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籁
·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中国文字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中国文明传承与演变的历史。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段的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是重中之重。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很难体会到汉字的美,他们只是能通过老师的讲解,设计的识字游戏,教给的识字方法等,把汉字的外形记住,很少能够主动地深入地了解研究汉字。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在被动地接受。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从2000年课改以来,老师们想出了各种方法,设计了很多的游戏,如:拆字法、分部件记字法、熟字加偏旁法;送信游戏,开火车游戏等等,来帮助孩子们的识字写字。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能让孩子较快地认识汉字,但是却依然难以走进汉字奥妙的内涵世界。而且这样的教学常常搞得老师们筋疲力尽。
放手给学生自主讲字,能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呢?我试着尝试,柳暗花明,孩子们准备的特别充分,从字音、字形到字义、易错处,甚至是这个字甲骨文到简化字的演变,它在古文中的意思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他们不但记住了字形,而且逐渐深入到汉字精髓,慢慢地找到了打开汉字之门的钥匙。
通过实践,我们感受到了学生自主讲字的好处。
1.讲字,让孩子学习的兴趣更浓厚。
让每个孩子成为小老师,讲字给其他同学听,这种使命感,让每个孩子都自内而外地自觉积极地投入精力,花费时间去做最充分的准备。很多孩子为了能把字讲好,在自己准备的字卡上一笔一画反复练习,一字一句认真背诵。一旦轮到自己讲字,之前的一天就成为孩子预习学习中的重中之重。他们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极大耐心,也令他们在台前的短短几分钟异常出色。而这一次次的从同学、老师中获得的肯定、鼓励、赞扬又进一步促使孩子更有劲头地做下一次的准备,讲字的兴趣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很多孩子整个语文学习的兴趣。
2.讲字,让孩子主动探索学习的方法。
每个孩子讲字都是从模仿、学习老师开始的。为了自己能有东西可讲,孩子们已经由原来看似认真,实则可能漫不经心的被动听老师讲,变为听时思考老师怎样讲字每笔的位置,自己该如何观察字的结构,怎么分析一个字笔画间的穿插、部件的间距等,这些给了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探索、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孩子们自己找、用适合自己表现的方法,比老师总结给他们的让孩子们更得心应手。
3、讲字,让孩子的听讲更专注。
以前我上课讲字,总会发现有部分学生眼神松散、小动作过多,有时需要中断去提醒一下,但现在孩子讲字,我以旁观者的身份发现,教室内的孩子眼神明显能集中在讲字的同学身上。这或许是因为不同的孩子上台,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新鲜感、丰富性更有利于吸引孩子长时间听讲的注意力,也给了老师时间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听讲质量,有空闲去调整个别孩子,孩子们整体的听讲质量,明显要好于老师一人讲。
4.讲字,让家长的辅导更具体。
从讲字前的购买字帖、粉笔,到轮到孩子讲字时,很多家长从不知如何下手到点滴陪伴、辅导,都能在孩子学习上给予越来越具体化的指导,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提要求、只是陪上时间坐在旁边看着,只是机械帮助孩子聽写。现在,为了做更充分的准备,家长们在观看了老师发的二年级孩子讲字的视频后,都在挖掘他们自身的能力,调动家长们的智慧和孩子共同准备,这种来自不同家庭的资源,也促使了孩子们讲字的多样化,如有的孩子组词一定会有两字词、四字词,有的孩子讲字会带来几句古诗词,有的会说出一句歇后语,有的会讲一个相关的小故事,这样表达内容的深刻、丰富,或许孩子们一时未必吸收、消化,包括讲字的孩子也可能之后会很快遗忘,但讲字获得的体验、班内形成的浓厚语文味已在悄然中渗透到了每天的语文学习中,长此以往,相信孩子们的收获、成长,只有他们最有感悟。在孩子与家长的共同准备中,孩子们会主动请求家长的帮助、支持,这也无形中改变了很多孩子对家长在学习中指手画脚的抗拒,让孩子很内心产生的是佩服、甚至崇拜,亲子关系更为融洽,家校的孩子学习指导也更为一致。
学生自主讲字,让孩子们在识字与写字的结合中,紧扣了字形,体会了文化的渗透,让孩子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发现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主动学习,既锻炼的个人在众人面前表达的胆量、能力,有从讲字的成就中获得了成功的满足与学习的快乐,促进了孩子们每天在语文学习中更积极地去探索、去有模仿到举一反三地自我创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