所描绘的对象简化成了简单的只存有几何图形的抽象图案,这些色块像是在急速的运动之下被定格,极具动感。康定斯基将创作中的故事隐藏在抽象的形体之中,企图通过纯粹的表达传递出他的精神。在这幅画之后,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语言便渐渐地趋于成熟,晚年的他更是将其在形体排列和色彩选择上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创作出了极富装饰意味的画作。他对于绘画中形式与构成的探索将表现主义绘画中对于抽象绘画元素的探索推向了一个高潮,也引发了无数后辈艺术家沿着他的道路继续探讨着抽象绘画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系,探讨着更为纯粹、鲜明的绘画形式语言。

弗兰兹·马尔克也是“青骑士社”的一位重要的人物,在他的创作中十分注重对抽象精神的表现。他经常将动物作为自己绘画的题材,因为在他看来,动物的纯粹性和纯洁性都彰显着大自然的自由与生机。

马尔克最重要的作品《蓝马》便是他独特风格的例证,他用明快的色块和舒缓的线条营造出一个宁静的自然世界。马尔克认为每一个色彩都具有其象征意义,蓝色代表了男性,黄色代表了女性,绿色代表着和谐,红色则代表着冲突。这些颜色也在画面里有机地分布着,展现着他对世间万物的特殊的理解。

保罗·克利则是一位富有激情的艺术家,他认为艺术可以将“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他通过在绘画媒介与材料上不停地实践,以追求艺术的“绝对的精神领域”。为了实现对纯粹的精神的追求,克利从东方书法和古典音乐中汲取营养,而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神秘幻想则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甘苦之岛》是克利在晚年非常重要的作品,在画面中,克利以亮为基调,给画面带来了一种轻松愉悦之感,他用黑色的线条来勾勒画面中所存在形体,在整个画面中,突出的人脸形象像是在展示克利矛盾的内心世界,其寡淡的色调与周围的色彩显得格格不入,代表着克利内心深处的孤独。

四、结语

20世纪初动荡的社会局势早已远去,但那时百舸争流的文艺氛围带来的艺术财富却一直惠泽至今。其中,表现主义开创出的绘画新局面奠定了其在现当代艺术流派中的位置,而表现主义艺术家则以鲜明的个性和杰出的艺术作品留下了丰厚的艺术宝库。

在笔者看来,正是表现主义促成了现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中抛下固有思维和写实绘画习惯,实现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寻找到适合个人情感表达的崭新绘画语言。在艺术史中,这种思想上的解放带来的意义更胜于绘画语言的改变。解放思想带来了一系列艺术的变革,他们利用独特的创作形式、题材和语汇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绪、展现自己的思考。每个表现主义艺术家因其各自的经历、文化背景、性格和信仰等的不同,使得诞生于他们笔下的绘画语言也多种多样,这些极为丰富、个性鲜明的绘画语言为世界美术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并且,自表现主义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禁锢以来,艺术家的“自我”得到了充分解放,人们开始意识到个体艺术的独特性,对自我意识的挖掘也渐渐成为了当今时代艺术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表现主义艺术家们丰富多样、极具特色的绘画语言,不但深深地启发着同时期其他流派的艺术家,也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①刘岩《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②刘玥《智慧者的语言——表现主义》[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

③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编译《影响世界画坛的十五个流派》[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猜你喜欢
蒙克表现主义艺术家
蒙克与《呐喊》
幼儿100(2022年46期)2022-12-21 04:04:50
树林里那看不见的稻田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04
关于表现主义
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 07:05:32
蒙克的《呐喊》
Zhejiang Publishes Chinese Edition of Edvard Munch: Complete Paintings
文化交流(2019年1期)2019-01-11 01:34:2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 15:31:4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2期)2018-06-06 16:26:48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表现主义音乐的哲学思考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