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东 李贞刚?陈强
摘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理念不先进、组织不健全、依据不充分和监控方式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学校健康有序发展和建设。高校应借鉴审核评估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重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外塑型”向“内生型”转变。
关键词:高等教育;审核评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双一流”建设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布局,正在重新划分高等学校的强弱阵营,注重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战线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极其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近几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1],要求高校对接国家“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建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01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正式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导向正确、科学有效、简明清晰的评价体系”等要求。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将“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为“双一流”遴选条件。
一、审核评估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从1994年到2013年的近20年里,针对高校,我国先后实施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评估、水平评估四次教育教学评估。为更好地迎接国家组织的这几轮评估,多数高校建立了与之对应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体系在高等教育转型的特定时期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建立體系更多的是为对接上级评估工作,并非学校内部质量管理的需要,缺乏长久性和实效性,导致评估的效果并不理想。作为一种新的评估模式,审核评估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四个度”为主线,突出强调高校开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从内部质量提升需要出发,强调高校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国家不设统一标准,评估结论不分等级[2],为高校重塑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一些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1)质量保障价值取向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教学评价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注重评估结论的终结性评价和关注过程与改进的形成性评价。高校在传统评估方式下建立的质量保障体系多属于终结性质的评估,评估结束之后该反馈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反馈,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审核评估属于形成性质的评估,是国家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握高校阶段性办学状况而进行的评估,高校在审核评估背景下建立的质量保障体系应当牢固树立形成性评价思想,全面贯彻以评促建精神,坚持把评估工作视为学校把握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是否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质量保障依据由国家统一标准向学校自主设定转变。在传统评估模式下,国家依据统一的标准对高校实施评估,高校为迎接国家的评估,必然根据国家的评估标准来建立自身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3]。这种源于外部“一刀切”式的评价标准很难兼顾不同阶段、不同水平高校的办学实际和质量需求。审核评估强调高校“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不设标准的实质是一校一标准,在审核评估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质量保障体系必须实现质量保障工作由“外塑型”向“内生型”转变,高校完全依据自身设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与评估,同时享有充分自主权地去具体回答“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等问题。
(3)质量保障工作重心由关注教学本身向“学为中心”转变。传统评估模式注重考查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办学声誉,往往过多地关注教学工作而缺少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高校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质量保障体系无疑会遗传这一基因,如在专业评估方案中会过度地体现对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关注,而忽略学生的产出和发展。审核评估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作为考查重点的“四个度”构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的评估思路,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高校借鉴审核评估思想建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实现由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向更加注重学生的“学”转变;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必须把学放在第一位,在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时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在建立评估方案、指标时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摆在第一位。
(4)质量监控方法由注重定性判断向以定量为主的常态监测转变。传统评估模式下专家进校考查主要依据学校提交的自评报告,多数情况下专家更多的是依据经验进行判断,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数据进行核实。高校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大多如此,由于缺少持续的状态数据支撑,评估的公信力备受质疑。而审核评估的一大创举便是评估考查工作建立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之上,高校在审核评估的模式下建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顺应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时代潮流,把开展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作为评估监控的重要手段,推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引导和推动下,国内高校围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质量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开始得到认同和强化,一些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开始在校园兴起,多数高校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经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质量监控工作,部分高校还培育出了一些典型成果。如同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组借鉴ISO 9000:2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的以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注重持续改进为特征的质量保障体系[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以“三三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为统领,正在培育的“334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南京邮电大学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思想建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受宏观教育环境的影响和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国内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也暴露出来一些矛盾和问题。
(1)质量保障理念不先进。根据质量保障工作实践,高校内部质量管理可以分为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当前国内高校质量管理更多地处于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高校质量管理工作更多地基于教学管理人员对质量保障工作的感性认识和自身工作经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全面树立起来和落实下去;部分高校虽迈入“制度管理”阶段,但质量管理工作更多的是按照上级要求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滞后甚至缺失,质量保障工作缺乏科学性和持续性。
(2)质量保障组织不健全。在质量保障组织建设方面,国内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质量保障机构不健全、质量保障组织职责不清晰和质量相关部门协同不够等问题。据初步统计,在全国110余所“211工程”高校中,仅有10余所高校设立了独立建制的评估机构,其余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机构依附、职能依附等问题;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实践中,质量保障工作“单兵作战”和“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质管、教务、学工、团委和就业等负有教学质量监控职责的部门协同参与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识不强,校、院、系三级教学组织联动不够。
(3)质量保障依据不充分。在质量保障依据方面,很多高校的监控方案仍然是水平评估背景下的产物,评价指标没有与最新的教育思想相结合;部分高校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和含糊,难以进一步细化成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质量标准,部分高校以模糊的教学管理文件代替质量标准,还有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质量标准,却没有覆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考试考核等主要的教学环节。
(4)质量保障监控方式不完善。在质量监控方面,国内高校当前所开展的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和专项评估等监控工作主要停留在学校层面,学院和基层教学系一级的质量监控较为薄弱;部分高校开展的质量监控工作主要针对理论教学,缺少对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监控;部分高校监控手段落后,没有实施教学基本状态常态监测;部分高校质量改进意识薄弱,质量问题反馈与改进机制不健全,对于评估监控中发现和反馈的质量问题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督改跟进机制,教学质量保障“最后一公里乏力”。
三、借鉴审核评估思想完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的顶层设计,从根源上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5]自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开始被广泛推崇,引起了一场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审核评估从本质上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估,根据审核评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学校是质量保障工作的主体,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是为培养学生而存在的,质量保障的出发点就是服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审核评估的背景下重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必须全面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具体来讲:一是要全面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共识,不仅要在学校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上予以体现,还要在学校资源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保证。二是要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推动教学工作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教室、教师、教材”老三中心向“学生、学习、学习效果”新三中心转变。三是要开展涵盖学生发展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以考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质量监控工作应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输入输出全过程,突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质量评价制度要统筹考虑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能否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成才的需要、培养输出的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等问题。
(2)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培养目标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质量标准是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是学校开展质量保障和监控工作的主要依据,从一定程度上讲高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所设定的内容。在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开展质量保障工作的依据已经从传统的外部标准转向学校的内部需要,开展质量保障工作也不再是为了对接外部评估、应对上级检查。正因为如此,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准确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审核评估思想,高校制订质量标准可以遵循“三步走”:首先,统筹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期望,提出能够反映学生毕业一段时间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发展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其次,结合各专业实际细化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专业人才培养分目标,同时细化专业目标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最后,根据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制订各教学环节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或评估指标,最终形成学校本科培养的标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质量保障依据的质量标准具有动态性,高校应当根据社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变化的期望定期进行优化和调整。
(3)构筑符合“四性”特征的质量保障体系。“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是本轮审核评估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高校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究竟何为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认为质保体系“有效度”可以细化为“四性”特征:一是目标的匹配性,高校设置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预期,建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能够适应学校办学定位、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体系的完整性,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保障目标、建有明确清晰的质量保障标准、建立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组织、采取富有成效的监控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循环闭合的质量管理流程,保证质量保障体系处于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反复、逐步改进、不断提升的运行状态。三是阶段的适应性,社会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决定了教学质量具有动态性特征,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因时而变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满足学校不同办学阶段的管理实际和发展需要。一方面,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以便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应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调整情况及时优化质量保障体系,既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修订情况定期更新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也要及时引入质量保障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确保质量保障体系与时俱进。四是短板指向性,高校建立的教學质量保障体系应当加强对教学关键点和教学短板的控制,对学校长期以来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优势有明确的强化手段,对学校目前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有效的预防措施。
(4)建立“顶天立地”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所谓“顶天立地”,是指视野要开阔、理念要先进,工作要到位,措施要落地,追求实效。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实效性强、涉及面广,完善和重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必须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体系的顺利运行。一是要加强总体规划与设计,按照 “决策、运行、监控、改进”的思路打造循环闭合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形成标准设计、监控实施、信息反馈、问题改进环环推进的质量监控路线。二是要推进质保组织和平台建设,不仅要成立专门的质量保障机構开展日常的监控和评估,还需遵循职权清晰、运行高效的原则搭建跨部门的质量保障平台,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与教学质量有关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教学和信息反馈的整个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6],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协调配合、联动运行的质量保障格局。三是要建立不留死角的监控机制,从开展教学评价、实行教学评估、实施教学督导、坚持数据监测四个方面加强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尤其要注重发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功能,形成集评价、监督、引导和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四是要完善质量保障工作机制,如建立校院系三级监控机制,保证质量决策在学校、学院、教学系三个层面层层推进和落实;建立全校一盘棋的多方联动机制,形成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对评估监控过程中发现和反馈的质量问题进行持续监控、建档督办、限期整改、改后复评,及时推动各项质量问题的解决等。
(5)营造全员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概念的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夫·M. 朱兰认为:“质量文化是人们与质量有关的习惯、信念和行为模式,是一种思维的背景”[7]。大学质量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制度保障、法律法规及传统惯例、风俗习惯等“软件”的总和[8]。笔者认为,质量文化是一种“弥合剂”,可以有效填充质量保障体系的空白和不足,能够为教学质量管理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与传统评估模式相比,审核评估背景下国家将如何保障教学质量的自主权更多地让渡给了高校,同时对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使质量保障体系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必须建立强大的质量文化以充分调动全校师生主动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具体来讲,一是要以改革为引领,做好相关质量文化的培育工作。高校应当以正在进行的重大改革为依托,充分吸收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等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深入借鉴全面质量管理、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制度,结合学校文化传统、发展实际和校风校貌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文化。二是以改革为契机,做好质量文化的宣传工作。高校应抓住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讨论和宣传,营造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识和氛围,使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得到全校各层面的理解和支持。三是以改革为抓手,形成落实文化的强大动力。高校应当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强质量文化配套制度建设,及时固化优秀文化成果,形成落实文化的强大动力,以优质教育教学文化的实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贞刚,任涛,陈强. 我国高等教育元评估的实践缺失与治理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29.
[2]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审核评估工作指南[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
[3] 昌庆钟. 审核评估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四个转变[J]. 中国大学教学,2013(7):76.
[4] 同济大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组. 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
[5] 王永斌,蔡中宏,柳德玉. 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理念与策略[J]. 教学研究,2008(7):291.
[6] 李志义,朱泓,刘志军. 审核评估范围结构及内涵解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3(9):77.
[7] 约瑟夫· M. 朱兰,A. 布兰顿·戈弗雷,等. 朱兰质量手册(第五版)[M]. 焦权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24.
[8] 唐华生,叶怀凡. 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J]. 学术论坛,2007(3):182.
[责任编辑:余大品]