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课发展的疑惑分析

2017-09-27 08:09余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微课分析发展

摘要:近年来,微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对推进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微课发展的广泛思考。文章从短期炒作还是现实需要、传统模式还是创新改革、孤立零碎还是联通融合、简单创作还是精心设计、取代传统还是融合互补等五个方面对微课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课;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微课,于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最早提出并运用于教学[1],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课学习效果,2010年,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标志着微课已进入中国[2]。随后,微课在我国迅速发展,人们对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微课(Microlecture),是以视频为载体,讲授某一课程的某个单一的知识点,时间较短,内容具体,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它即可以作为教师课堂上授课的素材单元,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资料。微课建设在国外相对完善,已大量地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在国内,微课才刚刚起步,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发展还不成熟,还有人还对其发展存在种种疑虑和质疑。

一、短期炒作还是现实需要

面对微课热潮,有些人认为微课是短期炒作,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并不实用,对现代教育改革促进作用不大,不值得全面推广应用。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微课产生这样的理解?这主要是受以往教育信息化泡沫心理的影响,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发展不接受,对微课的实质没有理解,对微课的发展定位不准确。由此,有必要对微课进行正确全面的认识。首先,微课的发展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传统学习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微课发展空间非常大;其次,已有许多成功的微课教学先例出现。微课在课前可帮助学生预习、课中可帮助学生理解、课后可帮助学生复习,同时对推进区域教育资源均等化发展等方面都可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微课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过程。短期的微课热终会降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微课,“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当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之后,会发挥更发的作用”[4]。

二、传统模式还是创新改革

有些人对微课没有深入了解,只是根据见到的有限微课作品,便主观的认为微课就是由传统的教学视频按小的知识点分割而成,只是时间更短、内容更少、名称不一样了而已,本质上是一回事。实际上,微课与教学视频虽然都是利用视频进行教学,但却有着根本的区别。教学视频是以视频的形式完整地反映整个教学过程,视频中有老师和学生的画面,是对现实教学进行完整地反映,学习者可以获得教师讲授过程、学生学习状态、师生互动情况等多元信息,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交织存在。而微课是以短小精致的微视频为载体,针对单一教学任务和具体环节而设计的集趣味性、可视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教学短片。此外,微课除了短小的视频片段外,还设计有练习测试、教师点评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对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点的作用很大。因此,微课决不是传统课堂的视频实录。

三、孤立零碎还是联通融合

有人认为,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致,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容易造成信息的孤立化、碎片化,知识点被割裂,学生通过微课学到的知识会不成体系。这与我们经常强调的系统化、体系化的联通融合的学习模式相矛盾。其实,在实际操作中微课的这个缺点很容易得到有效地克服,从一个微课的单体来看,的确容易形成碎片化的信息孤岛,知识点无法联通整合,形成体系。但是我们如果按照教学任务要求,将一门课程按照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将每个核心知识点创作成一个专题微课。这种按顺序汇集起来的微课群就构成了系统化的微课程。这些围绕着统一系列核心主题进行制作的微课,便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知识体系。学生按照这样的微课程进行学习,自然会避免造成所学知识孤立零碎、难成体系的现象。从微课向微课程发展,建立微课程平台,是微课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简单创作还是精心设计

当前微课的创作主要采取如PowerPoint2010、屏幕录像专家、会声会影等一些很常用的平民化软件,这些软件简单易学很好操作,有些人就此认为微课创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重视微课制作环节的技巧和方法,简单应付。其实,微课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进行精心设计,要突出内容第一的本质,达到短时间内传播大量信息的目的。微课制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等同于课堂实录;选择知识点庞杂;不重视深层次问题;过分追究吸引力强的表现方式等等。

五、取代传统还是融合互补

有人认为,微课能够满足人們即时学习的需要,也符合当前人们通过互联网学习的模式,随着不断的发展,微课将有可能全面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教学视频。自微课出现以来,它就在不断地“侵占”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领地”,微课在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很好效果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在促使我们反思传统教学视频或课堂实录的缺点和不足。虽然微课的优点突出,但它不可能全面代替传统的教学实录或教学视频。因为,微课虽然能够讲解好知识点,但不能对师生的行为进行反映;而课堂实录虽然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混杂,但它能够反映真实的教学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优缺点都比较明显,应该恰当科学地使用微课和课堂实录,取长补短,融合互补,把握好规律和特点,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方式。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一些质疑的声音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对微课不断地进行实践、探讨、分析,进而帮助我们充分认识它的本质内涵,把握它的优势劣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使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能够在我国健康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

[3]David Shieh.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OL].[2013-04-28].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3.http:/chronicle.com.

[4]王竹立.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姓名:余波 女

出生日期:1976年5月

学历:硕士 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

工作单位:西安医学院 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课分析发展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分析:是谁要过节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回头潮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