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9-27 06:15乔畅鸿金润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乔畅鸿+金润东

摘要: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成为现实,高校在教学、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有效措施,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致命瓶颈,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共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个意见》的通知。全国高校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具有高素质、有活力、能吃苦、求进取的新型社会主义人才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发生在高校校园里的非理性行为,更加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因此,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嫉妒等,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学业上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变化、错位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进入大学生活后,环境改变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再存在,尤其是对于那些中学时的尖子学生其反差更加明显。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很大,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下去,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就相继出现了。而部分学生则感到考入大学如释重负,即使感受到竞争的危机、就业的压力,也提不起真正努力学习的劲头。同时,也存在对人生前途的渺茫,思想上不求上进,对老师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厌烦,对学习失去了浓厚的兴趣。

(三)大学生的感情上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成熟期,生理在各个方面已经成熟,对异性交往的渴望表现强烈。高校在允許大学生自由恋爱的条件下,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摆脱在生活上与感情上的空虚而盲目地恋爱,未把感情生活真正地建立在有目标、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生之上。一旦感情失败之后,就出现了为爱自杀的事件屡屡发生,以及对生活失去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大学生在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群体,各个方面的消费也相当的突出,同时社会各种消费思潮也不断地引入高校生活当中。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充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但也出现了一些缺乏健全的消费思想,平常只注重大花大用,追求名牌与时尚,崇拜个性等消费。而有些父母所给的生活费不够他们一次大的消费,在我国大学生当中,来自农村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存在着大学生犯罪等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

三、对解决现状问题的策略和思考

面对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的现状,我们既要重视其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又要注重实际和社会的结合教育。

(一)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

良好的教育氛围必然使大学生受益,使大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然而,营造这种良好的环境,必须要有一种精神的鼓舞,这种精神应该是学校的支撑,或者精神支柱,人人面对它应该感到神圣而不能玷污,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大学人是不可战胜的,如果保持和发扬这种精神,将是一个学校的成功之所,也是国家办学之所在。大学精神具有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之功能。塑造大学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卓有成效地抓好“做人教育”,即抓好学生人格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在探讨解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上,必须切实做到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改革,主要包括深化领导管理机制、教育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督导机制的改革。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体——以专职为主,兼职互补,素质高、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创造条件并组织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国情、研究改革开放前沿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召力。

(三)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自觉提高思想境界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把握当前大学生的现状,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特别是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要尽量把学生置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角”,让他们真正作为整个活动过程的主体,而思想政治工作则要甘当“配角”,对学生教育活动进行指导性服务,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味各种教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增加知识面,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参考文献:

[1]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性课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21).

[2]罗国杰.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勿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 (07): 3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