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疑难问题解决”

2017-09-26 22:39吴亚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鸡场函数目标

吴亚平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行为动词解释见附录1)。

摘要:过程目标;经历;体验;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往往只是一个理想目标,过程目标需要的时间多,达成度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草草收场。过程目标达成缺失,成为我们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一、过程目标现状分析

1.目标陈述过于空泛

不少教师对过程目标表述空泛。如笼统地讲“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等等,这种过程目标是没有具体意义、无法操作的。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既不利教师对课堂整体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陈述偏离行为主体

教师在陈述过程目标时,较常用的句式是:经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和发展……能力,掌握……方法。在这样的目标陈述中,学生是效应者,教师是使能者。教师是否作了“使能”的努力,将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的行为观测点,但学生是否能达成过程性目标,缺乏较为清晰的,量化的评价尺度。

3.目标达成缺乏有效对策

过程目标的达成,往往与学生的“经历、体验、探索”等相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为了节省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意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设计探究活动,缺乏有效的目标达成对策,单一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甚至只是呈现知识的最终结果,告之学生最后结论。如此,过程目标的达成,成了空中楼阁。

二、过程目标阐述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等)。 过程目标常常以体验性目标的方式,例如:“经历、体验、探索”等,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所采取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

《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真正达成《标准》所明确规定的过程目标,本文以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三、过程目标达成对策

标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四个方面的目标,而过程目标则是达成上述四大总目标的桥梁。过程目标强调的是经过、策略,凸显的是亲历、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传统目标观念,重视过程目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传统的过程目标设计不明确,不具体,达成过程活动单一,缺乏有效策略。这样的目标对于学生发展显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目标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会学”;同时也要树立良好的“学生观”,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多走进学生中间,多换位思考,站在课堂生成的角度定位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知识的习得过程,真正达成过程目标。

2.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达成过程目标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念的影响下,情境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标准》在每一个学段的教学建议中都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明确指出,要把从情境中发现与提出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数学难学是因为数学的严谨性、抽象性。但事实上,知识有一个自然产生、发展和生成过程,教学中新的知识得出时,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力求自然、合情合理,让学生体验或感受这个知识生成的过程,从让学生亲近数学,学好数学。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乏味、枯燥。在教学中若直接给出定义,缺乏知识的建构、生成过程,那给学生的理解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提供概念产生和形成的背景,让学生自觉地探索、概括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概念,达成过程目标。

例如:二次函數概念的教学设计中,多数过程目标大体确定为: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表述过于笼统空泛,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达成更是没有可测性。若改为:在“建长方形的养鸡场”的问题情境中,初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经历鸡场的面积随一边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初步感受函数的“对应”思想,理解二次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则会显得明确、具体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会“心中有目标”,同时也为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基础。

二次函数概念教学过程目标达成预设如下:

如图,某农场要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18),另三边用木栏围成,木栏长24。endprint

①当所围鸡场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1时,鸡场的面积是多少?

②当所围鸡场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2 时,鸡场的面积是多少?

③当所围鸡场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3时,鸡场的面积是多少?

④当所围鸡场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10时,鸡场的面积是多少?

⑤当所围鸡场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16时,鸡场的面积是多少?

⑥当所围鸡场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时,鸡场的面积是多少?

当所围鸡场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时,设鸡场的面积为,则。接下来再提出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做的二次函数。

这样的探究过程一方面体现了函数的本质和思想,突出了函数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也为函数概念的形成创设了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使过程目标的达成真正落到实处。

3. 设计多维探究活动,达成过程目标

《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也即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要达成这样的过程目标,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新知,从不同层面巩固新知,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为达成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设计探究活动:

(1)从表格上展开探究活动

观察画函数图像的列表过程,在列表中探索当自变量的值变化时,函数值的值如何相应变化。

① ← →

X …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

y … -1 -1.2 -1.5 -2 -3 -6 6 3 2 1.5 1.2 1 …

② ← →

X …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

y … 1 1.2 1.5 2 3 6 -6 -3 -2 -1.5 1.2 -1 …

(2)从图像上展开探究活动

如图,分析函数的图像,在图像上选取几个特殊点,当 → 增大时, → 的变化如何?当 → 增大时, → 的变化?多选取几个点,探索当自变量 的值变化时,函数值 的值如何相应变化。

(3)借助几何画板展开探究活动

借助几何画板,让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朝一个方向运动,让学生观察,探索当自变量 的值变化时,函数值 的值如何相应变化。改变 的值,拓展到一般情况。

这一设计从三个不同维度阐述了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这一性质,让不同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知识的重组、内化,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习得新知。

2. 优化问题解决方式,达成过程目标

《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不断优化问题解决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例如:在浙教版数学八下《4.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教学设计中,为达成“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过程中,经历‘动手实践、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问题解决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敢猜想、合情推理能力。”这一过程目标,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素材完成合作、动手操作,拼出一个四边形。并说出图形的名称和自己的想法.

其次,引导学生猜想,并提出“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

第三步,先借助几何画板演示:当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时,始终可推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给学生一个以实验验证的方式,初步感受命题的正确性。再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相结合,使学生有一个不断的自我矫正的过程,把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问题逐步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角相等、线平行,体现化归、转化思想,最后得出正确结,从而达成目标。

这一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在让学生亲历“动手实践、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体现了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操作策略,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知识建构的思想,从而达成过程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假命题这一过程学习方法,设计如下问题解决方式:

利用举反例,以等腰 为基础, 为底边 上一点,通过动画的方式,翻转 ,形象直观的呈现命题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从而解决问题。

总之,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四大目标是互相联系的整体,而过程目标则是达成上述四大目标的桥梁,在实際教学中,应重视过程目标,也要实现总体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奠宙,李士奇.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G·波利亚著.刘景麟,曹之江,邹清等译.数学的发现[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5]孙琪斌,陈佳林,沈 涛.中数学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与行为跟进策略[J].数学教学,

2009(8).endprint

猜你喜欢
鸡场函数目标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鸡场
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鸡场问题的探究
团结的班子
关于函数的一些补充知识
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应用举隅オ
无独有偶 曲径通幽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