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区:供给侧改革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2017-09-26 08:33何文
新城乡 2017年9期
关键词:旌阳区食用菌农产品

何文

在原有的传统种植业中植入不同元素,推动农业产业和业态向外延无限延伸,最高效实现农业和城市需求的无缝对接,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旌阳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旨

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顺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四好”美丽新村建设为统揽,以农业绿色发展为方向,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突出“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三大重点任务,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强大新动能,推动农业供给效率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强区。

“自主研发”提高产品含金量

在位于旌阳区城北街道圣风村的德阳市明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里,一个个大棚里整齐排列,里面都种满了珍稀食用菌。和其他大棚不同的是,这些大棚完全模拟了森林的环境,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给住在这里的食用菌一种回到大山老家的感觉。

在这里,菌包由秸秆粉、玉米粉和小麦粉组成,杀虫任务由数量庞大的防虫板完成,全程不打农药。因为“天然、绿色、健康”,出自这里的珍稀食用菌,身价是一般食用菌的好几倍,这让种植户感受到了别样的惊喜。

在该公司副总覃怡眼里,产品是公司赢得市场和发展的最核心动力。

“选择在旌阳区投资,一是货可以从双流机场出,二是在该区有老厂,三是该区的政策环境好。”覃怡说。

对科技的重视,使覃怡最终选择了与极具技术背景的兰顺明合作。2013年德阳市明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兰顺明担任老总,覃怡担任副总。

兰顺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做食用菌出口,作为当时全国星火计划带头人,他一直致力于利用科技提升食用菌产业的附加值。从2013年公司正式成立至今,兰顺明已经培养了一支有7名研发人员的科技队伍,并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林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合作,确保每年研发一个新品种。

在研发人员的努力下,公司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多。2013年,在全国最早攻克工厂化种植猪肚菌技术,使得猪肚菌的种植摆脱了季节影响。这一技术目前在全国领先。同时通过秸秆预湿处理技术,实现节约用水50%,同时将原材料处理时间从过去的天缩短到小时。

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公司的技术团队在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技术上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项、发明专利1个,生产工艺、实用新型专利2个。凭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食用菌工厂化全自动生产线和菌渣循环利用技术,公司生产的鸡枞菌、猪肚菇、羊肚菌、鲍鱼菇、金针菇、芦笋等各类农产品真正实现了“天然、绿色、有机、无公害”,并已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與产品标志认证。

目前,公司以农业物秸秆为基料,发展珍稀食用菌多品种工厂化栽培和有机蔬菜种植的循环经济项目被德阳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公司一期已建成智能化菇房40间15000平方米,特早黄花母本园30亩、生物有机肥料工厂、秸秆综合处理中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珍稀食用菌5000吨,有机蔬菜1万吨,生物有机肥5万吨,年产值达3亿元,带动4千农户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余人,每年可综合利用秸秆10万余吨。

对外“借脑”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8月,正是枣子收获的季节。旌阳区东美枣合作社的唐永芳每天都会在微信上晒最时新的农产品信息,挂在树上已经泛红的枣子总会惹得人立即下单购买,交易方式很简单,只需在微信上轻轻地一点,就可成功付费。

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0月,现有种枣业主135户,种植面积3000余亩。2017年枣果产量可达80万斤,收入达1400余万元。其中最有人缘的是富硒SOD东美枣。这种枣子又脆又甜,水分又多,营养又好,难得有人能抵挡它的诱惑。

“我们通过一套绿色环保的科学技术来控制产品的口感和品质,从而摆脱天气对产品的不利影响。”唐永芳说。

目前,合作社已注册申报“云凤山”“东美枣”两个商标,获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证书。产品全程严格采用绿色食品规范化安全生产模式种植。连续7年富硒SOD东美枣通过国家行业权威部门检测,硒和酶分别达到行业部门规定的标准,2014年6月获四川省科技厅颁发的富硒SOD科技成果认证,获旌阳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保证产品在市场的领先优势,在示范区建立阳光节能大棚500平米,成功培育出新品种——美人指和8月红等多个示范品种。

而这一切,都源于合作社与社会智库的合作。从成立伊始,合作社一方面聘请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的教授任东美枣合作社科技顾问,另一方面聘请市区林业、农业、科协、科技部门和省农科院等12名专家组成科研组,走出一条产学研的发展之路,推出以东美枣为代表的一系列高科技农产品,生产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目前,一批像东美枣合作社这样,以科技为发展动能的新型农业组织已成为旌阳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抹亮色。在旌阳区,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产学研结合为路径的大农业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借脑引智,旌阳区正着力在优势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领域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以此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革命性变革。

同时,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构筑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目前,全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到6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以上。

“农业+”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

在旌阳区,人们突然发现,周末和节假日闲暇时间正被日益兴起的乡村旅游填得满满的。无论你是想赏花还是品果,想品茶还是享受美食,在短短的车程内,总有一处农家乐或者农业基地能满足你。

在原有的传统种植业中植入不同元素,推动农业产业和业态向外延无限延伸,最高效实现农业和城市需求的无缝对接,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旌阳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旨。endprint

“2005年以前,旌阳区常规中稻种植面积不到5000亩,2005年后,随着种粮大户不断涌现,目前常规中稻种植面积已达10.2万亩,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39.5%。”该区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站长曾光春说,“一切皆因常规中稻市场俏销,都是企业主动找到生产基地购买。”该区通过“企业+基地+服务体系”模式,大力发展“桂朝2号”及“桂朝13号”稻米订单生产,一步步把一个多年的“小品种”做出了“大文章”。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乡村旅游、农村养老、农村文化创意是旌阳区目前着力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在打造路径上,旌阳区坚持农旅融合、文旅互动,通过农业资源景观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实现乡村美化、农民增收、城乡共融的发展目标。目前,现代农业庄园、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嘉年华、农业风情小镇、农业科普园和农业全产业链展示区等旅游休闲发业发展态势正旺,东湖高槐咖啡、新中荷韵龙居、孝感闲逸红光、新中花田锦地·溪月谷农业主题公园等在每个节假日都能吸引如潮人流。

推進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支持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加快推进农村商务信息试点建设,建立和完善区、乡、村三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网络。支持呀买云商、金商客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同时,积极引进更多的电商平台落户旌阳,推动农产品直销配送、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总销售额15%以上。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重点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展原产地清洗、挑选等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目前,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正加快实施,规模化以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达到20家,产品产值突破40亿元以上。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股份合作等形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增容、扩面、提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坚持以规模化、标准化基地为依托,以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为主导,以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方向,培育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依托“三片”产业布局,推进建设“旌西特色、旌北现代、旌东休闲”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各类融合示范园10个。

支持农村人才创新创业。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外出农民工素质,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人以上。落实农民创新创业行动、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支持返乡农民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制定完善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

近年来,旌阳区在巩固优质粮油基地方面,连片建成1个粮食生产功能区、2个粮油绿色高效示范区,建成大宗油料生产基地1万亩、国家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1.5万亩;在发展特色产业基地方面,建成优质蔬菜基地3万亩、林果基地4万亩,发展特色产业集群27个;打造质量安全基地,全区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9个,主要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90%以上,例行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同时,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借助呀买、金商客等本土电商平台的成熟营销模式,深层次挖掘农产品文化,目前全区形成了35个具有旌阳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如今,在旌阳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搅活了“一池春水”,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旌阳区食用菌农产品
旌阳区:群众呼声就是行动哨声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德阳旌阳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盗墓黑手伸向汉晋“绵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