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7·26”重要讲话精神 同心合力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2017-09-26 17:20郭文奇
唯实 2017年9期
关键词:江苏总书记特色

即将于今年10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7月26~27日,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回答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

纵观我们党的历史,越是在重要关头,越是重视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工作。从历史上看,自党的十四大起,我们党就形成一个惯例,每次党代会前总书记都要发表重要讲话,为党代会召开做好思想理论准备,至今已有6次。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示,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小康、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动员。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是推动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保证。从理论上看,“7·26”重要讲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理論宝库。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的必然要求。从实践上看,“7·26”重要讲话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与当代中国实际,明确提出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部署、大政方针,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实践新发展、夺取事业新胜利提供了指南。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是把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江苏的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两聚一高”实践的现实需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要做到“六个牢牢把握”。

一、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切实增强“四个自信”

总书记在讲话中开宗明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这是我们党面向未来的庄严宣示。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在旗帜和道路问题的认识上,要把握住“三个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96年探索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华民族是历经苦难的民族。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系统回顾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深刻阐述了我们党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96年探索奋斗成就的结晶,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实践的根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总书记强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从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今天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也使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从温饱不足到今天总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也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华民族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从我省来看,一部江苏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大地上的成功实践史。改革开放近40年来,江苏先后抓住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新型经济三大机遇,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实现了由农到工、由内到外的历史性转变,目前正在经历“由大到强”的跨越。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始终坚定“四个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开拓进取,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面临的环境错综复杂,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风险很多,在前进道路上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也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以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力奋斗,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二、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做到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并用“两个加强”、“七个坚定不移”,从9个方面系统总结了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成就有目共睹,变革激荡人心。如何看待这5年的“很不平凡”?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要联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来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难题”检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大事”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国号”巨轮把舵导航,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治国理政水平。比如,在理念思路上,以中国梦指引方向、凝聚人心,以“四个全面”丰富顶层设计,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全面从严治党再造政治生态,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大国外交新面貌,为当代中国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在发展为民上,总书记最牵挂的是人民群众,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每次到地方视察工作都深入群众、关心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展现出亲民爱民、与群众水乳交融的真挚情怀,五年来不论是抓改革、促发展,还是全面从严治党,都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在责任担当上,总书记先之劳之、率先垂范,把执政理念概括为“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要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总书记亲自挂帅中央深改组组长,以非凡的政治魄力开启全方位改革,覆盖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都是过去难以想象的;在管党治党上,总书记振聋发聩指出,如果对党内存在的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不闻不问、当老好人,历史的如椽之笔会记下我们的责任,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以正风肃纪开局,铁腕反腐惩恶,打出了一套管党治党组合拳,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另一方面,要联系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来理解。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五年增加25.5万亿元,超过1978年到2012年34年增量的50%,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的15%左右,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以上。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中央先后确定了330多项重点改革任务,采取了1500多项改革举措,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平均每年减贫近1400万人,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此外,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全面依法治国有力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所有这些成功实践和巨大成就,都是对历史性变革的生动诠释。endprint

江苏过去五年的发展变化是国家历史性变革的生动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发展一直十分关心,2013年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讨论时,对江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又亲临江苏视察,发表了重要讲话。江苏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实际展开工作布局。五年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8.6%,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5.8%的常住人口,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经济总量相当于G20中排名第15的墨西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跨三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8.5%。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标志性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经济发展动力加速转换。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实现新的提升,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落户江苏。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南京江北新区建设高起点推进,扬子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开题破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和9.6%,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如期脱贫,6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脱贫攻坚达到时序进度。我们深入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不忘初心、继往开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开创江苏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观点,也是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这个科学判断,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历史方位、科学谋划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清醒认识新发展阶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仍然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没有变,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利益深刻调整期、深化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各种不平衡性和诸多短板弱项,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和公平等矛盾问题较为突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要清醒认识新发展阶段“三个意味着”的核心内涵。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的概括,贯穿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既是做出新阶段重大判断的基本依据,也为我们把握新阶段的内涵要义提供了科学指引。新的发展阶段,是我国发展由大向强、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由注重经济发展向全方位发展转变的阶段,我们的基本国情、奋斗目标和发展方略都呈现鲜明的时代特点。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看到优势和机遇,也看到风险和挑战,切实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清醒认识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总书记用“八个更”概括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这就是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要主动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江苏改革开放走在全國前列,对新发展阶段的感知更直接、更明显。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两聚一高”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发展阶段新特征的准确把握。就创新来说,我省发展转型正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时期,能不能冲出转型的关口,实现发展的凤凰涅槃,根本在于创新。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但我们的产业层次、创新能力、创新生态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比如,在产业层次上,总体还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工业增加值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到美国、日本的一半,大量的资源消耗没有带来高的回报。我省还缺少在全国叫得响、引领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大企业。创新能力上,我们说科教人才优势是江苏最大的发展优势,但丰富的科教资源、厚实的人才家底还没有真正转为现实的创新力和发展的驱动力,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尤其是青年领军人才缺乏。从富民来看,大家一个共同感受是,江苏经济比较发达,但老百姓总体上还不富。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相称,突出表现为“三个偏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偏低,中等收入群体的占比偏低,经营及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偏低。苏北地区特别是农民还比较穷,全省农村低收入人口90%以上分布在苏北。即使在苏南地区,富民也有很强的诉求,老百姓在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还比较高。只有打好富民主攻仗,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开辟江苏发展的新境界。

四、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endprint

总书记在讲话中鲜明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深刻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根本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创造性地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治国理政提出的新课题,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一切成就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取得的。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江苏就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抓住重要机遇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催生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了“由农到工”的第一次转型。又抓住浦东开发开放重大机遇,积极兴办各类经济开发园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后,江苏始终牢记邓小平关于“江苏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一点”的殷殷嘱托,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能快则快,同时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在加快发展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推动江苏经济发展连续30多年走在全国前列。进入新世纪,江苏认真贯彻江泽民、胡锦涛前后两任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两个率先”要求,省委做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實现现代化”的决定,全省人民在“两个率先”的旗帜下,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民生幸福等八项工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对我们提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切期望,省委、省政府对实现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以及“五个迈上新台阶”分别进行专题研究,做出具体部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建成一个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强富美高”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省人民正在奋发努力,以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硬成果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我们深入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把江苏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五、牢牢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战略部署,为决胜全面小康、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不懈奋斗

总书记在讲话中,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对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提出新要求,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出了动员令。这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是必须用铁的肩膀扛起的使命担当。实现全面小康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自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提出“小康”、实施“三步走”战略构想起,我们党就围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并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对“三步走”战略的丰富和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是一个前后接续的奋斗历程,只有全面建成小康并且得到人民认可、历史检验,才能为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决胜全面小康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目标,现在离2020年还有3年时间,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主动对标,寻找差距,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真正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使全面小康建设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奋斗前进也永无止境。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明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endprint

对于江苏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1983年,小平同志正是以江苏苏州为例证,提出了“小康”和“三步走”的战略构想。30多年来,江苏以创造性的实践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小平同志的小康构想做出了生动诠释和有力印证。去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发展水平要更高,群众获得感要更强。对照“高水平”的要求,我省全面小康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比如,生态环境方面,这几年我们下大力气推进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特别是去年底以来实施“263”专项行动,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空气达标率不高,清水好水少,环境违法现象时有发生,补齐生态短板显得尤为紧迫。公共服务方面,这些年,我们着力构建“六大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保障走在全国前列,但对照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更”,我省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等等。近期,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目的就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提高民生普惠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脱贫攻坚方面,我们不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确保低收入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们深入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根据中央部署要求,着力补齐短板、做强弱项,确保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六、牢牢把握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总书记在讲话中第一次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连为一体,形成了“四个伟大”的新概括,并突出强调了推进伟大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强调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加强自身建设的清醒和自觉,宣示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向人民做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抓起,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展集中教育立根固本,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今年又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帮助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以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正风肃纪,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万多起、处分13万多人,推动了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建章立制严管干部,5年来,中央出台或修订近80部党内法规,超过现有党内法规的40%,抓住“关键少数”,加强从严管理。坚持猛药去疴铁腕反腐,截止去年底,中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厅局级干部1225人、县处级干部8684人、给予纪律处分超119万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重塑政治生态,十八届六中全会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巡视工作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内全覆盖,推动了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沾沾自喜、盲目乐观。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党面对长期执政的复杂环境,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复杂尖锐,如何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如何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如何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与创新发展动力,如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等,依然是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重要任务。如果已经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党执政的基础就会动摇;如果放任已经初步解决的问题反弹回潮,党就会面临更大危险。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江苏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首先提出地,有责任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做在前、走在先。省委把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专门召开全会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做出部署。十八届六中全会后,省委又召开全会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做出具体安排。坚持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集中教育,今年上半年围绕“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全省2000多名省管干部进行了集中轮训,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补钙铸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個自信”。把严管干部作为重要抓手,认真落实“20字”好干部标准,出台加强改进干部德和政绩考核、落实总书记关于从严管理干部“五个要”的若干规定以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等制度,坚持“四个必审”,真正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出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意见》,用制度为作风正派、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撑腰鼓劲。把夯实基层作为重要任务,定期举办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交流经验做法,传导工作压力;在全省开展“大走访”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城乡基层、农户企业,查实情,解难题;引导力量、投入、资源和工作向基层下沉,夯实基层基础;今年省委确定了国企党建“强基提质”等12个党建创新项目,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把加强监督作为重要途径,坚持挺纪于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用好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积极构建巡视巡察联动工作格局,完成省委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任务,坚定不移严惩腐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我们深入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更好落实管党治党重大政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更大决心和更实举措推进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发表后,在全党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入系统学,准确把握“7·26”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掌握讲话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观点,还要深刻理解其理论渊源、逻辑起点、实践基础,真正把握精髓。要融会贯通学,把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为民情怀、担当精神和创新品格,进一步增强对“7·26”重要讲话、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要联系实际学,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用相长上下功夫,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对讲话精神的理解,把学习贯彻的过程转化为理清思路、提升能力、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过程。

(本文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郭文奇同志在省委党校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戴群英endprint

猜你喜欢
江苏总书记特色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时局图
图说江苏制造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