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越,金华,高志凌,朱敏
·药物与临床·
中药熏蒸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分析
赵越1,金华1,高志凌2,朱敏1
目的:观察中药归藤洗液熏蒸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皮肤瘙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分别给予氯雷他定口服和中药归藤洗液熏蒸治疗,观察2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eGFR,尿素氮、血尿酸、血磷及钙磷沉积水平、甲状旁腺素水平等。结果:治疗前2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肌酐、eGFR,血磷水平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法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安全性高,效果良好。
慢性肾脏病; 皮肤瘙痒; 中药熏蒸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可引起严重内环境紊乱,导致各系统并发症,而皮肤瘙痒症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见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其发生率较高,在慢性肾衰患者的发生率约为70%~90%,而在接受血透患者的发生率约为78%~85%[1]。CKD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熏蒸法能明显改善CKD患者皮肤瘙痒症状,且治疗简单,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反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对近2年我科室应用中药熏蒸法治疗CKD患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共60例,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CKD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际肾脏病组“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idney disease:lmprovine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的诊断和分期标准[2]。诊断标准:以下(1)和(2)任意一项指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1)肾损伤标志(至少满足下列条件1项):①白蛋自尿(AER≥30 mg/24 h;ACR≥3 mg/mmoL);②尿沉渣异常;③肾小管相关病变;④组织学异常;⑤影像学所见结构异常;⑥肾移植病史。(2)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GFR≤60 mL/(min·1.73m2)GFR分期:G3a~G5期。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根据《现代皮肤病学》,指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的皮肤病[3]。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2)符合慢性肾脏病(CKD)G3a~G5伴皮肤瘙痒症的诊断标准患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血液透析患者;(2)明确的皮肤病、肝胆疾患、血液病、肿瘤等引起的瘙痒患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有严重心肺疾病、循环功能障碍患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纠正贫血及酸碱失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和血糖,防治感染等。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片(开瑞坦,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口服,每次10 mg,每天1次。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熏蒸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并观察2周。中药熏蒸方法:(1)中药:归藤洗液,由当归、防风、蝉衣、乳香、没药、川芎、青风藤、伸筋草、海桐皮、老鹳草等组成;具有养血祛风、化瘀通络功效。本院制剂室加工成浓缩液(院内制剂)。(2)用法:采用吉林省亮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DXZ-1电脑中药熏蒸多功能治疗机(我院针灸康复科配备),将归藤洗液放入治疗机的药物雾化器内,启动机器,使药液离子化,治疗舱内温度达40℃左右(可根据各人耐受情况适当调控),将雾化喷口对准熏蒸部位,每次熏蒸30 min,结束后清洁局部皮肤,每日熏蒸1次。(3)注意事项:控制熏蒸温度,注意环境的通风,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不适感觉立即停止治疗;治疗后适当补充水份,注意保暖。
1.3 观察指标 瘙痒症状评分及疗效标准:参考有关文献[4-5],对皮肤瘙痒的分布范围、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和对睡眠的干扰情况分别进行计分。(1)瘙痒分布范围评分:1分(单个部位),2分(多个部位),3分(全身瘙痒)。(2)瘙痒发作频率评分:1分(>30 min)、2分(20~30 min),3分(10~19 min),4分(<10 min),5分(持续)。(3)瘙痒严重程度评分:1分(无皮肤搔抓);2分(有搔抓但无破皮);3分(搔抓不能缓解); 4分(有破皮); 5分(烦躁不安)。(4)夜间睡眠干扰评分: 2分(因皮肤瘙痒苏醒1次),最高14分。(5)疗效判断标准:计算疗效参照尼莫地平法[6],积分值减少<50%为无效,≥50%为有效。对疗效判定为有效的病例在8周后进行随访,对皮肤瘙痒严重程度、范围、频率和对睡眠的干扰情况进行再次观察和记录。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红蛋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素等。
2.1 各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间各评分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后瘙痒严重程度评分、瘙痒分布范围评分、瘙痒发作频率评分、夜间睡眠干扰评分、总评分均较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少(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瘙痒严重程度评分、瘙痒发作频率评分、总评分方面,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瘙痒严重程度评分、瘙痒分布范围评分、夜间睡眠干扰评分、总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减少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各评分项目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比较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2组间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肌酐、eGFR、尿素氮、血磷及钙磷沉积水平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各生化指标改善状况不明显(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肌酐、eGFR、血磷水平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安全性评估 观察期间未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皮疹;未出现头昏、心悸、胸闷等不适感觉;未出现酶异常;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慢性肾脏病皮肤瘙痒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7]:钙磷代谢异常,皮肤细胞内脱水、皮肤汗腺和皮脂腺的萎缩,严重的微血管病变,皮肤泌酸功能下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周围神经病变,血浆P物质,内源性阿片样肽,以及透析膜等。因此,慢性肾脏病皮肤瘙痒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而肾功能衰退所致代谢产物蓄积是根本原因,因此针对某一机制的单一治疗方法作用往往有限,目前采用抗组胺药物、紫外线光疗、电针疗法、中药内服、外用乳膏或甲状旁腺切除等一些临床治疗方法均不能获得满意疗效。中医对继发于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皮肤瘙痒症尚无明确病名,临床医生大多根据中医文献中记载的“痒风”、“逸风痒”、“风瘙痒”、“隐疹”、“诸痒”进行命名,其中“痒风”出自《外科证治全书》,其“遍身瘙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的特点,则与本病临床上无原发损害、而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特点较为接近,因此有学者建议将本病定名为“肾痒风”[8],既指明了原发病因,又体现了临床症状。中药熏蒸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是中医外治法的新突破,其治疗机理是[9]通过对中药即时加热,其蒸发出的中药离子,更易被周身皮肤所吸收,以达到治疗目的,且中药挥发油成份不易被丢失,中药汽疗融水疗与热疗于一体,这是中药熏蒸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等皮肤疾病最大的优势。有学者认为,慢性肾脏病之痒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虚、瘀、毒”密切相关[10],而“内风”亦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之一[8]。《诸病源候论·风瘙痒候》中言“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膝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此乃对其他疾病引起瘙痒的病机概括,强调的是外风,而本病之瘙痒却应以内风致病为主,盖因肾水亏损、血虚生风,以致肌肤失养而致。肾病患者由于长期气血亏虚,血行郁滞不畅而成瘀,乃肾病血虚证的一种病理产物;瘀血形成后,因阻遏气机致气血津液失于疏布,肌失所养,风从内生,又成了血瘀型皮肤瘙痒证的致病因素。针对该发病机制我们在中药熏蒸时采用的中药为归藤洗液,由当归、防风、蝉衣、乳香、没药、川芎、青风藤、伸筋草、海桐皮、老鹳草等组成,具有养血祛风、化瘀通络功效。
表3 2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本资料结果显示,中药熏蒸法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改善肾功能;有效减轻高磷血症,降低钙磷乘积水平,改善机体钙磷紊乱;且治疗简单,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反应。因此,中药熏蒸法是传统中医治疗技术与现代医学技术的良好结合,在慢性肾脏病皮肤病瘙痒症的治疗上有独特优势与效果,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开展其相关临床研究,对于拓展中医药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减轻CKD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社会效益。
[1] 王光超,主编.皮肤病及性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93.
[2] LEVEV AS,CORESH J.Chronic kidney disease[J].Lancet,2012,379(9811):165-180.
[3]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504.
[4] DE MARCHI S,CECCHIN E,VILLALTA D,et al.Relief of pruritus and decrease in plasma histamine concentrations during erythropoiet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uremia[J].N Engl J Med,1992,326(15):969-974.
[5] 张树新,伍强,吴庆禧.不同置换液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瘤痒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7):396-398.
[6] 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8.
[7] 陈帮明,熊清玓.中药熏蒸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江西医药,2012,47(3):230-231.
[8] 朱利文.中医对慢性肾衰竭性皮肤瘙痒症的认识[J].陕西中医,2007,28(8):1042-1043.
[9] 戴铭卉.中药熏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3):71-72.
[10] 王彤,管竞环.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肾病杂志,2004,2(2):92-93.
R 758.31
A
1008-7044(2017)05-0583-03
2017-01-27)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肾内科;2.ICU,安徽 合肥 230031
赵越(1985-),女,护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