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荣有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基础手段和方法,是少先队组织以队员为主体开展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它可以培养队员多方面能力,使其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因此,辅导员要在活动中为队员提供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嘴、动情的机会,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活动实实在在的美。
一、改革小课堂(教室课堂)
一般的课堂是传授书本的知识,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我们改革小课堂进行队活动教育,从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在所学科中如何把课本知识涉及到环保、礼仪、品德习惯等内容的,要求教师、队员根据课文内容,联想目前社会环境的情况,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录像、网上资源等感受使我们面对这些问题该怎样做,开展相应的活动)入手,把活动课引进小课堂,激励着队员纯洁的心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讨论、建议等交流活动,提高队员的参与意识,使课堂气氛更活动,队员参与讨论、搜集材料的劲头更足,对课堂授课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开拓得更广,这样的课堂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且知识面广、内容新、形式多样、队员兴趣高,能带着问题去思考,打破了传统的少先队活动课是单一队活动课完成的模式,而是渗透到每一学科的课堂中,大大提升少先队活动的教育效果。
二、拓展中课堂(校内课堂)
开展校园写作活动,办好了“三报一站一台”:黑板报、手抄报、校报;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电。由队员自定、自画、自编、自播队活动教育素材,提升队员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队员当好“小主人”的综合素质。
开展以中队主题会为主的校园交流活动。各中队排演环保课文剧,学做小导游、开DV现场会,召开故事会、辩论会等。开展校园竞赛活动。如书画比赛、科幻画创作、环境知识知多少等。开展纪念日主题队会活动。如“建队日”、“植树节”、“世界環境日”、“地球日”、科技行动周等。
三、开辟大课堂
大课堂是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课堂,这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少先队活动场地。开辟大课堂的目的在指导队员探究实践活动中培养队员的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封闭的校内队活动形式,走向开放,实现校内校外的结合。为了让队员体验“我能行”和以“体验教育”为主的少先队活动形式,队员必须走出校园,融入到自然和社会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加深他们对社会、对环境的理解。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必须走出校园,融入自然和社会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加深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提升学生小主人翁的意识。
我校的环保小组、科技小组、美术小组的同学以环境教育为切入点,创作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环保教育作品,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都取得优异成绩,体现学生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公益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各班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江门市“创文”的文明劝导活动、到白石敬老院慰问老人、到育德广场、益华广场进行法制、禁毒宣传等,从小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少先队组织学生故里寻根。到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了解江门五邑华侨漂洋过海,艰辛创业,情系家乡,建设家乡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体会“根在五邑”的含义。在棠下良溪村,老师带领学生寻根问祖,通过介绍和查阅资料,学生们了解到南迁始祖罗贵带领36姓共97户人家携妻带子,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良溪村安家落户,其子孙又在江门五邑及珠三角周边地区繁衍的血脉相连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万姓同根”、“五百年是一家”的内涵所在。
学校重视德育和少先队工作,能根据本校的实际生动活泼地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类课外活动,培养队员们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培养队员远大的理想志向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在社会实践中要调动学校之外的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实践体验,真正做到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使“今天的预备队必将成为明天的生力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