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的核心意涵

2017-09-28 07:04叶小文
当代贵州 2017年35期
关键词:夙愿意涵中华民族

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的核心意涵

叶小文

本刊顾问,十八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等职。

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的核心意涵包括人民夙愿、历史机遇、政党担当、道路选定、文化根基、战略铺排、精神支撑、力量凝聚、贡献世界九个方面。

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贯穿于系列讲话之中,是高扬于党的旗帜上的时代标识,是14亿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最大共识,凝结为当代激励人心、震撼人心、万众一心的中国梦!其核心意涵,包括九个方面。

人民夙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孙中山说,“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习近平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

历史机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百年梦想,曾经如此遥远;伟大复兴,今朝如此切近。五千年血脉相承的华夏儿女,二百年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都在看着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把握机遇。

政党担当。从救亡图存到复兴逐梦,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从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走向强起来,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道路选定。“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文化根基。中国梦,梦有根。根,维系于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则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无论历史多么遥远、岁月如何蹉跎,无论社会怎么变革、如何转型,都不能除了根、丢了魂,都必须把根留住。根深才能叶茂枝繁。

战略铺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具有引领和统揽作用;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具有破障器和活力源作用;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可靠保障,具有稳定器、压仓石作用;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领导核心,具有指南针、精神支柱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步一步走来,走得坚实有力。

精神支撑。现在离民族复兴越来越近。但正因越来越近,每一步都是惊险一跳,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有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从必要性到可行性,从凝聚共识到自觉行动,从先进的觉醒到全民的迈步,是一个伟大的飞跃。

力量凝聚。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把包容的多样性半径拉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欲事立,须是心立。要固守圆心,向心、同心、齐心。又要拉长半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既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又充满活力,万众创新。

贡献世界。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呼唤一场新的文明复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允执厥中”“以和为贵”的思想,既能有效延续文艺复兴激发的正能量,又能弥补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现代性的先天不足。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肩负着推进一场新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

(责任编辑 / 李坤)

猜你喜欢
夙愿意涵中华民族
宋月航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今生夙愿陌上花开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雨来了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夙愿
听说,陈意涵充满了正量
得来全不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